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23日,《致春天——肖荻钢琴独奏音乐会》在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星期二艺术沙龙呈现。在这场音乐会中,肖荻演奏了多首与春天相关的乐曲,充满生命力的音符如流水般弥漫整个剧场。在音乐会前,她还参与了艺术中心“扶持青少年艺术素质提升计划”,为中山琴童与家长举办大师班,分享她对钢琴艺术教育的独到见解。
致琴童:弹好琴也要锻炼好身体
因为疫情的关系,肖荻阔别家乡广东四年。此次回国,她在十多个城市开展巡演,马不停蹄。加上时差的关系,她每天只能睡上三五个小时,但舞台上的她总是光彩照人。“音乐家这个职业看上去很风光,但其实对体力精力要求很高,所以,孩子们,如果你们想从事这个行业,必须锻炼好身体,成为一个非常强壮非常自信的人。”
在外人眼中,肖荻非常幸运,当年在中央音乐学院以奖学金赴英留学,后在英国皇家伯明翰音乐学院留校任教,成为该校首位钢琴系中国教授。如今,身为钢琴家和艺术导师的她也是一位嫁接中西方文化桥梁。她的演奏足迹走过全球 20 多个国家,赢得多项国际大奖。2014 年,在赢得布兰特国际比赛七年后,肖荻成为该赛评委之一。此外,她还作为英国唯一的提名人,成功入选 2008/2009 年度的欧洲音乐厅联盟(ECHO )Rising Star (燃起之星),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阿姆斯特丹音乐厅、德国科隆音乐厅、雅典音乐厅、伦敦威莫音乐厅、比利时交响乐厅等十七所世界著名的音乐厅举办了个人独奏音乐会。
“运气其实是给有准备的人。” 肖荻与中山琴童们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她坦言,自己也曾经是音乐附中里的全班倒数第三,因为被乌克兰专家的一场现场演奏会打动,从而脱胎换骨,点燃了她为音乐燃烧自己的能量,因此,她认为,每个孩子都具有无限潜能。
肖荻认为,好的钢琴老师,能为每一个个体服务、懂得开发孩子的音乐智能和对音乐的感受力。在大师班的示范教学中,她以讲故事一般的生动语言,联系日常体验,引导孩子感受每一个乐句背后的意境,甚至会富有启发性地鼓励孩子对同一乐句尝试做出三种不同表情的演绎。
致家长:与孩子从容感受生活之美
在互动中,肖荻与家长们谈到,亚洲的孩子虽然普遍勤奋,基本功扎实,但昔日的神童往往在上升到高水平阶段后就后劲乏力。这让她思考,除了专业上的指导,我们还需要给孩子们什么养分,才能让他们走得更远。
作为家长和老师,她从孩子们身上学到许多教育经验,她给琴童家长几个建议,首先,要激发孩子的闪光点。中国的传统教育往往偏向于以指出问题的方式来帮助孩子,但这可能会导致孩子不够自信。她推荐了英国同事擅长的“三明治教学法”——先具体地指出孩子在哪方面有所进步,再提出存在问题,然后表达对孩子努力付出的肯定。
此外,在孩子刻苦练琴的同时,别忘了提醒他“Play the Piano”,Play就是玩,音乐的本质是让我们去享受。能让孩子坚持下去的动力是热爱。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成为金字塔顶尖的钢琴家,学琴更多是让孩子多一种修养,多一个陪伴。要让孩子真正爱上艺术,家长也应当参与进来,共同去感受生活的美。
有家长疑惑,自己是钢琴艺术的门外汉,如何为孩子助力?肖荻表示,首先家长要体谅孩子练琴的辛苦,“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情,是很难的一件事情,我们要让孩子感觉他不是孤独一个人,还有理解我的父母在身旁。”其次,除了音乐,我们还需带孩子多接触姐妹艺术,体验生活,要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比如肖邦作品,可以了解一下他生活的年代,他所经历的事情,甚至当时的人们爱吃什么,爱听怎样的歌剧。每个音乐家反映的都是他内心的世界,如果内心世界非常贫瘠,弹出来的音乐也是单调的。“我们需要培养一个内心丰富且充满想象力和好奇心的孩子,这些素质才是决定一个孩子大方向的关键,希望大家能看得更长远,不要着急。”
致春天:爱与希望,由此重生
“不争朝夕”,在肖荻看来,人生犹如一场马拉松,比赛的对手就是自己。“只要每天比自己进步一点,就是人生的赢家。当你一直跑下来,跑到后来发现就剩下你了,不是因为你跑得很快,而是因为别人都放弃了,而你没有。” 一路走来,肖荻经历过所有学琴者的困惑、焦虑与艰辛。“这个行业的竞争特别激烈,总是不断在比赛。但比赛总有输赢,你必须懂得平衡心态。” 如今的她,收获了一种新的自由和平静,“我现在的状态比较舒展,我可以不再跟别人去比了,并不是因为我是最好的,而是我接受了我自己。当一个人能够跟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一切,认知到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不再去跟别人较力,与自己相处愉快时,就是一种非常自由和舒展的状态。”
当晚的音乐会主题“致春天”也是肖荻的心声。疫情期间,因为无法回国,她思乡情切,便将小时候听过的陕北民歌《知道不知道》改编成一曲《春愁》。这也是音乐会的“序曲”,传统民歌的单线条旋律因西方技法的融入而使音乐织体更加丰富。随后,将乡愁化作渴望,由中国的南方出发,她带领听众踏上一场环球的春之旅,从挪威到瑞典,从美国到俄罗斯,从英国到德国, 其中,有观众耳熟能详的柴可夫斯基《四季》中《松雪草》与《星光》,也有捷克作曲家塞库的《春天的渴望》与李斯特弟子梅森的《银色春天》等不算“热门”的佳作。滚滚春雷、海水变幻、蝴蝶翩跹……她用细腻的音色,描绘出一幅幅美好的春景。而压轴曲目是普罗科菲耶夫写于“二战”春天的《第六奏鸣曲》,在战争的硝烟炮火中,仍隐隐透露着人们对爱的向往。
“生活也如一场战争,和平来之不易。”肖荻说,“致春天”主题的萌生,源于她在疫情期间读到英国诗人雪莱的《西风颂》: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在困难的时候,我们要看到光明。2023年的春天,一切都复苏了,希望这个重生的春天充满爱与希望。”
采写:记者 廖薇
摄影:中山市文化艺术中心
转载自中山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