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近日,“时代各有不同 青春一脉相承”青年突击队成立70周年事迹宣传展示活动在上海地铁音乐角开启。中建港航局团委深度参与了上海市“永不褪色的青年突击队”寻访活动,《激扬东海 大港建成》入选团上海市委事迹展、上海市建设交通团工委成果集,洋山青年突击队队长叶军接受采访。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寻访活动中,叶军讲述了洋山青年突击队用实际行动践行责任担当的故事。让我们跟随寻访笔记,一起走进他们奋斗的青春。
以岛为家 以苦为乐
2002年6月26日,中建港航局在洋山一期C标码头成功沉下了第一根桩,正式拉开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洋山深水港建设帷幕。自此,中建港航人跨江入海,正式站上国内水工工程顶级演武场。
2003年,中建港航局第一支洋山青年突击队正式成立!当时25岁的叶军,担任了第一支洋山青年突击队队长,带领最初的16名队员攻坚克难,砥砺前行。
▲ 洋山深水港区沉下的第一根桩
建设初期,只有1.4平方公里的小洋山岛容纳不了那么多的施工队伍。突击队队员只能住在大洋山岛上,每天乘坐渔船,多次往返驻地和施工现场。“追着星星出门 赶着星星回家”“晴天一身灰 雨天一身泥”“吃三睡五干十六”便是那段激情岁月最真实的写照。
▲ 青年突击队队员乘坐通勤的小舢板
乏了、累了,队员们会在工余时间到洋山“南京路”走走——这是一条位于建设基地前的临时便道,这里环境优美,吹着海风,呼吸着清新空气,成了大家伙的最爱。
▲ 洋山“南京路”
言出必行 使命必达
在一期到四期的项目建设中,洋山青年突击队始终秉承“言出必行 使命必达”的诚信精神,确保了大小400余个工程节点全部如期或提前实现,土建份额从一期工程总量的35%,到四期工程的75% 。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作为突击队队长,叶军带领技术团队攻坚克难,解决了粉细砂质无填料深层振冲技术难题,最终研发出行业领先的地基处理自动监控系统,获得了多项发明专利和科技奖项。
在这过程中涌现了许多动人故事。洋山青年突击队队员们还被亲切称为“扛着仪器追星星的测量员”“洋山岛上的'鲁宾逊'”“洋山一枝花”等。每一个队员无不为洋山建设贡献着青春力量!
科技创新 技术先行
突击队队员为克服外海岛屿施工带来的诸多挑战,白天干活,晚上挑灯研读图纸、研讨技术,研究工艺。由于夜里总是聚在一起学习,被大家笑称为“洋山夜总会”。后来,逐渐有了名气,正式更名为“洋山学社”。
▲ “洋山学社”
“洋山学社”承担了助推重大重点工程项目建设重任,创造了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见识水下阳极块、第一次自主制造大口径高标准螺旋钢管桩、第一次实施深海地基加固等。
▲ 阳极块水下施工
突击队持续攻关,首次在港口工程中全面引入BIM技术,承建的83.3米中控塔不仅成为“地标性建筑”,更是整个自动化码头运营的“中枢神经”。
▲ 83.3米高的中控塔
同时,突击队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仅创造了骄人的成绩,还捧回了一座座奖杯:中国建设工程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建国六十周年百项经典工程等。
传承不断 历久弥新
洋山深水港建设创造了骄人的成绩,更孕育了弥足珍贵的诚信、拼搏、奉献、进取、大局为内核的“洋山精神”,也成了“上海洋山精神”的雏形!
▲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
时代各有不同,青春一脉相承。一代代的港航青年们以实际行动传承“洋山精神”的深刻内涵,在吉布提多哈雷多功能港口等项目将“洋山精神”发扬广大。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如今,新一代的青年突击队队员以实际行动传承“洋山精神”的深刻内涵,正全力投入小洋山北作业区的开发建设,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持续贡献青春力量。
责编:严楚
校对:智慧
审核:吴琦
内容来源:中建集团团委融媒体分中心
素材来源:中建集团团委、中建港航局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