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市与大天鹅迁徙路线上重要节点城市结为友好城市的提案
晁媛媛 九三学社三门峡市委会
联名提案者:
主办单位: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
提案理由
每年冬季在中国越冬的大天鹅数量为2万多只,其中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数量高达1.6万余只,占全国总数量约三分之二。三门峡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观赏拍摄基地,也是第一个被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授予“中国大天鹅之乡”称号。
2014年以来,三门峡市通过与全国鸟类环志中心张国钢研究团队合作,利用卫星跟踪技术,对三门峡越冬大天鹅的迁徙路线进行了长期跟踪,通过300余万条的卫星数据,逐渐揭示出三门峡大天鹅的迁徙路线:越冬地三门峡黄河湿地(10月至次年3月)→停歇地禹门口湿地→停歇地陕西榆林→停歇地内蒙古段黄河及后套地区(春季3至4月)→繁殖地蒙古国栖息地(4至10月)。每年冬季在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的大天鹅基本上来自于蒙古国。大天鹅从蒙古国繁殖地返回三门峡黄河湿地越冬迁徙途径中,沿途经过内蒙古、陕西等沿黄湿地栖息觅食停歇,最后返回三门峡黄河湿地。在国内沿途经过内蒙古巴彦淖(nào)尔、包头、鄂尔多斯及陕西榆林等黄河沿线城市湿地,并在这些地区栖息停歇一月有余。在每年春季又沿着与来时路线相反的方向从三门峡黄河湿地迁徙返回蒙古国繁殖地,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三门峡市以大天鹅为纽带,如若能与大天鹅迁徙路线上的这几个城市结为友好城市,一则可以相互合作及时沟通掌握大天鹅的迁徙实时状况,为评估大天鹅禽流感发生潜在风险以及大天鹅保护提供科学数据,使三门峡“天鹅之城”的城市名片更加亮丽多彩;二则可以促进这四个城市间的友好交流,通过以大天鹅为媒,互通有无。
三门峡市以大天鹅为纽带,尽快与大天鹅迁徙路线上的内蒙古巴彦淖尔市、包头市、鄂尔多斯市及陕西榆林市结为友好城市,进一步为协同保护大天鹅提供科学数据和有力支撑,进而促进四个城市友好交流、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发展。
提案办理进行时
早在2017年,我市便在全国率先制定了《三门峡市大天鹅及其栖息地保护条例》,此外,还划定16万亩的白天鹅保护区,建设1100亩的仿生态食源地。随着白天鹅栖息地的不断增加,越冬大天鹅数量达到了15395只,占全国总数的73.1%。大天鹅分布区域也由过去的点状聚集,串珠成链变成了带状分布,从过去的十几平方公里扩大到100多平方公里。大天鹅栖息地从以前的4处增加到9处,野生鸟类从保护区成立以前的175种增加到目前的279种,种类增加了104种;野生植物从原来的743种增加到目前的1121种,种类增加了378种。目前,我市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大天鹅核心栖息地。
在大天鹅宣传推广方面,三门峡是全国最大的大天鹅越冬栖息地,大天鹅已经成为三门峡优良生态环境和秀美山水的最佳代言人。三门峡市连续多年举办的“大天鹅旅游季”,成功打造了“冬季到三门峡看天鹅”文旅产品,“黄河明珠·天鹅之城”也日渐成为享誉全国的城市品牌。
我市以大天鹅为纽带,与大天鹅迁徙路线上重要节点城市结为友好城市,有利于城市相互融合发展,为大天鹅迁徙路线信息资源共享提供有利条件。下一步,市委宣传部将积极向市委、市政府汇报,争取早日将与大天鹅迁徙路线上重要节点城市结为友好城市这一提案列上工作议程。
近年来,市林业局先后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重点启动实施“百里黄河湿地修复、千里城市绿廊建设(即廊道绿化工程)、万亩矿山修复”的黄河生态建设“百千万”工程,为大天鹅等珍稀野生动物创造了良好的栖息环境。
在大天鹅疫源疫病监测方面,市林业局将“四个确保”贯彻始终,即确保防范措施落实到位,确保异常情况处置到位,确保个人防护安全到位,确保大天鹅栖息安全到位。在大天鹅来我市越冬期间,禁止群众近距离接触大天鹅,防止人与野生动物交叉感染事件发生。
在野生动物救护方面,市林业局坚持以野生动物救护为工作重点,强化救护措施,建立24小时救护救助机制,共救助黑鹳、大天鹅、红腹锦鸡、燕隼、豹猫、大白鹭、长耳鸮、狍子等野生动物200余只,野生动物救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同时,市林业局高度重视对大天鹅的研究,积极与军事科学院长春野生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吉林大学、东北林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等建立了合作关系,签订了共建协议,确定了大天鹅短、中、长期研究课题15项,计划在提高大天鹅免疫力、防控疫苗应用方面开展研究,为我市深入开展大天鹅研究工作奠定坚实的组织体系。
(本报记者 师宝华 整理)
▲美丽天鹅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