畅游沔鱼河(八)
作者 余泽江
有读者读了我的文章,说: “怪不得余老师有这么多故事,原来是家乡的沔鱼河水滋润。”是的,不管我走到那里,不管是在部队还是在地方,沔鱼河都在我心中,滋润着我,鼓励和鞭策着我,向前!向前!永不言败!
朋友, 你知道沔鱼河吗? 你了解沔鱼河吗? 你到过沔鱼河吗? 都没关系, 那就让我来陪同你一起畅游沔鱼河吧. 走完沔鱼河全程, 你会对她的美貌迷倒,你会对她的风光所赞不绝口, 你一定会爱上她。
(八)
大堡子村左岸山上是建华村,右岸山上是茅坪村,两个非常漂亮的社区。
一支笔同时写不了两个景,一双脚同时也爬不上两座山,我把茅坪风景区放一放,先带贵宾们到建华村看看。
从干龙洞寨子中间,小车朝对(坡) 大(银) 乡村公路爬坡,转了一个大弯拐,就上了建华村的地盘。
山顶上即建华社区
建华村在解放前称为镇西场。
镇西,就是镇压西方之地,也叫威镇西南。在清咸丰年间,云丶贵丶川比邻的苗族不忍淸政府的圧迫,举义旗造清政府的反,在这个地方建立了苗族统治政权。清政府派大军镇圧起义,把起义苗民全部斩尽杀绝。清朝政府将这个地方命名为镇西,把衙门建在镇西,统管西南边界军政事务。同时还在镇西驻扎大军,离镇西一公里的养马厂,就是淸军养马的场所。为了巩固镇西政权,解决经费开支,还在镇西开辟集市丶马站丶盐铺等设施,故称镇西场。
清政府被推翻后,民国政府在对坡建乡,废除镇西衙门。但是,镇西一带是彝族土司领地,民国政府还是把地方治理的事交给镇西彝族土目。
镇西末代土目是林口新庒村佳嗄杨姓,名杨南普,与杨伯瑶同属一族。据老百姓传说,杨南普被民国政府委任掌管镇西时,还在襁褓之中,大约三丶四岁,是家人背着从佳嗄到镇西场上任的,说是一路上杨南普还吃了三次奶。
解放初期,人民解放军解放毕节,在对坡建第五区,同时在对坡开集市。这样,镇西场就渐渐失去了往日风彩。
本来,人民夺取政权后,对土目还是本着团结丶教育丶利用丶改造的。对杨南普也没有釆取任何限制和岐视。趁着解放军下川作战时,国民党坒节专员廖兴序,集中残兵败将,纠集反动武装,组织十万土匪,向初生的人民政权反扑,向各級农民协会进攻,猖狂杀害共产党人和拥护共产党的人民大众。杨南普完全投靠廖兴序,和大土匪头子李保和南北呼应,协同作战,参加了进攻亮岩区政府的反革命行动,杀害了南下干部===亮岩区区长高树彬同志,犯下了不可饶恕的滔天罪行。成都战役结束后,解放军一个师受命返回毕节剿匪,仅两个月就把不可一世的廖兴序匪邦击溃,李保和丶杨南普在逃亡中被击毙。从而也结束了由土目管辖镇西场的历史。
辉宏壮丽
1958年建立人民公社,有关领导认为: 镇西这个名字有镇压各民族之嫌,决定用建华代替镇西之名。建华,即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意。由此,人们就叫这个地方为建华。人民公社时称建华大队,撤公社建乡,称为建华村。
建华村位于毕节市对坡镇西北角,对坡至大银公路横穿其中,东临中心村,南接大堡村,西靠韭菜坪,北与大银镇毗邻,距镇政府所在地4公里,全村下辖18个村民小组,总面积9.2平方公里。建华村北部地势较高,南部以平缓山地和深切河谷地为主,海拔1380-1540米之间。属乌蒙山喀斯特地形脆弱环境。属长江支流沔鱼河流域河岸山地,全村总户数814户,总人口3604人。少数民族63户、217人(以苗族、彝族为主)。
对建华村,我并不陌生。我母亲的三妹,我的三姨妈家就住在镇西场中街。小的时候,常在妈妈带领下,来三姨妈家玩。那时镇西场还赶集市,顺街有卖粑粑和糖果的商店。当时,镇西场街约600米长,3米宽,街面用青石板铺就,青石已被擦亮,说明镇西街已有很长的历史了。杨南普土司家衙门在下街处,其建筑残石还在,占地二三亩。我们几表兄弟常来衙门梭滑梯丶躲猫猫。1968年11月,我接到入伍通知书,还专程到镇西场和三姨妈一家吿别。那时街还在,石板路也还在。2008年,三姨妈去世,我去悼念,儿时记忆中的镇西场的影子一点也没有了: 街被无任何规划的民房占据,挤得一点空间也没有,街面的青石板一块也见不到,杨南普家衙门旧址,被一栋栋民居淹没,一点痕迹都找不到了。
实在是可惜!
