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见财务造假!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财富   2025-01-15 08:02   山东  

文:诗与星空
ID:SingingUnderStars
         

 


2023年6月,普利制药发布信息,满载着注射用盐酸万古霉素的货车首发出口乌克兰。
         

 

万古霉素是一种治疗枪伤及其有效的顶级抗生素,这些药物将拯救无数的乌克兰人的生命。
         

 

中国人把抗癌药运到美国,把感冒药运到伊朗,又把抗生素运到乌克兰。
         

 

         

 

不过,普利制药最近过得不太好,被证监会盯上了。

01

可能触发强制退市

           

 

         

 

2025年1月4日,普利制药收到证监会的《行政处罚事先告知书》。
         

 

公司因2021年至2022年虚构成品药和原料药销售业务,虚假确认药品销售收入和利润,导致两年年报存在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并拟处罚。   
         

 

具体来看,2021年多计营业收入5.15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34.11%,多计利润总额3.08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65.88%;2022年多计营业收入5.16亿元,占当年披露营业收入的28.56%,多计利润总额3.87亿元,占当年披露利润总额的88.27%。
         

 

范敏华作为时任董事长、总经理,组织编制虚假销售业务单据并进行会计处理;罗佟凝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财务总监,参与实施虚假销售业务单据编制和会计处理;朱显华时任会计机构负责人、总会计师,具体实施虚假销售业务单据编制和会计处理;邹银奎时任副总经理,分管生产业务却未发现真实生产数据与年报披露财务信息的较大差异;丁雨时任监事会主席,知悉财务数据处理异常却未保持审慎关注;周茂时任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知悉销售业务数据差异却未保持审慎关注。
         

 

证监会拟决定对普利制药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并处以1,000万元罚款;对范敏华、罗佟凝、朱显华、邹银奎、丁雨、周茂分别给予警告及相应罚款,其中范敏华罚款500万元,罗佟凝罚款400万元,朱显华罚款150万元,邹银奎罚款130万元,丁雨、周茂各罚款120万元。范敏华、罗佟凝还分别被采取10年、8年市场禁入措施。
         

 

普利制药发布的公告显示,公司股票可能被实施重大违法强制退市。
         

 

   


02

2023年年报难产

           

 

         

 

2024年5月1日,在4月30日的年报deadline截止后,普利制药依然未发布2023年年报。
         

 

公司发布公告称,原定于2024年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因公司就2021年、2022年年度报告中营业收入、利润的真实性、准确性进行自查。鉴于公司自查整改仍需要一定时间,并可能涉及2021年、2022年财务报告会计差错更正事项,导致公司无法按时完成2023年年度报告编制工作,无法在法定期限内(2024年4月30日)披露2023年年度报告及2024年第一季度报告。
         

 

根据交易所的规定,公司即将被实施退市警告(ST)。
         

 

一直拖到7月5日,公司才发布2023年年报。
         

 

那么,问题出在哪了?
         

 

2024年5月15日,公司发布了阶段性自查整改报告。自查共发现了五大问题,其中最重要的有两条:   
         

 

1、部分营业收入确认问题。
         

 

2017年发布新收入准则(14号准则,2020年全面执行)以来,这两年问题开始集中爆发。
         

 

比如恒大违反新收入准则提前确认收入,虚增营收。
         

 

公司称:2021 年、2022 年,公司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仓库、财务部门等在信息沟通中存在不及时、不准确的情形,导致公司在确认 2021 年和 2022 年营业收入过程中存在部分不准确的情况,不符合《企业会计准则第 14 号——收入》的相关规定,同时会影响当年度利润。公司要求销售部门、生产部门、仓库、财务部门等严格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谨慎确认营业收入,并及时进行前期差错会计更正。
         

 

划重点,谨慎确认营业收入。
         

 

这意味着公司大概率和恒大类似(可能没那么严重),提前确认收入了。
         

 

新收入准则有什么奇妙之处,让这么多上市公司一不留神就违反了?
         

 

中国长期以来是财务会计和税务会计一体化,财务和税务都是认票。绝大多数情况下,开了发票就可以确认收入了。
         

 

而新准则对发票没有要求,关注的是合同履约:控制权是否发生了转移。
         

 

只有当货物的控制权转移到客户手里,才能确认收入。
         

 

财务习惯了开完发票就凭票入账确认收入,事实上货物还没发货,或者按照合同约定尚未发生控制权转移,就形成了违反准则。   
         

 

2、贸易业务收入核算问题
         

 

贸易业务也是新收入准则重点关注的业务,最典型的是物流类企业,以前可以把全部货物的价值都算做营业额,新收入准则要通过合同实质来判断,如果所有权没有转移到公司手里,那么只能净额法确认收入,也就是进销差价算营收。
         

 

很多上市公司为了“做大”规模,会从事一些没有实质经营业务的贸易往来,而这种业务是监管部门核查的重点。
         

 

从公司往年产品毛利率来看,抗过敏、抗生素、消化类、心血管等药物毛利率在60%部分在80%以上,很显然不是贸易类业务。
         

 

这也意味着,公司的贸易业务属于很少的一部分,对核心业务影响不大。


03

警示

           

 

         

 

会计准则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高水平的会计师能够游刃有余的实现自己的目的。
         

 

主要原因是会计准则的制定目的,和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一定程度上存在矛盾。
         

 

财政部制定会计准则的时候,是在有倾向性的推动经济发展方向的基础上,重点考虑核算的规范性和财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水平。随着高学历会计师的快速普及,会计准则给于会计师的自主权越来越大。
         

 

新收入准则就是基于这个原因。   
         

 

但证监会的监管要求就不想让会计师有那么大的自主权,尽可能的统一口径统一标准。
         

 

所以现在对新收入准则的“严厉”回溯,相当于给当年的准则打一个补丁,让会计师有一个红线,不要突破。   

-END-
免责声明:本文章是基于上市公司的公众公司属性、以上市公司根据其法定义务公开披露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临时公告、定期报告和官方互动平台等)为核心依据的分析研究;诗与星空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中的信息或所表述的意见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诗与星空不对因使用本文章所采取的任何行为承担任何责任。

版权声明:本文章内容为诗与星空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往期推荐

诗与星空
以财报为核心的上市公司分析。出版清华大学出版社《上市公司财报分析实战》,中国铁道出版社《财技-一本书教你看懂上市公司财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