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州日报等媒体报道市特校“微课”教育 立德树人

政务   2024-11-14 09:17   湖北  

11月13日,《荆州日报》刊登题为《“微课”教育 立德树人的文章,报道了石首市特殊教育学校构建德育课程体系,积极打造育人新模式。

《荆州日报》2024年11月13日


“微课”教育 立德树人




强化特殊教育普惠发展,必须有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育引导特殊学生及其家庭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拥护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增强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情感认同。
为补充国家课程,市特校积极构建德育课程体系,全方位促进特殊儿童的个人成长、融入社会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全方位为教师面对不同类型的特殊儿童、不同场景的针对性教学策略提供方案,打造育人新模式。
学校针对学生文明礼仪、良好习惯以及危机防范等成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必备知识,以生命教育为经,以日常良好习惯、危机防范为纬,开发《做好我自己》和《保护我自己》两门校本德育课程,实施微课德育教育,有计划,有目标地对学生进行教学和指导,为培养“文明、快乐、阳光”的特校娃打下扎实的基础。
课程框架为一核心、两纵断、三横面、十单元,以“微课”为载体,一个微课解决一个问题,一课一事。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对培智学生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等方面的影响,以学生的道德养成为目标,将德育课程制作成短视频,从微入手,更形象化,情境化地教育学生,达到很好的德育目标。

这块“试验田”具备独创性



学校在构建教育教学体系中,鼓励全校干部教师“敢于提出新教法、探索新路径,在独创独有上下功夫,在有效的教育过程中下功夫”。

以前学校的德育内容不系统,教师德育教学随意性大,缺乏系统的德育校本教材,德育方法单向灌输,忽视了学生的自身特点,教育教学方式单一,德育空泛、 苍白、脱离学生实际生活的局面。
条条框框的内容,自己应怎么做,不应怎么做,学生几分钟就忘了,学生更不喜欢说教式的思想教育。这就需要教育内容形象直观,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微课”形式容易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接受。
教师一天工作非常忙碌,时间十分紧张,教学任务繁重,没有那么多地时间整天去关注学生的习惯养成,所以只有抓住碎片化的时间,充分利用几分钟的时间,见缝插针,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等各方面的教育,微课也很符合教师的工作特点。用“微课”随时随地解决自己班级迫切需要解决的管理问题,让思政教育更有效。

德育课程应用敢做善为




近年来,学校形成以“文明礼仪教育、安全教育、卫生教育、学习习惯教育及道德品质教育”五大体系的“微课”课例,形成五套“微课校本教材”,利用“微课”,展开学校德育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通过微课正面引领,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通过实践研究,强化班主任研训,提高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达到人人会制作微课、利用微课的目标,并通过资源的共享,减轻教师面对不同场景、不同类型特殊儿童提供教学策略。
建立学校“微课资源库”,方便教师随时选材,随时运用并动态补充。

德育课程成为常规



学校尝试把“德育微课”引用到学校的各个教育环节中,使其成为班主任乃至所有老师管理学生、教育学生的教学策略。
晨会教育:晨会只有10分钟时间,教师往往很难把握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将提供教师们晨会教育中的各个题材“微课”,让教师根据班级需要去进行选择,让晨会变得短而有效。
班队课:突破传统的班队课形式,把安全、卫生、文明礼仪教育用“微课”形式进行播放。学生看完教育短片后,结合班级、对照自己带领学生感悟、反思。
校本课程教育:将“德育微课”纳入学校课程,与学校安全教育课与心理健康课融合教育。
主题教育活动:把微课搬上舞台,丰富主题升旗,在全校集中这一难得的时机,通过“德育微课”对学生进行教育。
家校互动:充分利用微信平台,把一些需要家校合力教育的“微课”传到学校微信平台上,与家长共享教育资源,共同促进孩子良好品质的养成。我们也将让家长也拍录孩子在家、在社会上的出色道德表现,将微视频传送给老师,形成家校共育的大氛围。
心理健康教育:抓住学生群体中许多个特殊的“微镜头”,如打人、自卑、多动等等小镜头,制作成特定的“微课”,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把“微课”这种全新的教育形式,引入到心理咨询,增强心理咨询和针对各类问题开展个别化教育的实效性。





石首市教育局
石首教育局新媒体,宣传教育政策,传递工作动态,提供信息服务,展示教育形象,关注教育民生,引领教育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