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学期伊始,珞珈山迎来了又一批青春的面孔,越过层层人潮,一位故人也再度归来。携新作《丛台别》,带着那些无法忘却的故事,她又回到了她所生长的江城与求学的母校。
2024年9月12日晚,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布咖啡玻璃房,旅澳作家韦敏同学弟学妹们侃侃而谈。与她一同做客第78期微天堂真人图书馆的,还有另一位神秘嘉宾——来自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院的黄忠教授。暮色将近,伴着窗外的流水与月光,他们和读者一起走进记忆深处,聊聊过往的城市,以及这座城里人的故事。
真图简介
韦敏,1972年出生于湖北武汉,1993年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在报刊、电视台等机构从业多年。至今已发表和出版散文集、长篇小说、学术论著等作品逾500万字。长篇小说代表作有首发于《收获》杂志的《米卡》《我无法证明岁月有脚》、首发于《当代(长篇小说选刊)》的《丛台别》等。新作《丛台别》为2023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2023年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项目、2024年湖北省文艺精品创作指导性目录收录。
锵锵三人行
江城往事
1 街巷中的武汉记忆
武汉汉剧院
《丛台别》讲述的江城故事跨越一个世纪,其间的悲欢离合却有一个恒久上演的舞台——六渡桥。同书中主角程米粒一样,韦敏儿时与爹爹和嬯(外公外婆)一同住在六渡桥的前进四路,而父母则居于硚口。童年时期两头往返的经历使她熟悉武汉街巷里的人生百态,对汉剧的兴趣也正是在六渡桥这个“戏窝子”里逐步萌生。
衢巷错落,皆备风情,究竟其中的哪一条可作为城市名片而存在呢?在“武汉伢”韦老师心中,没有“最”的区分,因为用脚步丈量过的老街都令人难以忘怀。沿路的每一处建筑都在记录着岁月的变迁,每一块青石板下都埋藏着只向同路人诉说的秘密,它们一点点积淀,成为记忆中不可磨灭的风景。
2 从家乡到故乡
3.戏码头里的“戏窝子”
《丛台别》,这是韦敏小说的书名,源自一出著名的汉剧折子戏。韦老师自小在六渡桥长大,这里遍布大大小小几十家剧院,是武汉这座“戏码头”里的“戏窝子”。到了她上高中时,有些剧院已经不再演戏,改成了播放电影。她的许多同学就曾有逃课看电影的经历,而这些过往也在主人公程米粒的学习生活中展现。
珞大学生程米粒、汉剧演员邰玉、报社记者江淼,这是《丛台别》中的三个女性主角。谈起对三人形象的构思,韦老师直言“想呈现给读者不一样的武汉女性,不一样的城市风貌”。她想写出在身边一起成长的那些女性,于是在《丛台别》中我们看到,无论是教师家庭中成长的知识青年,还是汉剧院精心培养的当家花旦,她们皆在自己的领域里刻苦钻研,传承着武汉的文脉与精神。
4. 珞珈岁月
书中程米粒所就读的大学叫“珞珈大学”,也就是现实中的武汉大学。韦敏老师和黄忠老师也都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迈入了武大校门。在活动现场,他们各自分享了自己的珞珈故事。
对于韦敏,大学最初的印象是住在没有空调的桂园二舍,一群女孩子常跑到宿舍天台吹风,被咬的满身蚊子包;在黄陂水塔进行新生军训,顶着炽灼阳光的曝晒站军姿,一个月不能痛快洗澡……
中文系的学习生活开始后,陆耀东教授教学现代文学史,郑传寅教授讲评中国古代传统戏曲,每一位老师都为韦敏打开了一扇知识之门。努力学习之余,从小就种下了文学梦的她笔耕不辍,陆续发表了几万字的作品。
黄忠老师则是1991年来到武大任教。当时外文系设在樱顶之上,有一次,黄老师和几个同学因大雪突至而被困山上,只能留在办公室批改试卷。随着校园建设的不断推进,学院也有了全新的教学楼。
9月12日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三十五年前的这一天,新生韦敏怀着懵懂之心来武大报到,在川大苦读的黄忠还不知道他将在武大度过整个职业生涯。三十五年后,作家韦敏和教授黄忠面对着一张张稚嫩的面孔,恍惚间仿佛看到了同样年华的自己。
寻味江城
活动行至中场,阅微书社的同学和韦老师合作带来《丛台别》一书中的片段朗诵。这是一段发生在程米粒和她的嬯王诗芳之间的对话,祖孙二人正坐在六渡桥老字号餐厅——德华楼上品尝美食。大酱肉包、鲜笋肉包、桂花糊米酒,伴着韦老师地道鲜活的武汉话,我们仿佛也走进了那些烟火弥漫的刁角馆子,闻到了四面八方飘来的腾腾香气。
在现场,大家也分享起了各自喜欢的江城美食。黄老师推荐的是武汉最具代表性的热干面和排骨藕汤,这是他招待外地朋友的首选。用传统砂锅小火慢煨,肉的香味逐渐陷入粉藕之中,构成他心中纯正的武汉味道。韦老师则推荐“鱼桥烧蹦蹦”和凉面。“鱼桥”就是切成段的鳝鱼,因形状似桥而得名,“蹦蹦”则是田鸡。这两道菜都是江城的夏日特色。
开放讨论环节精选
1. 关于作品中的女性形象
读者:请问老师笔下的女性有什么共同特征或者不同之处?
