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材料为墨,绘梦想蓝图
以创意为笔,筑青春华章
近日,“中建海峡杯”第十一届
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落幕
海峡两岸14所高校
14件构思新颖的作品
融古烁今,筑梦未来
△“中建海峡杯”第十一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模型作品展区
以创意为笔 筑梦“融构”
本届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以“融·构”为主题,旨在深入挖掘“融”的内涵,通过文化与历史、传统与现代、情感和艺术的融合,找寻设计的不朽力量。经过初赛阶段,10支大陆高校队伍和4支台湾高校队伍成功入围决赛,两岸学生以材料为墨,以创意为笔,通过文化或历史环境的介入,将多元元素、独特风格与深邃思想精妙融合。
72小时极限挑战 创造力满满
在台北科技大学的搭建点位,木构架整齐摆放,学生们正在做搭建前的准备工作。台北科技大学带队教师陈长忻说,这是她第二次带队参赛。“这次,我们在挖掘文化上做足了准备。”她拿起一根木构架讲解道,此次不仅注重材料的环保性,还通过红砖这一富有象征意义的传统元素,将闽南文化与现代建筑理念相结合,利用回收加工的蚵壳粉和红砖粉制成接头,用以连接每根木头,“这一改变不仅使作品更加稳固,也代表着我们设计理念的提升”。
△台北科技大学学生在搭建作品
在他们的设计图纸上,闽南红砖古厝的经典元素被赋予新的生机:燕尾脊化作凉亭屋顶两端翘起的曲线;出砖入石的独特纹理成为凉亭座椅拼接的图案;红瓦堆砌营造出海浪波涛的造型……每个细节都凝聚着团队对闽南建筑之美的理解。“红砖白石双坡曲,出砖入石燕尾脊。”这句话是对闽南红砖建筑特色的形象描述,也是该设计作品《琅瑯雅韵》凉亭的灵感来源。
经过72小时的火热加工,两岸学生最终创造的14件作品造型各异,构思新颖,展现了高度的智力激荡与创造力,为我们带来了诸多惊喜。
△参赛队伍实体搭建现场
来自海峡两岸的七位专家评审带着专业、严苛的眼光,从作品的设计创意、建构细部的创新性、精致性,以及整体造型结构的逻辑性等方面对参赛作品进行逐一分析评价,最终评选出金奖、银奖、铜奖共6项,优秀奖8项、优秀模型奖3项以及优秀指导教师奖6项。获奖作品各具创意,彰显出丰富的青春风采、创造活力和人文关怀。
架起两岸青年友谊桥梁
“中建海峡杯”海峡两岸大学生实体建构大赛已成功连续举办11年,主要面向海峡两岸建筑高校师生,为两岸青年学生提供了交流思想、切磋技艺、展示风采的平台。大赛旨在培养两岸大学生的创新实践与团队协作能力,让参与者对建筑的材料性能、建造方式及结构有更直观的了解与学习。
比赛每年结合行业发展趋势,设定不同主题,要求参赛队伍在2-3天内搭建一个9平方米的可使用的实体建筑,通过实体搭建、学术交流和青年联欢等多样化形式,每年约吸引30所两岸高校参与,受到新华社、人民网等主流媒体广泛关注,现已成为两岸建筑高校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交流活动,也是探索两岸融合发展新路的生动实践。
/
获奖作品展示
/
金奖作品
淡江大学《融聚》,采用中国传统建筑中山墙的马鞍墙形式,创造出大人与小孩可以共同对话空间。
银奖作品
湖南大学《逸方亭》,以立方体空间为原型,融合多种功能和空间区域,打造互动交流的空间载体,实现人与人之间的交融。
中国矿业大学《筑·波》,通过木材规律的角度扭转、模数化的生成过程,展现富有韵律美的波浪造型。
铜奖作品
厦门大学《峰回路转》,以三段不同朝向的楼梯连接三个不同高度的休息平台为主体,映射出昂扬向上、勇攀高峰的融构精神。
台北科技大学《琅瑯雅韵》,设计以闽南红砖建筑及海洋生活为主题,创造出传统与现代、情感和艺术的“融·构”。
福州大学《旋合·融境》,设计结合五行布阵排列,将阴阳交融设计贯穿构筑物,实现多重空间融合。
素材来源:中国建筑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