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超声学习沙龙整理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编辑:小超人
病例简介:
彭某,男,67岁,因“体检发现左肾占位1天”入院。外院磁共振检查提示:左肾前缘肿块,建议增强检查。无尿频、尿急、尿痛及血尿等不适。既往高血压病史20年。家族史无特殊。
超声检查:
左肾下极可见8.44×8.15cm边界清晰,形态规则的低回声团,其内可见少量不规则的无回声区,内部回声不均匀,其周边部分区域可见环状钙化斑回声,CDFI其周边可见少许血流信号。左肾集合系统分离0.66cm。
超声造影:
团注SonoVue造影剂1.2ml后,皮质相及实质相左肾下极8.44×8.15cm病灶无造影剂充填。
超声诊断:左肾下极囊性肿块(囊液粘稠性囊肿)。
CT检查所见:
左肾形态欠规整,并见低密度肿块影,其边缘见条状钙化影,增强未见强化,大小约7.3cm×7.6cm。
CT诊断提示:左肾肿块伴钙化,考虑复杂性囊肿可能。
术后病理:
2020-9-4在全麻下行“腹腔镜下左肾部分切除术”,左肾部分切除标本:(左)肾透明细胞性肾细胞癌(WHO/ISUP分级:2级)伴钙化及大片坏死(pT2)。 免疫组化:CD10(灶+),CAIX(+),Vimentin(+),CK7(个别阳性),TFEB(-),TFE3(-),Ki67(ClONE:SP6)(Li:1%)。
讨论:
肾脏囊性肿块是指强化的实性成分少于25%的肿块[1],可分为单纯性肾囊肿和复杂性肾囊肿,单纯性囊肿常见,囊壁增厚、间隔、钙化和/或结节是复杂性的标志,在所有无症状的肾脏病变中高达6%是囊性肾细胞癌。
囊性肾癌为肾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影像学表现为以囊性为主伴或不伴实性成分的复杂囊性病变。
1、肿瘤呈单房或多房囊性生长,部分病灶可有钙化;
2、肾癌病灶中心部位的出血、坏死,有时可有钙化;
3、肿瘤细胞起源于囊肿上皮细胞;
4、肾癌阻塞肾小管或小动脉形成囊肿。其中,以前两种病理基础多见。
超声是肾癌的首选检查,超声通过对肾脏的纵、横、冠状切面扫查可发现肾脏实质内的占位性病变,但较小的肾脏肿瘤较易漏诊。因此,在扫查时候,应遵循序贯、多角度、扇形扫查的方法,减少漏诊率。研究认为,肿瘤的生长主要依赖于新生的血管提供营养物质有,因此,通过准确评价肿瘤内部血流分布特征,对于鉴别诊断肿瘤良恶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认为恶性肿瘤多为血供丰富者。
肾癌的彩色血流图有四种表现:①抱球型:最多见肿瘤周边有动脉血流环绕,并有部分动脉进入瘤内,多见于3-4cm左右中等大小的肿瘤;②星点型 :肿瘤内仅有星点状彩色血流,多见于2-3cm肿瘤和4-5cm肿瘤,也可见于因皮下脂肪较厚等原因,致彩色血流显示较差;③少血管型:瘤内很少彩色血流,多见于1-2cm小肿瘤和5cm以上大肿瘤;④血管丰富型:少见,瘤内彩色血流丰富,呈火球状,见于3-4cm左右中等大小的肿瘤。
1、单纯肾囊肿:出血或伴感染时,囊壁较粗糙增厚,囊液透声差,常规超声难与囊性肾癌相鉴别,超声造影有助于鉴别诊断。
2、多房性肾囊肿:常表现为多房蜂窝状改变,可有多支囊壁分隔,但囊壁分隔通常薄而规整,且无血流信号。
3、肾结核:可发生于一侧肾的一极或双侧,早期肾盏颈部梗阻积水,超声表现为以肾盂为中心的“花瓣样”无回声。
4、肾脓肿:多发生在一侧肾脏,可见囊壁粗糙不规整,囊内透声差,见点絮状回声。结合其感染病史和白细胞增高,一般可诊断。
5、多囊性肾瘤:囊状结构大小不一,其内有许多个分隔,囊壁和分隔菲薄均匀、光滑,但囊内无出血及坏死征象,无回声区透声较好。CDFI:显示囊内分隔带无明显血流信号。
6、肾癌囊性变是肾实体癌的广泛出血坏死,坏死组织液化,局部形成的囊腔,其无完整囊壁。
治疗方法:手术是治疗囊性肾癌的首选方法。手术方案应选择以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为首选。
肾脏囊性病变 2019 版 Bosniak 分级:
Ⅰ级:边界清晰,壁薄(≤2mm)且光滑;均匀;无分隔、钙化,囊壁可强化。(BosniakⅠ级良性单纯性囊肿,无需处理)
Ⅱ级:边界清晰,壁薄(≤2mm)且光滑,囊性病变伴少(1-3个)且薄的分隔;囊壁及分隔可强化;可伴任意类型的钙化。(BosniakⅡ级良性囊性病变,无需处理)
IIF级:囊壁光滑,略增厚(3mm),或多个(≥4个)强化的光滑、薄(≤2mm)分隔。(BosniakIIF级恶性病变风险相对较高,需要密切随访。)
Ⅲ级:至少1个厚(≥4mm)壁或分隔,或者壁或分隔且不规则(出现≤3mm与囊壁或分隔呈钝角的凸起) 。(BosniakⅢ级病变被认为是不确定的,大约一半是恶性的。建议积极行手术治疗)
IV级:至少1个结节(≥4mm与囊壁或分隔呈钝角的凸起,或者任意大小与囊壁或分隔呈锐角的强化凸起)。(Bosniak IV级大多为恶性,手术处理)
囊性肾癌多表现为囊壁厚、壁结节、有厚壁分隔等超声表现。超声一旦发现肾脏囊性病灶有厚壁分隔、壁结节,钙化等应高度警惕囊性肾癌的可能性,最大限度的避免误诊为良性囊肿或其他病变而延误临床治疗。
该病灶另外有一个特征:即囊壁的环状钙化,钙化是肾癌常见的病理表现,临床工作中如遇到混合性不均质回声,伴环状钙化,即使超声造影显示无血流灌注,也要警惕肾癌可能,不要简单认为是囊液稠粘性肿块。
希望大家可以把这篇文章转发给更多超声同仁!
更多腹部超声诊断知识,主编推荐
《腹部超声入门(配视频讲解)》
更多超声诊断知识,主编为您推荐《【全5册】超声诊断从入门到精通系列》:其中包括《心脏超声入门》、《腹部超声入门》《甲状腺超声入门》、《妇科超声入门》《乳腺超声入门》书中不接有各种疾病的诊断技巧,同时配有视频学习资料。
点击下方图片或扫码即可购买【广告】
更多超声好文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