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12.13-15 | 访齐鲁大地,去青州看最美的北朝石刻造像

旅行   2024-11-14 19:30   北京  




改写东方艺术史的龙兴寺窖藏-州市博物馆

青州佛造像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学界赞誉为“青州风格”,其中1996年龙兴寺窖藏出土的造像最具代表性,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青州博物馆展示了“青州风格”的发展演变进程,体现了青州造像别具特色的艺术成就。

保存最完整的隋代石窟-驼山石窟
驼山石窟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隋代造像,共有2-5四个窟,另外,在第五窟北面的摩崖造像中也有隋朝的造像。第三窟最大最早,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题记,开凿时间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581-583)间。


临淄访古看齐文化博物馆石刻与西天寺造像
淄博齐文化博物馆的石刻艺术厅以齐地汉代石刻与北朝时期造像为主,包括王阿命独石祠堂、汉画像石、崔猷墓志、曹植词碑等。西天寺佛造像坐落在西天寺旧址上,是临淄市区最值得看的国保,西天寺佛造像又名无量寿佛,俗称丈八佛,为北魏时期遗物,是华东地区最大、最完整、可移动的单体石佛造像。



行前预习

20世纪60年代以来,山东博兴、无棣、诸城、青州、昌邑及惠民等地陆续出土了近千件佛教石造像和百余件金铜造像。自北魏历经东魏、北齐、隋、唐至北宋,时间跨度达500余年,其数量之多,质量之精、风格之鲜明,确立了山东作为中国东部佛教艺术中心的地位。尤为难得的是东魏北齐时期的作品出土较多,并富有地方特色

佛教约在两汉之际传人中国,至南北朝时期达到繁荣期,历史上这一时期除刘宋短暂控制之外,山东地区主要属北朝,相继为北魏、东魏、北齐、北周所辖。不论南朝还是北朝,这一时期的各代政权基本上多提倡佛教,所以才有云冈、龙门等石窟造像群,但这些石窟造像群多是皇家造像。作为地方层面,应该说以青州为中心的山东地区佛造像尤为繁荣。

北魏末年兴起的石雕造像在青齐大地迅速发展,至北魏末东魏初,造像雕塑艺术已经达到了很高的水平,甚至可以与邺都皇家造像相媲美。而青州地区处在佛教发展的南北两大板块之间,在北朝末年即形成了相对稳定的造像模式,这种富有地方特色、具有稳定发展属性的中心区域模式,学界称为“青州模式”。

学界一般认为,青州模式乃是源自南朝,其风格演变大体始于孝文帝改制以后,与南朝告像有着相似的演变进程,只是南方阶段性风格的形成要稍早,青州地区则在后期形成的风格及发展上较四川地区更先进,具备了许多向隋代造像过渡的特征,其地域风格在北周宣帝、静帝后得以全面推广,直接影响到隋唐的造像。

青州地区出士的佛造像大致呈现三个发展阶段:

北魏末以前,其风格大体与南北朝风行的“秀骨清像”相一致背屏式造像较多,注重服饰的刻画,佛衣着装为右领襟敷搭于左时的褒衣博带式,下摆两侧外展。

东魏时期,圆雕造像增加,佛像形体较大,由注重服饰的刻画转为对人体形态的表现,佛衣由北魏的厚重转为轻薄,着装方式也发生变化,右领襟由敷搭左肘上升至左肩,仍保留胸前带饰,佛衣下摆内敛。菩萨璎珞佩饰逐渐增多。
北齐在东魏的基础上佛像人体表现更加突出,佛衣少刻或不刻,通身施以方格图案并绘有人中像,佛衣着装方式由右领襟敷搭左肩并向背后收紧呈小圆领,下摆两侧贴体垂直。佛头低髻螺发及高宝冠菩萨造型较普遍,菩萨璎珞佩饰进一步增加。

驼山石窟(国3)
驼山石窟是北周至唐代佛教石窟寺,从北周开始开凿,到唐代中期完成,历时近二百年时间。元朝时由于佛道之争,驼山曾一度为道家所占据,使造像略有破坏。山峦呈南北走向,望之如驼峰,故名驼山。据第1窟右壁唐长安二年(702)题记可知,最晚至武周时期(690-705)已有驼山寺。
驼山石窟开凿于山之东坡近山顶处的一处石灰岩崖面上,共有大小石窟6处,摩崖造像群1处,造像638尊。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是隋代造像,共有四个窟,即第二、三、四、五窟。另外,在第五窟北面的摩崖造像中也有隋朝的造像。
驼山石窟以第3窟规模最大,开凿最早,该窟为大像窟,窟内后壁高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螺发,肉髻低平,面部丰圆,头部偏大,身体丰壮,着双领下垂式袈裟,衣纹极简,裙摆较短。主佛座前有“大像主青州总管柱国平桑公,像主乐安郡沙门都僧盖”题记,依据平桑公韦操任青州总管的时间及乐安郡废弃的时间,学者推测第3窟的开凿时间约在隋开皇元年至三年(581-583)之间。
第1窟为一长方形平顶窟,后壁坛上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口内侧雕二菩萨二力士。主尊头顶高肉髻,髻犹如冠形,胸饰项圈,着袒右袈裟,双手结禅定印。左右壁有后代补凿的像龛,多系武周长安年间(701-704)造,这就表明该窟开凿于武周长安年间之前,为初唐(618-712)窟。
第2窟平面呈方形,三壁设坛,坛上雕一佛二菩萨,佛着钩组式袈裟,其头顶上部有开皇十年(590)字样,从造像风格及雕凿手法上看,亦应凿于隋代(581-618)。
第4、5窟处于整个崖面较次要的位置,开凿年代应较第2、3窟略晚,大约要到隋开皇(581-600)末或唐代(618-907)。驼山石窟第4窟主尊为倚坐,可判定为弥勒佛;第2、3窟主尊均为结跏趺坐佛,左手做与愿印,右手结施无畏印,两侧有胁侍菩萨。第2窟胁侍菩萨侧有“观世音”“大势至”菩萨名号题记,第3窟佛座下也有“无量寿”刻铭,故推测第2、3窟造像题材应为无量寿佛、观世音和大势至组合。
驼山石窟在窟龛形制、造像题材及样式上与南朝(420-589)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另外也受到了邺城、长安地区造像样式的影响。

