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945年中共七大名单,看我军高级将领如何排名

文摘   2025-01-02 21:02   福建  

在1945年6月的历史画卷中,中共七大的召开无疑是一个重要时刻。在这次大会上,我军的高级将领们以其卓越的贡献和影响力,在名单上占据了显赫的位置。他们的排名顺序不仅反映了他们在党内、军内的重要地位,更揭示了他们对中国革命的巨大贡献。通过这份名单,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些将领们在历史上的重要角色和影响力,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民心中。

广为人知,我军的立军之本在于“党指挥枪”这一核心原则,它是由毛泽东主席等党的领导人在长期的革命斗争中确立并不断完善的。因此,在这一原则的引领下,评价我军高级将领的政治地位时,不仅要考量其在军队中的职务,更需重视其在党内的角色和影响。

在1945年春末夏初,抗日战争胜利的曙光初现之际,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杨家岭的中央大礼堂盛大开幕。此次盛会标志着一个历史性的转变:大会首次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产生了44名中央委员和33名候补中央委员。这些在大会上荣膺重任的军队高级将领,在随后的几十年里,其职位排序几乎保持不变,显示出了惊人的稳定性,除了极少数例外。

让我们首先揭开历史的帷幕,聚焦于1945年,一个决定性的时刻——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会上,中央军委委员的选举成为了焦点。这些被选出的委员,不仅承载着人民的期望,更肩负着国家的未来。他们的名字和事迹,如同璀璨星辰,在历史的长河中熠熠生辉。

军委主席:毛泽东

军委副主席朱德、周恩来、刘少奇、彭德怀

军委委员陈毅、贺龙、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

军委秘书长杨尚昆

未来的十大元帅,除了罗荣桓没在名单里面,其余9人均在名单之中。

此时抗战尚未结束,林彪、罗荣桓还没有得到在东北大显身手的机会,因此依战功而论,罗荣桓没进名单,林彪也排名靠后,这很好理解才 才。

此时,我军高级将领排序为——

朱德、彭德怀、陈毅、贺龙、林彪、叶剑英、聂荣臻、刘伯承、徐向前。

中共七大上,排名在上述9人之后的(不含1955年未参加授衔的杨尚昆),就是罗荣桓和张云逸。

这是因为罗荣桓和张云逸,都在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

罗荣桓将军在十年后荣获元帅殊荣,其背后有着深远的历史渊源。1954年9月,随着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的撤销,中央军事委员会应运而生。在这个重大的历史时刻,罗荣桓将军以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力,光荣地入选新一届军委委员名单,为他的元帅之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荣誉不仅是对他个人贡献的认可,更是对他在军事领域卓越成就的肯定。

张云逸,虽然未被纳入1954年新一届军委委员的行列,却荣获了一项特殊荣誉:他是十位大将中唯一享有行政三级待遇的杰出将领。这一殊荣不仅彰显了他在军事领域的卓越成就,更体现了他在国家和军队中的重要地位。

张云逸荣获此项殊荣,归功于两大关键因素:

其一: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以其非凡的资历和领导力脱颖而出。作为百色起义的关键领导者之一,他不仅在革命的浪潮中扮演了举足轻重的角色,更是红7军的缔造者之一。他的足迹和影响力,如同烽火连天的时代里最耀眼的星辰,照亮了革命的道路。

其二:十年前,在备受瞩目的七大会议上,张云逸以其卓越的领导才能和贡献,被选为中央委员。在所有将领中,他的排名仅次于后来被授予元帅军衔的十位杰出人物。这一荣耀的成就不仅彰显了他在军中的重要地位,更奠定了他不可磨灭的历史地位。

两个原因中,起到决定性因素的还是第二个,是张云逸在七大上的中央委员身份。

下面,我们再来看看七大上的中央候补委员。

中央委员以下,按照得票多少10位高级将领在七大上的中央候补委员名单排序为——

黄克诚、谭政、粟裕、王震、宋任穷、万毅、吕正操、罗瑞卿、陈赓、萧劲光。

这个名单与十年后,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的将领名单,非常相似。

我们用1955年获授大将军衔的10位将领名单,与七大上这10位入选中央候补委员名单的将领比较一下,看看两份名单的差异在哪里?

10位大将:

粟裕、徐海东、黄克诚、陈赓、谭政、萧劲光、张云逸、罗瑞卿、王树声、许光达。

大将名单里多了徐海东、王树声、许光达3人(张云逸前文已详述)。

却少了王震、宋任穷、万毅、吕正操4人。

这也很好解释,作为对比,1945年七大时,上述人员的情况是:

中央委员张云逸

中央候补委员黄克诚、谭政、粟裕、王震、宋任穷、万毅、吕正操、罗瑞卿、陈赓、萧劲光

未入选中央候补委员名单徐海东、王树声、许光达。

之所以两份名单存在差异,原因就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战功,对获授大将资格,和授衔后的排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譬如——

粟裕,在解放战争时期独当一面,在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大方针下,愣把偏师打成了劲旅,在本应防御的华东战场与敌主力展开决战,并最终获得胜利。因战功,而获第一大将之殊荣。

张云逸,主要负责华东军区工作,由于没有身处野战军,因而少了一些作战机会。战功少了,自然会影响到排序。

陈赓,实际上是以“太岳纵队”的番号独立于中原野战军序列之外,与中野,华野并列中原战场“三驾马车”,因战功和贡献升至大将第四位。

黄克诚、谭政、罗瑞卿、萧劲光,以解放战争中的杰出贡献,凭着七大中央候补委员的资格,获授大将实至名归。

徐海东,凭红25军在陕北对整个中国革命的贡献,被钦点为大将第二,这也很好理解。

王树声,虽不是七大的中央候补委员,但他是红四的代表,大将行列理应有他一席之地。

许光达,则是个例外,其本人也以“资历不够,贡献太少”,在授衔前屡次向军委主动提出降衔申请。

在党史和军史的篇章中,宋任穷与王震未能跻身大将之列,已有明确的结论。这一事实已被广泛接受,因此无需在此重复阐述。

万毅,七大中央候补委员之一,在解放战争的烽火岁月中并未被林彪将军赋予关键角色,因此他的名声并不显赫,战功亦未广为人知。尽管如此,他依然凭借自己的贡献被授予中将军衔。

吕正操将军,虽然只是候补委员,但他在东北的三年里并未参与野战军的战斗。相反,他一直在东北区负责管理火车和修复铁路。尽管他没有在前线冲锋陷阵,但在1955年,他依然因其卓越的贡献被授予上将军衔。这一荣誉是对他在后勤保障方面的辛勤工作和卓越成就的肯定。

(特别声明——在七大上当选中央委员、中央候补委员、军委委员的将领,未在1955年获授军衔者,均不在本文排序中。)

老祖宗
好家庭,敬祖承德;好家风,润泽后世。 家风,不仅关系到子女的成长,也关系到家族的兴衰。 家风好,万事如意,人丁兴旺;家风差,子孙不肖,危害无穷。 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家风,虽然至今已过千年,但如今依旧适用,家中长辈必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