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在前面:以下是我年初梳理的2024《政府工作报告》划重点版,快到年底了,是时候拿出来对照一下,看看完成情况怎么样。
二、1200万人以上。新增就业人口目标定为1200万,可不是个小数目,但和去年的1244万基本保持持平。就业稳社会才能稳,所以非常之重要。
三、3%左右。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目标比去年0.2%的十倍还多,反映出高层对今年的消费需求、消费预期还是十分乐观的。居民消费价格的小幅上涨是有利于发展的。至于会否实现,静观其变了。
四、先立后破。再次被提到,先立后破是很重要的一种工作方式和思维方式。盲目的“破”、“推倒重来”不利于发展。把饭碗先砸了,下一顿的饭怎么吃,所以先得找到“材质更好”的饭碗,这应是常识。
五、超长期特别国债。我搜了一下,超长期特别国债一般周期超过10年。这种债券应该有些年头没有发过了,此次发行是为了解决重大项目建设的资金问题,主要用于重大战略实施、重点领域安全能力等两个方面的建设。
六、三个金融新提法。我注意到,这三个词原来也没怎么听到过,绿色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我的理解,绿色金融可能服务于生态环境,养老金融主要用于养老行业,数字金融可能主要用于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
七、稳定透明可预期。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这一点非常重要,尤其是可预期,否则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家信心都会受到很大影响。只有可预期,“我”才会愿意投资、发展。
八、新质生产力。去年底至今,最火的一个词,莫过于“新质生产力”。要发展新质生产力,首先要了解它是个什么东西。“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九、新型工业化。又是一个新名词。按照我的理解,主要是三个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推动传统制造向先进制造跃升,应该是对“中国制造2025”的一个迭代,德国人谈的是“工业4.0”,我们谈“新型工业化”。
十、“人工智能+”。从当年的“互联网+”到当前的“人工智能+”,这是时代的发展。这里面有很大的想象空间和创新空间,将衍生出非常丰富的新业态、新模式。
十一、一体化算力体系。算力通过数字时代、智能时代的必备武器,国与国之间未来的竞争很大一部分将是算力的竞争,所以适度超前建设类似算力中心这样的数字基础设施很重要,打造一体化的算力体系更能够促进未来产业的发展。
十二、人才链。头一次听到“人才链”这样一个说法。创新链、产业链、供应链,诸如此类的,听得不少,人才链到底是个什么链,人才培养的链条还是什么,对此我还缺乏认识,可能在后续的学习中会慢慢了解、明白。
十三、数字教育。发展数字教育确实很有必要。数商是面向未来、走向未来的重要能力。这种教育不仅可以是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自我教育、自我学习,毕竟现在发展得这么快,等到进入学校课程会有一定滞后性。
十四、教育家精神。首次听到,很新颖。教育家,这三个字很有分量。我脑海中能想到的教育家,梅贻琦、蒋梦麟、蔡元培。希望当代可以涌现更多真正的教育家,而不是教育官。
十五、扩大内需战略。扩大内需的指向是消费,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向是投资。这两个轮子同时转起来、转得好,经济发展这辆车才能行得稳。这一战略几乎年年提,足可见其重要性。
十六、新型消费。比如报告中这一句后面紧跟的“数字消费、绿色消费、健康消费”,等等。需求刺激供给,对应的消费也将推动这些行业的发展。
十七、落实带薪休假制度。这个关键词放在消费这一章节里面讲,可谓抓住了要害。要让大家消费,一要有钱,二得有时间,特别是旅游消费。“有闲阶级”必然是消费的主力军。
十八、7000亿元。今年中央预算的投资安排为7000亿,不少,看看各地怎么花了,往什么地方花了,合肥的做法可以作一参考。
十九、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企业本是一个舶来品。生长在国内,必然需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改良,所以前面加了“中国特色”,至于具体是什么样的,有待定义,而且要让企业家真正认可、认同。
二十、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民营经济是活力之源。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应是一条铁律、一种常识。
