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的土地之争——文昌会文法庭审结一宗涉农田返还原物案

民生   2024-11-08 22:12   海南  


土地争议是社会肌体的重伤口,像利刃划开和谐,致矛盾脓血外溢,损害社会结构、使民众关系紧张。而依法处理是良药,以公正公平为配方,严谨地清创、消毒、缝合,消除炎症,缓解疼痛,让伤口愈合。如此,社会肌体恢复健康,重新稳定有序。

——“哥昌”致读者


土地是农民重要的经济来源途径之一,但家家户户,相互毗邻,难免会产生一些土地争端。几十年来,土地归属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农户们的重要难题,一旦处理不好很容易由口角矛盾上升至兵戎相见。但近些年来,随着农户们法律意识的逐步加深,对土地争端的处理已不再沿用曾经的方式,农户们纷纷开始拿起法律武器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近日,会文法庭审理了一起由土地问题引发的返还原物纠纷案件。

土地争议,争吵不断,对簿公堂


原告A、B兄弟:“被告C已经擅自侵占了我们家地十多年了哇,我爸走后,这块土地就是我们作为儿子理应继续使用的,就在十年前,C未经同意占用了1.5亩,还砍掉我们种下的44株橡胶树。”被告C:“岂有此理,我在这块土地上耕作了二十余年,并且这块地是我自行开荒种植,何来侵占一说?”两位原告AB系同胞兄弟,其父亲早在1980年时便领取了政府发放的第一代土地使用权证,证上载明1.5亩土地系原告兄弟家承包,原告持有2005年文昌市人民政府曾给他们父亲颁发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证明该地的归属权。为此事,A、B二人曾数次向C提出过抗议,C却并未理会,双方要求村委会出面协调未果。兄弟二人遂状告C,盼法官能理清两家人“乱麻”般的土地关系,给双方一个等待多年的结果。

各执一词,鉴定无果,法官下田


了解基本情况后,承办法官先从证照开始调查,考虑到争议横跨时间较长,存在历史问题,先后走访了镇政府、国土局、农业农村局等地。在重拾土地线索的同时,A、B兄弟也提交了鉴定申请。但因相关单位当年未对该地测绘,无法提供对应地块的矢量图等数据,受托测绘机构均已退回。

陪审员甲:“我也在家种过田,像这种土地问题,光看书面证照恐怕不足以厘清两家地的界限。”

陪审员乙:“同意甲的观点,这块地的四至、图示均存在疑点。”

审判长:“既然如此,不如直接去现场看看,并邀请更多知情村民,一起去了解这个村这些年土地变化情况,顺带让其他村民不用出村,便可扫去土地争端‘盲区’,争取以这一案破村里数案。”

办案团队随即前往案涉土地勘察,同几任村组长、支书和其他邻居村民充分交流了看法,在循迹过程中,各方心中的答案也逐渐清晰了起来。

重回庭审,被告C坚持自己从未侵占过原告土地的观点,指出了现有证据无土地四至等问题,并提交了自己在该地块耕种20多年的证据,自己也从未砍伐过原告种植的橡胶树。

耐心抽丝,真诚剥茧,村民信服


在合议庭长达数小时的仔细核对下,双方提交的证据结合现场勘察记录、多方询问笔录等线索,逐渐串联起了事情的真实“线条”。原来,案涉土地位于1984年文昌县人民政府给AB兄弟父亲家庭户颁发的《文昌县人民土地使用证》面积为3.6亩的红土岺自留坡地内。2005年文昌市人民政府曾给AB兄弟的父亲颁发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却并未明确登记红土岺地块,加上历任村长、支书和村民等证实,案涉土地并未坐落在2005年的这块《农村土地经营权证》中,因此该证中所指的地块与1984年证书中的那块土地并非同一块,并且AB兄弟的父亲曾在1997年与村民小组签订了第二轮《海南省家庭承包耕地合同书》,1984年第一轮土地承包年限在此时就已经截止,因此AB兄弟家庭户承包的这块土地实际上年限已过。同时,关于44棵橡胶树的争议也有了结果,因主张依据不足,原告诉求被驳回,给这场横跨十年的土地纠纷划上了“句号”。

随着该案最终化解,更多同村村民也感叹法律使用真无门槛,对法官和陪审员对这件小案的认真与耐心表示诚服,纷纷竖起大拇指。

现实中,村民间的农田争议往往因历史问题、老一辈法治观念弱等因素,将本该早早厘清、消除疑惑的“恩怨”留到了今天。但是,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民朋友了解到法律的“妙用”,鼓起勇气、带上证据,选择到法院探寻困惑多年的答案之时,真理之剑将越磨越亮,法治之路将越走越宽。



撰稿:刘灿东

责任编辑:郑丰铭

审稿:何启程 黄丽洁


注:本图文由文昌法院编辑发布,转载须注明出处。



文昌法院
快速了解法律资讯、便捷获取司法服务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