青州博物馆(一级)
两汉之际,佛教自古印度传入中国,历经数百年,至南北朝获得长足发展,在全国出现了多个佛教文化中心,形成了不同风格的佛教造像艺术。以青州为中心出土的佛教造像因浓郁的地方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学界赞誉为“青州风格”,这其中以1996年青州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的造像最具代表性,被誉为“改写东方艺术史的杰作”。青州博物馆的佛造像展示了“青州风格”佛教造像的发展演变进程,体现了青州造像别具特色的艺术成就。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通高200厘米,圆雕立像,石灰石质。菩萨体态匀称,身体修长,头戴贴金宝冠,宝缯下垂至肩,黑发顺肩而下,在肩部饰两个贴金圆形物,面相圆润,慈祥。双臂缺失,颈佩贴金项饰,饰帔帛、璎珞,着百褶长裙,腰间束带打结,长裙曳地,裙褶对称,上施红、蓝、绿三色,跣足立于莲台上。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坐像残高64cm,圆雕,石灰石质。表面饰螺纹,面部线条清晰,眉目清秀,面相方圆丰满,双目低垂,嘴角内陷,神态肃穆。肩宽体健,身披右袒式袈裟,有偏衫包肩。面部、胸部贴金,胸前有一“卐”符号,垂足倚坐。佛脑后有折向上的铁钉,应是原来挂头光用的,头光现已遗失。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佛立像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残高 113 厘米,圆雕立像,石灰石质。佛肉髻低平,表面饰螺纹,面相丰满,双目微睁,嘴含笑意,身躯丰满,胸部平坦,腹部鼓起,身穿通肩式袈裟,以阴线刻出疏简衣纹。圆形头光,内浮雕圆形莲花,外浮雕 7 身坐佛,中间用阴线刻出数道光环。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菩萨立像,通高110厘米。圆雕立像,石灰石质。菩萨高髻,所束冠巾贴金,裸上身,颈部佩戴贴金项圈和璎珞,绿色披帛饰有金边,顺肩下垂,双腕戴贴金手镯,左手轻提披帛,右臂半举胸前。下身着红色长裙,腰部束带打结。跣足立于绿色莲台之上。
北齐贴金彩绘石雕思惟菩萨像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通高90厘米,圆雕坐像,石灰石质。菩萨面相圆润,贴金花冠上施红彩,镶金边绿彩宝缯垂直耳下,袒上身,颈佩项圈,着红色披帛,下身着束腰长裙,半跏趺坐于束腰座上,左手下垂扶膝,右手上举支颐,座下雕刻一飞龙,口吐莲叶、莲蕾,菩萨左脚踩莲蕾上。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三尊造像1996年龙兴寺遗址窖藏出土,通高310厘米,石灰石质。佛面相方圆丰满,螺发高髻,面部残留贴金,着褒衣博带装,大衣显厚重,表面很少刻画衣纹。二胁侍分别由二龙口中吐出的长茎莲花与荷叶承托,三主像上方有8身伎乐飞天呈弧形飞舞,最上部中央是一座亭阁式覆钵塔。此像最薄处仅4厘米,最厚处达40厘米,双手缺失,有修补痕迹。
东魏贴金彩绘石雕左胁侍菩萨像残高:36厘米,高浮雕,石灰石质。为一铺三身背屏式造像的左胁侍菩萨。面含微笑,丹凤目,头顶饰一环形花冠,额前长发梳成五个圆瓣,脑后长发分成两条发辫沿双肩垂至上臂,并在双肩部各饰一圆形发卡。颈佩贴金项圈、璎珞,身着天衣,披帛沿双肘下垂。衣饰黑彩,头光浮雕莲花。



历史讲坛游学
国内深度文化游学的先行者。多年以来专注连接人文专家与爱好者,深入文明腹地,走进文明现场,感受中华与世界文明的蓬勃生命力。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