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废墟上锤炼出新中国第一张铝板

创业   2024-12-21 11:11   重庆  
东轻“中国铝镁加工业历史展览馆”暨“中国铝镁加工工业展览馆”内,一张没有任何修饰的铝板在这个“国字号”展馆琳琅满目的展品中并不显眼。可它面前铭牌上的“新中国第一张铝板”几个字,却使这张银色的金属板与众不同。
刚刚成立的新中国,需要强大的国防工业保驾护航,为国防工业生产铝镁产品的企业当时在我国还是空白。1952年2月4日,时任中央财经委员会主任陈云撰写了《审查一个工厂初步设计议定书的报告》,并经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笔阅定。根据这个报告,新中国第一个铝镁合金加工企业开始在哈尔滨筹建。

1952年5月20日,在哈尔滨平房地区侵华日军731细菌工厂的废墟上,代号一一厂的东轻开始建设,被列入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工程名录。它生产的铝镁产品特别是铝合金板主要为我国航空工业服务。

与新中国成立之初新建的许多企业一样,国家的需要使得东轻一边建厂一边开始生产第一批产品。在整个东轻还未全面投产之际,该厂熔铸车间就开工生产。1956年初,作为铝合金生产的第一道工序,新中国第一炉合金铝水在这里变成了一块闪着银光的合金铝铸锭,飞机所用的铝合金板材将由这块铸锭轧制而成。经过无数次的锤炼和精确测量,1956年11月5日,新中国第一张铝板在东轻诞生。这张铝板不仅标志着中国铝镁加工事业的开端,也象征着新中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然而,这只是刚刚开始。要生产出航空工业所需的合金铝板,压延才是一块“硬骨头”。热压工段是轧制铝板的龙头,设备大,操作也比较复杂。新中国的第一代铝镁工人怀着早日为国家生产出第一张铝板的决心,满腔热情地向热压专家学习热压技术,按照操作规程和工艺规程反复操练,紧张而认真地忙碌着。

从消除内应力到铸成适合热压的铝块,从铣面到酸洗去掉表面杂质,从加热到上机热轧,一次、两次、三次……经过反复压延,300多毫米厚的铝锭成了5毫米厚的铝板。

但飞机需要更薄的板材。于是,厚板在冷轧机上被一次次锤炼。每压延一次,乳液喷在越来越薄的铝板上都会腾起一团团热浪,可工人们顾不得这些。在他们的精心操作下,银色的铝板厚度向0.5毫米逼近,经精确测量达到规定厚度时,又通过热处理、精整、检验等环节,最终确认为合格产品。对没有任何经验的东轻人而言,每一道工序都是一次严峻的挑战。
最终他们经受住了考验。1956年11月5日,新中国第一张铝板在东轻诞生。“731”废墟上锤炼出新中国第一张铝板的故事,不仅是一段工业发展的历史,更是一部铭记历史、不忘国耻、自强不息的奋斗史。来源-电解铝视讯、网络

全球铝合作伙伴
创新、合作、发展、共赢,加强铝加工企业之间的相互交流沟通,提升行业整体结构调整、产业发展,为铝加工企业、贸易商、设备商、高校和科研院所提供一个交流合作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