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4日,国际教育学院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举办了本学期首次课程思政教研沙龙分享活动。活动邀请了学院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系主任郑瑜老师就课程思政建设的创新经验作深度分享。郑瑜老师基于在《中国现当代文学I》课程中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富有启发的教学创新构想——师生伙伴合作式教学,为课程思政建设带来了新思路。学院课程思政教研分中心负责人何洪武老师率先讲话,充分肯定了经验分享活动对老师们如何更好地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活动具有重要价值,并强调每位老师都应具有教学改革创新的意识,不断在课程思政改革教学实践中锐意进取,发挥“主力军”作用,以课程建设为“主战场”,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
首先郑瑜老师以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人才培养为切入点,讲述该课程在专业建设中的定位。回顾自己的教学道路,郑老师提出了一种教学理念的转变,即从“‘向内型’自我检视”到“‘向外型’教学共同体建设”。
郑瑜老师指出她最初是出于自觉,结合汉语国际教育学生的特点,摸索出《中国现当代文学I》这门课程的教法,即学科知识的扫盲、文学审美领域的训练和思想观念的形成。以诗歌《凤凰涅槃》的教学为例,郑瑜老师强调学生的审美和观念应该是自己形成的,而不是一味灌输。
随着“向内型”逐步转变为“向外型”,郑瑜老师也改变了本能的、天然的教学,对课程进行有意识的调整。基于OBE理念,将教学目标进行模块化设计,调整为知识(了解、识记、熟悉、掌握)、能力(阅读、思考、学术、教学)、价值(人文素养、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三大模块。
通过发放问卷,郑瑜老师了解到学生对于《中国现当代文学I》的认知和态度,发掘出这些Z时代本科生的学习特点。基于调查,她分析总结出三个教学痛点——学生们的文学学习缺乏“在地感”、“历史感”、“未来感”。
针对以上教学痛点,郑瑜老师提出打造“教学共同体”的创新解决思路:在第一课堂“内容共创,决策共享”,以“勤学”达成知识目标,在第二课堂“地标共访,项目共建”,以“善思”达成能力目标,在第三课堂“师生共情,能力共升”,以“敏行”达成价值目标。从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I》出发,贯穿整个大学生涯,不断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家国情怀和国际视野。
接着,郑瑜老师详细介绍了这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五个创新举措:
创新举措1:
“内容共创,决策共享”
将文学史中人、事、物、空间串联起来,利用文本阅读、跨文本探究、史料钩沉、地标寻访四个环节设计课程大纲。以跨文本探究为例,郑老师为学生们提供文学作品的影视版本链接,鼓励在观影过程中获取文学信息,锻炼批判性思维。
创新举措2:
“地标共访,项目共建”
基于师生共同创建的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在学术和田野间理解上海”,学生们可以利用小程序打卡上海的红色文学地标,并进行留言互动。郑瑜老师还提到自己也开设小红书账号,内容主要都关于上海本地的文学文化,尝试通过自媒体平台打造一种新的学术场域。
创新举措3:
“师生共情,能力共升”
郑瑜老师还曾带领学生走入乡村开展推广普通话支教活动,获教育部来信表扬;走进上海国际学校,让学生们获得语言文化传播者的高峰体验;走出国门,在北欧瑞典高中开展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
创新举措4:多元评价
课程思政建设的一个难点就是如何进行评价。郑瑜老师表示,过程性评价或许是实现目标的最佳评价方式。在她的课堂中,学生们在打卡文学地标后,需认真观察一样文物,并为此撰写论文。郑老师提到,学生们的文章里讲述了许多文物背后的感人故事,价值认同也随之不断增强。
创新举措5:
与其他课程的联结
大一的《中国现当代文学I》课程与《汉语写作》和《对外汉语教育史》等课程相互验证、相辅相成,使学生能够清晰地梳理出这段波澜壮阔的上海本地文学文化史。
郑瑜老师及其团队通过师生共建教学共同体和多个创新举措,进行课程思政建设,解决三个教学痛点,助力学生走上国际舞台,代表上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代表上外,代表中国,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语言文化。
在此过程中,该课程的建设同样收获了丰硕成果:2024年获得上海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2024年获得上海市高校重点课程立项;基于此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共22项,其中,《上海石库门文化国际化传播模式的探索和建构》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上海赛区的铜奖。
郑瑜老师分享结束后,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分中心的李雪莲老师表示,本次课程思政教研沙龙为老师们带来了课程思政建设的新视角、新做法,强调课程思政应创造性地融入课堂,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观的提升。何洪武老师也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老师们能结合课程特点,不断探索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思政与专业学习的有机融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文案:张霞 李雪莲
照片:张霞 李雪莲
编辑:陈芳
审核:何洪武 李雪莲 郑瑜 李木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