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编写的2013版《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中将前置胎盘分为4种类型,分别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而在2020版的《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中推荐将前置胎盘分为两种类型:
前置胎盘:胎盘完全或部分覆盖子宫颈内口(包含2013版分类中的完全性和部分性前置胎盘)。
低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胎盘边缘距子宫颈内口的距离<20mm(包含2013版分类中的边缘性前置胎盘和低置胎盘)。
经阴道超声检查时诊断前置胎盘最主要及最佳的检查方法,当患者抗拒或其他原因导致不能经阴道超声检查时,可于会阴区检查,超声检查前置胎盘有“四要素”:
1、明确胎盘附着位置,如前壁、后壁或侧壁等。
2、测量胎盘边缘距离宫颈内口的距离或超出子宫颈内口的距离。
3、覆盖子宫颈内口处胎盘的厚度。
4、测量子宫颈管的长度。
超声诊断前置胎盘的标准:
1、前置胎盘:胎盘边缘部分或完全覆盖宫颈内口,此时需测量胎盘超出子宫颈内口的距离及覆盖子宫颈内口处胎盘的厚度。
2、低置胎盘:胎盘边缘距离子宫颈内口的距离<20mm。
剖宫产术是前置胎盘终止妊娠的主要方式,对于无症状的前置胎盘孕妇,推荐妊娠36-38周终止妊娠;有反复阴道流血史、合并胎盘植入或其他相关高危因素的前置胎盘或低置胎盘孕妇,考虑妊娠34-37周终止妊娠;无症状、无头盆不称的低置胎盘者,尤其是妊娠35周后经阴道超声测量胎盘边缘距子宫颈内口为11-20mm的孕妇可考虑自然分娩。
文献参考: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13版)
中华医学会妇产科学分会产科学组《前置胎盘的诊断与处理指南》(2020版)
加拿大妇产科学会前置胎盘诊断与管理指南(2020版)。
最后,希望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转给更多的超声同仁!!
更多产前超声知识,主编推荐
邓学东教授主编《产前超声掌中宝》
点击下方图片立即抢购
累计已有7200位超声医生参与团购
需要的家人们,点击上方图片购买
【广告】
1、用微信扫一扫书后面的圆形二维码
2、加入下列页面
3、登入
4、轻轻刮开12位密码(注意:轻轻),输入密码
5、搞定了。以后看书中视频二维码,微信扫一扫即可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