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三伏天
三伏天是小暑与处暑之间、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日子。一年四季按照中医理论对应我们身体的脏腑有肝、心、脾、肺、肾,古人特地在春夏秋冬之外又补充了一个季节,叫做长夏,即农历六月,一般指7月7日到8月6日这段时间,三伏天正在其中。常人于夏天每易有烦躁之感,即暑热之气通心之故。按照中医病因理论,夏季最容易感受自然界的暑气。因此三伏天预防暑热,非常重要。
夏季主气
主气即主时之气,是中医“运气学说”中指代每年各个季节气候的一般常规变化,年年如此,固定不变,故称之为主气。中医认为一年可分“六节”,各主一气,具体如下:
大寒-惊蛰:厥阴风木(风)之气主治之位;
春分-立夏:少阴君火(火)之气主治之位;
小满-小暑:少阳相火(暑)之气主治之位;
大暑-露水:太阴湿土(湿)之气主治之位;
秋分-立冬:阳明燥金(燥)之气主治之位;
小雪-小寒:太阳寒水(寒)之气主治之位。
夏暑气通心,心病易生
心主神志,夏季心火易旺,暑热易扰心;汗为心液,过汗易伤心。
故夏季心病高发不仅仅是指西医的心脏病高发,还包括中医心系病范畴的失眠、烦躁、抑郁等精神、神经系统的疾病。
雨水渐多,多发湿证
夏季雨水渐多,湿度增大,湿度过大会诱发多种疾病,中医统统称之为“湿症”,最常见的湿症有两种,一种是脾胃病,另一种是皮肤病。
养生原则
1
健脾祛湿
夏季多湿邪,常服健脾利湿之物,芳香化湿之品,如藿香、薏仁、茯苓等。
2
清热消暑
夏日暑热盛,人体心火旺,常用清热解毒,清泻心火之药食同源食材,如薄荷、金银花、莲子心等。
3
补养肺肾
夏天心火旺而肺金肾水虚衰,需注意补养肺肾之阴。可选用枸杞子、黄精、百合、桑葚等,可防出汗太过,耗伤津气。
4
冬病夏治
夏日人体和外界阳气盛,可内服药食同源食材配合穴贴、针灸、艾灸等治疗阳虚、寒湿、血瘀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