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非合作论坛峰会
于9月4日至6日在北京举行
本次峰会主题为
“携手推进现代化 共筑高水平中非命运共同体”
20多年来
中非合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
众多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在肯尼亚
一条长达60Km的供水“生命线”
即将迎来全线通水试运行
为内罗毕及沿线300万多居民
送去干净卫生的饮用水
打通供水“生命线”
肯尼亚BULK供水管线项目
全长近60Km
由中国建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承建
是肯尼亚政府规划的
重点供水基础设施工程
也是一条供水“生命线”
肯尼亚首都内罗毕
被誉为“东非小巴黎”
和平稳定与经济发展
在这座东非第一大都市被寄予厚望
然而,随着人口不断增长
水质卫生问题成为
内罗毕发展的一大困扰
2016年,为解决首都附近
300万居民的用水问题
肯尼亚政府提出建设
肯尼亚内罗毕BULK供水管线项目
中国建筑接过重任
在横穿三个县、全长60公里的线路上
开展了项目攻坚
茫茫荒原,杳无人烟
蛇虫鼠蚁,出没无常
施工现场是几十年来都没有
人类涉足的原始丛林
无处不在的蚊虫肆虐
导致员工大都得过疟疾
山陡坡峭,测量委实困难
建设过程异常艰辛
东非高原平均海拔约2000米
施工作业现场坡度陡峭
管线走向复杂,地势落差大
再加上当地每年有两个雨季
“旱季一嘴土,雨季两腿泥”
成为了中国青年的形象写照
7年时间,项目青年团队克服诸多困难
目前60Km管线已经全部打通
进入通水试运行阶段
管线通水的一瞬间
村民们围着水管手舞足蹈
挥舞着双手用斯瓦希里语大声喊
“瓦拆呐,萨瓦,萨瓦!”
(中国人,真棒,真棒)
过去,纯净卫生的水
在内罗毕是人们的奢望
尤其在旱季,翻山越岭去小溪打水
由于人畜共用,卫生条件差
即使把水煮开也不能杀毒
他们常会因为这些水感染疾病
如今,项目青年团队打通了六十公里、
惠及超过三百万人的供水管线
从城市到原始部落
从主管道到分支管线
清澈的甘霖
正浸透到这片土地的每一寸肌肤
滋养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
授人以渔“带高徒”
项目青年团队入驻后不仅解决用水问题
还提供了测量员、焊工等近百个工作岗位
为当地年轻人提供就业机会
为破解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
但经验不足的困境
项目开展“中国师父带教”行动
组织13支中国师父带教队伍
带领着当地员工从零开始、边干边学
来自中建二局安装公司的
中国师父于春雨和肯籍测量员王约翰
就是这样一对中非师徒
刚开始,王约翰没有任何工作经验
只能配合中方工程师
进行简单的放线和配合工作
如今,在中国师父于春雨的带领下
他逐渐学会了测量专业知识
实现了由“工人”到“工程师”的身份转变
成为项目肯尼亚青年员工的榜样
系统和有效的“传帮带”教学
不仅让王约翰等肯尼亚员工
学会了使用水准仪、焊接、机械等设备
更让中肯员工结下了亦师亦友的情谊
这样的成功经验
让大家倍感振奋
项目青年团队持续开展属地化技术培训
所有的技术工种及操作手
属地化使用率达100%
累计帮助肯尼亚500多名待就业青年
实现了从零基础到建筑产业工人的蜕变
让他们拥有了
可以独自谋生的“硬实力”
将来无论去哪里都能找到工作
架起中肯“连心桥”
在东非高原
中建青年输送的不仅是水
更传递着友谊和合作
项目建设期间青年团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热心支持公益事业
树立了中国建筑良好形象
于2022年被中国驻肯尼亚大使馆
评为中肯共建“一带一路”先锋团队
项目沿线经过穆库布小学
这里孩子们来自困难家庭
其中有一个班级的25名学生
大部分是残障儿童
项目青年团队了解到这一情况后
为他们捐赠了桌椅和黑板等教学设施、
学习用品、毛毯和食物等生活用品
穆库布小学董事会成员
史蒂芬·吉拓感激地说道
中国建筑修建的工程
将促进肯尼亚的发展
他们是我们这里重要的人
我们真诚地感谢他们
穿越东非大裂谷
来到肯尼亚边境
原始的马赛部落正在迎接
现代文明带来的福祉
肯尼亚BULK供水管线项目
把直接饮用水供到集中供水点
解决了部落20万人集中用水的问题
村民激动地说
我们祖辈都是
从充满泥沙、虫卵的小河里取水
或是到泉眼处排队打水
没想到盼了这么多年的自来水
终于在中国建设者来到后实现了
七年时光一晃而过
变化的是时光年轮、四季交替
不变的是浓浓中非情
中建青年将继续扎根在这片土地
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贡献力量
责编:张琦、王东坡
校对:智慧
审核:吴琦
内容来源:中建集团团委融媒体分中心
素材来源:中建集团团委,中建二局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