美不胜收
建华这个地方,美丽之极,一座座高山绝壁,令人赞叹!
从对(坡) 大(银) 乡村公路狮子岩处停下车来,满目景点尽收眼底。镇西场寨子黔西北民居,栋栋别领风骚。从对坡镇沟脚起,连绵不断的山丘,沿着一条中轴线,有规律地排列着,一座距离一座约50米。山丘不高,每座都大约高20米。山丘也不大,大的三个篮球场面积,小的一个篮球场靣积。这些山丘,就像一个个蛋形,独立地矗立在黄土地上,显得寂静又生机勃勃。数一下,整整20座山丘,沿续了二三公里长。地理先生说: 这是一条很了不起的龙脉,可惜在镇西场前面,有个当地人称为大坑的巨形天坑,断了这龙脉,把一条无与伦比的风水线弄残了。
这个天坑,也是一景。坑口直线约30米,周圆在100米左右。1958年我去过,当时坑里面全是参天大树。据说,后来坑里的森林被毀了,成了一个光裸的大坑。有人曾经从坑口下去过,说里面钟乳石奇形怪状,美奂绝伦。进过坑的人都说,这大坑一直下到沔鱼河下方,至于在什么地方终结,谁也不清楚。因为大坑走向太远,没有人走通过。如果有人投资开发,那肯定是个5a级景区,肯定深受游子青睐。
大美建华
建华村最美的风景,当数“天上画廊” 。从圆竹林石垭口起,一座座巨形石岩,整齐地矗立在山巅之上,辉宏而壮观,连绵不断8公里,与法泥村猴子岩相结。
说这是“天上画廊” ,比拟恰当。因为这些绝壁悬岩,全都直插云霄,那些山头好像与天空相连。如遇雾天,一团团白雾在山岩间飘动,你真分不清到底是天上还是人间。
这一座座雄峰,凭着你的想象,你说它是什么物件就是什么物件。我曾为十座山峰命名: 雄狮山丶象山丶苍鹰山丶牛山丶仙鹤山丶帆船山丶彿仰山丶母女相爱山丶篾梳山丶五指山等等。可惜,犁牛寨那绝世风光被人为破坏了,那打石厂将一座座山峰削去,那个形似犁地的人和牛,连同那铧犁的山峦,都在一炮炮炸石轰隆声中消失殆尽。
建华的山实在太美了!沔鱼河旅游得到开发之日,建华必定成为一个深受人们喜爱的地方。
作者简介:余泽江,贵州省毕节市人。蒙古族,作家。出生于乡村避壌,干过农活,当过兵,打过仗,立过功,做过记者,任过军校教官。1985年4月转业地方,历任主任;局长、党组书记;秘书长等职,公务员退休。一生以爬格子为己任,几十年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三节草》丶《惜别凤锦桥》丶《贤妻似镜》; 出版有《编织金色的梦》丶《淬炼年华》丶《山路弯弯》丶《在部队成长》丶《有故事人生》等作品; 主编和参与编辑大型文献《密林一三九》丶《七星闪耀》丶《毕节县粮食志》丶《七星关区史志人物选》丶《绝壁宏图》丶《漫步沔鱼河》等等。是中华蒙古族历史与文化研究学会副主任丶贵州省写作学会会员丶贵州省散文学会会员。现居住在毕节市七星关区五龙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