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市民张女士,今年42岁,近期查出了高血压并开始服用降压药。可是不知为什么,换了好几种降压药,血压还是不稳定。而且最近情绪低落,干啥都无精打采,还总失眠。后经医院诊断,她得了抑郁症。这才是她为什么吃多种降压药血压依然没改善的原因。
按医嘱,张女士服用了抗抑郁药物。一段时间后,抑郁症状消除了,血压也平稳了。很多人好奇:“为什么吃抗抑郁药物会治疗高血压呢?”。
长春市第六医院心理科二疗区(抑郁障碍诊疗中心)主任燕利娟介绍,高血压是一种常见慢性病,也是一种常见的心身疾病,长期受高血压困扰的患者,经受着躯体及精神上的双重折磨。
有研究表明,精神因素与高血压有密切关系,精神压力过大,会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尤其在中青年高血压人群里,由于工作、生活压力造成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是诱发高血压的常见因素,同时,还经常伴有焦虑、心烦、失眠、心悸等症状。
这类高血压的症状,通常以低压升高(超过90mmHg)为主,大多数人会伴有心率加快(大于80次/分)。其发病机制,很可能因为精神压力过大,引起交感神经过度兴奋,血清儿茶酚胺(肾上腺分泌的一类激素)分泌过多,造成血管收缩而血压升高,如果儿茶酚胺持续释放,则会引起持续性高血压。
“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焦虑抑郁等精神疾病患者较一般人群更易罹患高血压,风险是正常人群的1.5倍左右,而高血压患者抑郁的发生率也较普通人群高15%—50%。”燕利娟告诉记者。
燕利娟介绍,有抑郁症病史的高血压患者,若长期使用可乐定(可抑制中枢神经)或大剂量利尿剂,如呋塞米、氢氯噻嗪等,可能会引起患者的抑郁状态加重。因此,在服用上述药物时,要充分注意。同时,对于长期服用上述药物的高血压患者,应防止出现抑郁症状的可能。如果高血压患者已明确抑郁症相关诊断,则需要在降压的同时采用抗抑郁治疗。β-受体阻滞剂因其有降低交感神经张力、减少心脏输出量、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效果,可减慢心率、降低心肌收缩以及促使血压下降,但它对中枢神经系统也有抑制作用。许多焦虑患者常伴有心动过速、震颤、出汗等自主神经症状,所以有时也会被患者误认为是抑郁症。
燕利娟提醒高血压患者,要谨慎选择降压药物,定期监测心理状态,以免出现不良反应。
编辑:胥岩
合作热线:13329518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