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的释经权

财富   2025-01-26 08:01   山东  

一、DeepSeek实战

在中文语义方面,DeepSeek是神。

我最近在研究一个俄罗斯教授写的经济学导论,除了DeepSeek,基本上没有能完全准确无误翻译并解读的。

对于AI来说,主要涉及到两大难题,一是俄语翻译成中文(其实大部分AI在日常翻译中都没 太大问题),二是经济学理论中夹杂着很多英文音译后的专有名词,这类音译词从俄语转成中文过程中容易翻车。

无论是ChatGPT还是通义千问还是Kimi都不约而同的翻车了,但DeepSeek 翻译的非常精准。

顺便介绍下这个教授:

亚历山大•涅基佩洛夫,

现俄罗斯科学院院士、副院长,莫斯科国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

前苏联国际经济与政治研究所所长,现俄罗斯国际社会主义体系经济研究所所长;

1993年曾在中国《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发表论文《关于向市场经济过渡问题的思考》。

2010年访问中国社科院并发表《现代化是俄罗斯摆脱经济危机的唯一出路》演讲。

2011年涅基佩洛夫在莫斯科为到访的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颁发了俄罗斯科学院外籍院士证书和证章。

埃奇沃思盒状图。帕累托最优。在什么情况下,纯交换可以为至少一个参与者带来好处,而不会损害另一个参与者的福利?请用图形说明你的回答。

不确定性和风险的概念。风险程度的衡量方法。冯·诺依曼-摩根斯坦期望效用函数。

在鲁滨逊经济和社会劳动分工条件下降低风险的方法。


二、释经权

尽管细节解读有所出入,但全球的经济学体系基本是一致的。基本沿用了西方经济学那一套,其中的代表人物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曼昆等。

所以,我在研究涅基佩洛夫的经济学教材时,必然会研究萨缪尔森、斯蒂格利茨以及曼昆的经济学教材。

但是需要了解的是,西方经济学很多时候是反人性的。这一点在很多国家实际经济政策落地的时候,都有微调。

最近不是在小红书对账吗?资本主义比你想象的还要离谱,而且背后都有理论研究做支撑。

比如,曼昆在他写给本科生的《经济学基础》里,从市场资源的有效配置角度,明确支持人体器官买卖。

比较离谱的是,在中国,很多“知名”kol垄断了经济学的释经权。

简单举几个例子,最近在看的旧版曼昆教材,第六版,20多年前出版。

1、摩擦性失业

国家统计局提出摩擦性失业的时候,在某些kol带节奏的情况下,这个词被全民嘲讽,然而事实上呢?

摩擦性失业是经济学常识。

这些财经号不懂经济学吗?

无非是揣着明白装糊涂。

2、自由汇率

一些挂着CFA认证的号,不断的嘲讽中国的汇率不自由。

事实上呢?

汇率浮动还是固定,没有绝对的标准,只有适合自己经济体的汇率。

经济学常识有一个“蒙代尔三角”。意思是自由资本流动、独立货币政策和固定汇率,不能同时存在。

曼昆还举了例子,特意列出中国,表示全球经济学界是认可这种模式的。

CFA不学宏观经济学吗?

3、地方债(政府债务)

其实政府债务也是经济学里的一个常识,只是普通人接触不到。

当年马逆千里迢迢跑到独山县水司楼,为了论证地方债必然爆掉,殚精竭虑。

然而事实上呢?

胡佛说过:青年人是有福的,因为他们将继承国债。

注意,这里的国债其实主要是对内的地方债,当时美国的外债还很少,是奥巴马时代才开始膨胀的,到了拜登时代累积到36万亿美刀。

政府债务是一个比较头疼的问题,但不是不可以解决的问题,更不会出现马逆期望的大烟花。

真的出现,那也必然先从美国出现。

再次强调下,这都是20年前的教材,100年来积累下来的经济学常识。

你说,我们平时看的财经号都是些啥?

诗与星空
以财报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分析。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上市公司财报分析实战》,中国铁道出版社《财技-一本书教你看懂上市公司财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