韦敏:我之前并没有规定自己一定要进行女性写作,因为一个写作者通常不愿意自己被标签化,而且这种局限也可能会给人一种性别上的、观念上的强加或者是曲解。但当我回看这几年的作品,我意识到笔下的人物形象都是女性,而且主要是城市女性,知识女性。当这几个长篇小说写完后反思起来,我发现我的关注点是自己熟悉的生活,我所熟悉的就是身边看到听到的形形色色的武汉知识女性。我希望能够从她们身上反映出武汉知识女性自立自强的风貌——无论从事什么行业,无论来自于什么样的家庭背景,她能够带着自己的价值观,既任性又骄傲地活着。同时,不论她们的故事在我的笔下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开始,以什么样的方式结束,她们身上所代表的符号哪怕会有遗憾,但就像武汉城市更新的步伐一样,始终是充满希望的。
2. 关于创作技巧
读者:在创作小说大纲时,作者应该如何想象和设置文中的戏剧性矛盾,增加小说的张力?以及短篇小说和长篇小说的创作区别是什么?
韦敏:到现在为止,我自认为没有写过一篇很好的短篇小说。关于长篇小说,也许是我的前半生一直在储备这些故事,当我有一个相对安静的时间和空间的时候,我就会想写一个相关的故事。所以在写这些故事的时候,我其实没有列举一个完整的大纲,而只有起初构想的几个人物的塑造方向。并且当我真的往下写,尤其是写长篇的时候,我就会发现人物是有灵性的、会自己发展的。写着写着,甚至和我开始的想法产生了差异。所以关于戏剧性冲突的设置、一些情节的勾勒或一些意象化的描写,对于我的写作而言是水到渠成的。当你的人物走到情节上面,它就会产生多元的可能性。
3. 关于虚构与非虚构
读者:我认为新闻和文学有一定的共通之处,特稿就是非虚构在新闻实践中的表现。您觉得跟新闻作品相比,您在文学创作时究竟更依靠天马行空的构思和布局谋篇的想象,还是需要更多去扎根于史料、立足于现实进行延伸?
韦敏:我记得一位美国小说家说过,特别能打动人心的作品都有作家的影子在里面。所以即使是纯意识流、先锋派的作品,也会与作家深厚的阅历关联。我和朋友讨论写作心得的时候说,也许等我把想写的武汉故事或者亲身经历写完后,我也会尝试写纯虚构的东西。但是现在,我还有很多故事特别想写,我也很想把我眼里看到的关于武汉、关于武大、关于我走过的全世界那么多城市的经历和那么多有意思的人呈现出来。所以我整个创作的第一视角是写实的,而且是写故事的。我会写我熟悉的生活,我不熟悉的生活自然有人熟悉,那么由那些熟悉他们的人去写好了。而我熟悉的生活如果我不来写,交给那些不熟悉的人来写的话,我觉得挺浪费我来这个世界走一遭。
4. 关于自由和浪漫
读者:老师您刚刚说到,对于自由和浪漫,每个人都可以有一个自己的定义,我想知道您是怎么定义的?
韦敏:其实我在每个年龄阶段对它们的定义都不一样。在1989 年刚进校的时候,我跟所有女孩子也许有一样的想象,希望能够被宠爱,沉浸在一种完美的相互奔赴的爱情中,那是我对浪漫的理解。那时的自由就是对离家的渴望。从懂事开始,我就想走出武汉,摆脱我的妈妈,大学是最好的一个跳板,但我还是留在了武汉。所以五十岁之前我都对自由充满了憧憬,那种憧憬首先是离开家乡,离开妈妈所代表的这种家的符号。但是当成年之后,有足够的阅历的时候,你会发现自由其实是一件不重要的事,因为追求自由时要有足够的底气。这个底气包括物质积累、生活积累,还有自我心境的调整,这是很困难的。我在写作中找到了我想要的自由,那是一种足够去表达自己、实现自己的状态。于是我现在觉得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只有我终于知道了要用怎样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走完这一生。
结语
“迷失的人迷失了,相逢的人会再相逢。”在一千多万人的家乡武汉,无数的离别与重逢于每日里照常上演,而其中自会有一支笔继续勾勒着,描摹出记忆的形状。旧的故事并未结束,而新的故事已然开始,这其间的种种还将被怎样讲述?我们期待聆听。
微天堂真人图书馆
读有故事的人,做有深度的书——微天堂真人图书馆,是由武汉大学图书馆和武汉大学学生社团阅微书社合作的项目。我们寻找各种有趣有阅历的人,制作、出版真人图书,通过平等交谈的形式供读者阅读、思索、感悟,从他者的人生中获得精神的给养。自2012年12月17日首次开馆至今,已经举办过78期真人图书馆,推出了174本真人图书,逾万名读者通过室内、户外、线上、现场直播等多种形式参与了活动。读者通过对话阅读不同领域的真人图书,开拓思维,发现自身的潜力。而真人图书,也因为读者关注的不同角度,产生思维碰撞的火花。
现场导读:韩雅宁
文案:申婧函 陆钦文
摄影:林伟 视频:田蜜
编排:申艳 责任编辑:郁慧
审核:黄鹏 黄秋红
135投稿账号:306213
秀米投稿账号:xctg@lib.wh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