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培养基,是指供给微生物或离体细胞生长繁殖的,由不同营养物质按特定比例配置而成的混合物,为细胞提供适宜的生长繁殖环境。
(1) 细菌培养基
(2) 真菌培养基
[1]:用于酿酒酵母可以加入后葡萄糖 115 ℃ 20 min 高温灭菌,但用于毕赤酵母培养时建议将葡萄糖溶液过滤除菌后加入避免产生葡萄糖的高温碳化。
培养基按其物理状态可分为固体培养基、液体培养基和半固体培养基三类。
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凝固剂 (e.g. 琼脂、明胶、硅胶) 而呈现固体状态的一类培养基,一般凝固剂含量为 1.5%-2.0% (以琼脂糖为例),固体培养基通常用于微生物分离、鉴定、计数等。
半固体培养基,是在液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凝固剂而呈现半固体状态的一类培养基,一般凝固剂的含量为 0.5%-0.8% (以琼脂糖为例),半固体培养基常用于观察微生物的运动特征,鉴定菌种等。 液体培养基,不含有任何凝固剂,成分均匀,常用于大规模工业生产及在实验室进行微生物的基础理论研究。
表内提供的大多为液体培养基配方,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验需求添加琼脂配成固体或半固体培养基。另外正常配置的过程是不需要额外调 pH 的,但如果发现生长效率过低可以复查一下配置过程中是否 pH 有问题哦~
(1) 质粒提取
碱裂解法是目前质粒提取最常用的一种方法,当菌体在氢氧化钠和 SDS 溶液中裂解时,蛋白质与 DNA 发生变性,当加入中和液后, 质粒 DNA 分子能够迅速复性,呈溶解状态,离心时留在上清中;而蛋白质与染色体 DNA 呈絮状,可通过离心沉淀至管底。后续可对质粒通过其他方式纯化 (如乙醇沉淀法、柱式纯化法)。
[2]:使用时需要额外加入 RNaseA (HY-129046) 溶液 。
[3]:溶解菌体时间不能过长,颠倒混匀操作尽量轻柔。
(2) 质粒筛选:抗生素溶液
质粒酶切实验之前有做过专题推文,小 M 在这里贴上之前整理的实验宝典~(详见往期推文:科研小白的装 X 宝典?限制性内切酶实验大盘点!)
琼脂糖凝胶电泳是一种常用的生物分子分离技术,利用琼脂糖基质形成的凝胶作为分离介质,通过电场的作用使带电的生物分子在凝胶中移动,根据其大小和电荷的不同而分离。
[5]:TAE 缓冲液使用最为广泛,适合大分子量 DNA 片段的分离,可用于 DNA 回收;TBE 缓冲液缓冲能力强,分辨率高于 TAE 体系,但缓冲液中的硼酸成分会影响 DNA 回收效率。
(1) 蛋白裂解
(2) 蛋白电泳胶
浓缩胶配方:
分离胶配方:
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 AB-3 (49.5% T,3%C Mixture):48 g 丙烯酰胺、1.5 g 双丙烯酰胺溶于 100 mL 超纯水中。 丙烯酰胺-双丙烯酰胺 AB-6 (49.5% T,6%C Mixture):46.5 g 丙烯酰胺、3g 双丙烯酰胺溶于 100 mL 超纯水中 (用于分离分子量 <5Kda 的小蛋白或多肽)。
Gel Buffer (3 ×): 7.266 g Tris、0.06 g SDS 溶于 20 mL 水,调节 pH 至 8.45。
蛋白电泳缓冲液需要根据凝胶体系来进行选择。凝胶系统为 Tris-Gly 体系时,可选择 Tris-Gly 电泳缓冲液,凝胶系统为 Bis-Tris 体系时,可选择 MES 或 MOPS 缓冲液,当凝胶系统为 Tris-tricine 体系时,则选择 Tricine 缓冲液。
并且,蛋白电泳缓冲液分为变性与非变性缓冲液,区别在于变性缓冲液需加入 SDS 中和电荷。我们通常研究 WB、IP 时,使用变性缓冲液研究分子量大小即可,非变性缓冲液常用于研究蛋白空间结构、等电点等,小 M 这里给大家提供的是几种电泳体系中变性缓冲液的配方哦~
蛋白定量最常使用的方法是比色法,通过蛋白与某些显色试剂反应后产生颜色,并利用颜色的强度和蛋白质浓度成正比的原理进行定量,常用的比色法包括:Lowry 法、BCA 法、Bradford 法等。
(7) 其他常用缓冲液
本期小 M 为大家汇总了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类溶液配制方法,需要的小伙伴快快关注收藏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