二十一、优秀企业家精神。比以往的“企业家精神”前面加了“优秀”两个字,没有明确定义,但按照我的理解,可能更多指向那些有家国情怀、有社会责任感、敢闯敢创的企业家吧。像宗庆后这样的企业家,应该配得上这个称号。
二十二、统一大市场。古有统一度量衡,今有统一大市场,这应是一个特别庞大的系统工程,要打破央地之间、省区之间、市县之间等方面的硬性、软性藩篱,具体是指“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方面制度规则统一”。
二十三、国际物流体系。双循环的重要支撑是物流,从国内走向国际,物流需要走在前面。而现在已经有不少物流企业走了出去,而且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比如极兔,在中东已经发展得不错,往后可能有更多这样的企业发展起来。
二十四、全面取消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限制措施。开放不是一句空话,是需要拿出实实在在的举措来。这一条也反映出了我们坚定而鲜明的态度,“全面取消”。大多数的人是“用脚投票”的,一个值不值得投,大家会用实际行动来证明。
二十五、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我看来,海南眼下承担的责任,有点像当年的深圳、浦东,很有探路先行的味道。
二十六、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在当前,土地财政还是地方很重要的利税来源,就像一把拐杖甚至一条腿。还是“先立后破”那个逻辑,只有当其他的支撑地方发展的核心产业真正发展起来,才能把拐杖丢掉。
二十七、多样化改善性住房需求。不同的人群有不同的改善性住房需求,所以,房地产商可以建设不同类型的房子,比如湖景房、别墅、乡野住宅,等等。
二十八、加大战略性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力度。战略性矿产,比如稀土。过去我们没有意识到稀土的重要性,所以低价出售了不少稀土给国外厂商,好在发现及时。所以,确有必要加大力度。
二十九、三大主粮生产成本和收入保险政策。我们的三大主粮是水稻、玉米、小麦,制定这一政策,可能可以保护相关农民群体的积极性,筑牢粮食安全的底座。
三十、防止返贫监测。防止返贫,是扶贫后的第二篇文章,而且这篇文章更难写。加强防止返贫的监测是第一步,扶智兴业是真正脱贫的关键一招。
三十一、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这是一个新词,市民化涉及到方方面面,不仅在于工作方式的市民化,还在于生活方式的市民化,乃至思维方式的市民化,用一句大白话讲,就是留得住、活得好。
三十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双城经济圈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意味着是国家明确的重大战略,未来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发展。从地理上来说,成渝地区联中通西,十分关键,可以撬动起更多助推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力量。
三十三、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印象中,这是首次提出,原来叫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至于对东部没有一个具体的战略方向,现在也有了,“加快推进现代化”,发挥一个领头雁的作用。
三十四、提升碳排放统计核算核查能力。将碳排放纳入统计视野,是进入实操的一大步,意味着“双碳”目标切切实实地被推进。
三十五、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碳足迹、碳市场,很有想象空间。每个人的碳足迹未来可能可以被计量、用于交易。现在的我还想象不出未来到底能够发展成什么样子,值得期待。
三十六、新型储能。能源是发展的动力来源,包括算力建设也需要大量的能源作为支撑。而储能技术又是风、光、电等新型能源发展的重要关节。
三十七、1170万人。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是一个庞大的数字。对于就业,我个人支持一种说法,叫“先就业再择业”,就业以立身,择业以图发展。
三十八、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新型就业形态,是一个新名词,按照我的理解,可能是指外卖员、视频号从业者,等等。
三十九、检查检验结果互认。这事太有必要了,而且是真正惠民的。原来因为结果不互认,病人多花了钱。现在推动这项工作,真是件好事。
四十、坚定不移推进祖国统一大业。这是一句很有力度、分量很重的话。
完整版报告请见以下链接:2024《政府工作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