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视窗 大维港
文/摄影 冯作平
“小河弯弯向南流
流到香江去看一看
……
让海风吹拂了五千年
每一滴泪珠仿佛都说出你的尊严
让海潮伴我来保佑你
请别忘记我永远不变黄色的脸”
随着旋律优美舒展的怀旧金曲《东方之珠》响起,驱使我再次来到维多利亚港(简称:维港)。
清晨,从中山纪念公园起始,慢步在维港步行道上,边走边看:打球散步遛家犬,健身跑步跳锅庄,充满着蓬勃生机和旺盛活力。
在中环海滨长廊围杆上,设有特制的水泥夹固定的“小”视窗(怀旧「大牛龟」微型电视),透过微型电视观看对岸:尖沙咀海滨、博物馆、艺术馆和星光大道等景观尽收眼底。
随着观看角度的变化,这时,海面上的一艘老旧小帆船闯进了小荧屏。
据了解:这艘小帆船名叫:“鸭灵号”,是香港唯一最古老且仍在海上航行的中式古董帆船。
早期,本地人多以渔业维生,并生活在帆船上。它不仅仅是捕鱼工具,还是渔民日常衣食住行的家,婚嫁丧葬仪式全都在船上进行。港湾内布满大小不同形态的帆船,这便渐渐成为海上的标志。
“鸭灵号”建造于1955年,从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开始转型为观光船,每天载着游客穿梭于维港及两岸林立的摩天大厦中,让世界各地的游人感受昔日渔民的生活之余,同时唤起人们对这里的回忆与情怀。
从中环码头乘坐“天星小轮”(1898年运营)到对岸,穿过钟楼(建于1915年)可以抵达星光大道。
色彩绚丽的满天霞光洒落在港湾,游客在岸边观赏迷人的夜景。此刻,你在岸边感受着大海的浩瀚、光影的变幻,捕捉着美妙的瞬间,而有人抓拍到你与游船、水波光影海岸线同框。景中之景妙不可言,这座不夜城唤起了人们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醉人的夜晚,两岸都被光彩熠熠的灯光所笼罩,海面与天空泛起了淡紫的光晕,充满了灵动和浪漫。
新华社消息:30日晚(大年初二),随着一朵朵璀璨夺目的烟花在维多利亚港上空绽放,香港2025年农历新年烟花汇演如期举行。市民和游客在浪漫喜庆的氛围里共庆新春佳节。
火树银花,流光溢彩,彰显着“东方之珠”魅力。
作者简介:冯作平,男,乌鲁木齐市人,1978年12月入伍,1999年9月回到地方工作,现已退休。先后在《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工人日报》《丰融春秋》等80多种报刊媒体发表文章和照片1690多篇(幅),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