在河南辉县,一场因办证难引发的焦虑,将企业主姚江卷入了漫长的煎熬与等待,也将当地营商环境的疮痍满目彻底暴露无遗!
2022 年 1 月,姚江与合伙人怀揣着创业的满腔热忱,在辉县郭村豪掷 1200 万巨资,立志打造一座年产 15000 吨食醋的工厂。彼时,年产 15000 吨食醋项目获辉县市发改委批准立项,宏伟的蓝图仿佛触手可及。然而,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区区一张食品生产许可证,竟成为了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自 2023 年 8 月厂房改建竣工后,申请办证之路便荆棘丛生。
姚江为了这张证,可谓是殚精竭虑、不辞辛苦、大费周章、苦口婆心!无数次向相关部门递交申请,得到的却只是漫长的等待和令人心寒的沉默。走投无路之际,他将辉县市场监管局告上法庭,并胜诉。可即便如此,许可证依旧如镜花水月,看似垂手可得,却又遥不可及。据姚江透露,每年 80 万的房租犹如沉重的泰山,压得企业几近窒息,合伙人也在这永无休止的等待中纷纷撤资,只留下姚江独自守着空荡荡的厂房和布满灰尘的机器,满心皆是无奈与绝望!
辉县食监局这边,看似也是一肚子苦水。工作人员声称曾多次受理申请,可问题偏偏出在核查组。那核查组给出的理由简直令人瞠目结舌,诸如指派时并非工作日,又或者忙于送孩子升学等个人琐事。这哪像是一个肩负着服务企业、保障营商环境重大责任的部门应有的表现?他们难道不明白这背后是 1200 万的巨额投资命悬一线,是一个企业的生死存亡,是可能带动当地税收增长超 50 万元、创造 50 - 80 个直接就业岗位以及间接带动数百人就业的希望之火在渐渐熄灭?
所幸,新闻媒体发挥了强大的监督作用。10 月 30 日,《大皖新闻》对此事进行了报道,犹如一道晴天霹雳,瞬间引发轩然大波。在舆论的强大施压之下,事情总算迎来了转机。11 月 1 日,新乡市市监局迅速发布通报,称企业反映情况属实,并紧急指派 3 名核查组成员开展现场核查。不过,由于厂房机器闲置过久出现故障,首次核查未能通过,但值得庆幸的是,核查员态度亲和,给出了切实可行的整改建议。姚江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机遇,争分夺秒地按照要求进行整改,于 11 月 7 日再次申请,核查组也高效地进行了二次核查,最终在 11 月 12 日,姚江历经两年多的千辛万苦,总算如愿以偿地拿到了食品生产许可证。
此事看似圆满落幕,实则值得我们深刻反思!办证难,难与易之间,是何等的微妙?实际上,办过证的人心里都明白,只要条理清晰,知晓规则,通常不会出现问题。办证难本就是个老生常谈、陈词滥调的问题,为何偏偏总是落在极少数办事群众的头上?倘若一个人前行的道路被封堵,无法通行,就得绞尽脑汁另辟蹊径。要是不信这个邪,非要强行闯关,结果又会如何?即便历经千难万险,也会因这份执拗让问题愈发复杂,原本不是问题也会滋生出问题。试想:卡不是个简单的动词,他隐含着极深的意图,只有顺着达到其目的,卡就会解开,才会放行入关。要知道,办事人员的“积极主动”,方能推动服务效率的提升。
总之,一个企业办证如此艰难,无论责任在谁,都赤裸裸地暴露出当地营商环境存在着极其严重的漏洞。
在各地都大力倡导提升服务企业水平,推行“最多跑一次”甚至“不见面办理”的当下,辉县却因个别部门的敷衍塞责、推卸责任,让企业陷入绝境。长此以往,这样的营商环境必然令投资者望而却步。相关部门真该好好反省,别让办证难成为营商环境的“顽疾”,否则,再美好的发展愿景都将化为泡影,当地经济也只能在落后的泥沼中越陷越深。
办证难的背后,绝非单纯的不作为、慢作为,而是有着不可告人的目的,就该沿着这个思路严查到底,想必会有意外或是意料之中的收获!
(图片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