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8年,我军实行了新式军衔,恢复了中断二十三年的军衔制度,这一年,一共诞生了十七位上将。在这十七位上将之中,有一人名叫尤太忠,他不仅参加了1988年的授衔,而且也参加了1955年的授衔,并且两次都被授予将级军衔。那么,尤太忠的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
尤太忠出生于1918年,河南信阳光山县砖桥镇陈岗村尤岗人,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家庭。土地革命时期,尤太忠参加了当地的儿童团,主动为红军站岗、放哨、传递情报,积累了一定的革命经验。1931年,尤太忠参加了光山县的游击队,1932年,这支游击部队被编入红四方面军,自此之后,尤太忠参加了红军。
参加红军后,尤太忠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的反“围剿”,1932年秋天,他跟随红四方面军离开鄂豫皖根据地,转战川陕苏区。在建设与巩固川陕苏区的过程中,尤太忠逐渐坚定了内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1933年11月,他加入了共青团,1934年,尤太忠转为正式党员。
在川陕苏区期间,尤太忠参加了反“三路围攻”、反“六路围攻”等战斗,他也凭借出色的胆识,成为一名优秀的红军指战员。1935年,尤太忠跟随红四方面军参加了长征,历经千难万险取得长征的胜利,见证了红军三大主力的会师。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尤太忠所在的部队改编为八路军129师,他也东渡黄河,进入正太路以南开展游击战争,后续又参与创建了冀南抗日根据地,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下,以机动灵活的方式与敌人斗智斗勇,为抗战的胜利贡献了一份力量。
解放战争时期,尤太忠调任晋冀鲁豫军区第六纵队十七旅副旅长,期间,他在定陶战役中表现非常出色,率部围攻了国民党整编第二师,并俘虏了师长赵锡田。这次战斗结束后,尤太忠改任十六旅副旅长,1947年升任旅长。值得一提的是,当时担任六纵司令员的人是王近山,他是《亮剑》中许云龙的历史原型,而尤太忠也凭借出色的战功成为王近山帐下的“三剑客”之一,另外两人是李德生与肖永银。
那段时期,二野(中原野战军)的很多硬仗都是六纵打的,很多“硬骨头”也是六纵啃下来的。在这些硬仗中,尤太忠等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们攻无不克、战无不胜,是解放战争胜利的功臣,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建国后,尤太忠马不停蹄地参加了抗美援朝,继续为保家卫国而战斗。1953年,尤太忠回国,担任了12军副军长、27军副军长以及27军军长等职务,并在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70年之后,尤太忠又担任了河北省革委会副主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第一书记、自治区革命委员会主任等职务,继续投身我军的各项建设与地方的治理当中。
进入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尤太忠陆续担任了成都军区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务,成为一名大军区正职干部。1988年,我军实行新式军衔时,70岁的尤太忠还在军中从事纪检监察工作,他也因此参加了这次授衔仪式,并被授予了上将军衔,成为“88式军衔”的上将。
晚年的尤太忠还担任了中顾委委员等职务,他也继续发挥老干部的作用,为我军的革命化、正规化与现代化建设献言献策。1998年,尤太忠在广州因病去世,享年80岁。值得一提的是,尤太忠还培养了一个优秀的儿子,他的儿子名叫尤海涛,曾担任陆军副司令员等职务,是我军的中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