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磨蹭的孩子,骨子里其实是“潜力股”,关键看父母会不会处理
文摘
2025-01-15 21:05
湖南
“吃个饭磨蹭半小时,写作业要拖一整天。”在家长群里,这类抱怨几乎每天都会出现。父母看着孩子“磨磨蹭蹭”,恨不得替他们做了所有的事。但你有没有想过,这些看似“慢吞吞”的孩子,或许并不是不够聪明,而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观察和思考世界?爱磨蹭的孩子,其实是“潜力股”,主要看父母会不会处理。如果我们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的潜力,可能比你想象中更惊人。有些孩子属于“慢热型”气质,他们在面对新任务时,需要更多时间来适应和规划。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并尊重这种差异,孩子的潜力反而能够得到更好地发挥。有一次,侄子在绘画课时,被要求在半小时内完成一幅作品。他用了一半时间来思考布局,最后虽然只画完了一部分,却得到了老师的特别表扬,因为他构图独特、细节精致。老师说,磨蹭并不一定是缺点,有时它是孩子认真对待事情的一种方式。还有一次,我们在外出旅行前收拾行李,我急着催促孩子们快点准备,而侄子却慢悠悠地挑选自己喜欢的书和玩具。我一开始有些着急,但后来才发现,他带的东西不仅实用,还完美地满足了旅途的需求。孩子“慢”的背后,往往藏着他们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独特的思考方式。那些做事慢的孩子,往往更能经受时间的考验,培养出更强的专注力和细致入微的能力。女儿有一次和小伙伴玩拼图游戏,其他孩子只顾着快点完成,拼完后却发现有几块拼错了。但有一个孩子,虽然慢了些,他却小心翼翼地检查每一块,最后完成的拼图毫无差错。我们急着把种子埋下土,而那个孩子却仔细观察每一颗种子的形状和颜色。他还用尺子量好了间距,慢慢地将种子放进坑里。很多时候,孩子慢,可能却是有更强的专注力和观察力,我们不妨耐心等待。虽然磨蹭并不全是坏事,但父母也不能一味纵容孩子的慢。如果孩子的磨蹭是因为拖延或逃避,父母需要给予适当的引导,让他们学会管理时间,找到节奏感。不要总拿快慢评价孩子的能力,先接纳他们的节奏,才能更好地帮他们调整。比如,当孩子在完成一件事时,我们可以说:“我看到你在认真地做,慢一点没关系,但我们也可以试着更高效一点。”如果孩子容易在任务前感到压力,导致磨蹭,可以将任务分解成小目标。比如写作业时,可以先完成一小部分,再休息几分钟,这样既提高了效率,又不会让孩子感到疲惫。多用积极的语言强化孩子的行为,比如:“你很仔细,这种认真的态度很棒!”而不是一味催促或批评:“你怎么这么慢!”我们可以通过计时游戏的方式,比如说:“我们试试看能不能在10分钟内完成这部分任务!”爱磨蹭的孩子,骨子里可能藏着巨大的潜力。他们慢,并不意味着落后,而是以自己的方式在成长。
![](/static/gotop.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