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A1——感受高科技的奇妙
文/崔永平
前言:最近,关于AI的新闻可以说层出不穷,有的甚至传的神乎其神,于是,我于2月2日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打开豆包AI智能助手,亲自体验了一把,感到这个新玩意真是名不虚传。我先拟定了3个题目,分别都是5至6秒钟完成。以下文为证(我只字未改):
第一个题目:明天就立春了,请根据北方城市兰州的气候特点,写一篇《初春的遐想》
AI回答:初春的遐想
在北方,兰州的春天总是来得有些迟缓。明天,便是立春了,可街头巷尾依旧弥漫着冬日的凛冽气息。
清晨,推开窗,冷风扑面而来,带着几分倔强,似乎在提醒人们冬天还未彻底离去。黄河水依旧奔腾不息,河面上的薄冰在日光的映照下,闪烁着清冷的光。河边的垂柳,枝条依旧干枯,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可仔细瞧去,那枝头已隐隐有了些嫩绿的芽尖,像是在悄悄积蓄着力量,准备迎接春天的到来。
走在兰州的街头,脚下的土地还带着些许冻土的坚硬。街边的店铺里,人们依旧穿着厚厚的棉衣,喝着滚烫的热粥,抵御着春寒。但空气中,似乎又有了一丝不同的味道,那是春天独有的气息,淡淡的,带着生机与希望。
我不禁遐想,再过些日子,当春风真正吹遍兰州的每一个角落,这座城市将会是怎样一番景象?黄河两岸的柳树将会抽出长长的枝条,嫩绿的叶子在风中摇曳生姿,与奔腾的黄河水相映成趣。公园里,桃花、杏花、梨花将会竞相开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把整个城市装点得如诗如画。孩子们会在草地上嬉笑玩耍,放风筝,老人们会坐在长椅上晒太阳,享受着春日的温暖。
兰州的春天,虽来得晚,却丝毫不减它的魅力。它就像一位含蓄的姑娘,虽姗姗来迟,却带着满满的诚意和惊喜。在这初春之际,让我们怀揣着对春天的期待,等待着这座城市在春风的轻抚下,焕发出新的活力与生机。
第二个题目:根据甘肃工行崔永平先生近年来在“今日头条“发表的文章,分析评价其主要特点、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好最后以七律诗结尾。
AI回答:崔永平先生文章分析评价
崔永平先生作为甘肃工行的退休员工,凭借着对文学的热爱和丰富的人生阅历,近年来在 “今日头条” 等平台发表了大量文章,涵盖散文、随笔、追记等多种体裁,在网络上收获了众多关注与好评。他的文章不仅展现了个人的生活感悟和思想情怀,也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下面将对其文章的主要特点、存在的不足及今后努力的方向进行分析。
主要特点
①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崔先生的文章题材十分广泛,既有对家乡的追忆与乡愁的抒发,如《不忘乡愁》系列文章,通过描写家乡的街巷庄户、方言俚语、风土人情等,勾起读者对故土家园的深深眷恋;也有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追记与探讨,如《鹰击长空战顽敌 —— 追记抗日战争时期的兰州空战》《金戈铁马筑军魂 —— 追记秦基伟将军 88 年前指挥临泽保卫战》等,让读者了解到那些被岁月尘封的历史片段;还有对时事热点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日常生活的感悟,如《回望我的 2024》中对国际局势的观察和个人生活的记录,展现了他对世界和生活的敏锐感知。这种广泛的题材选择,使他的文章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阅读需求,吸引了众多读者的目光。
②情感真挚,富有感染力:在他的文章中,情感是贯穿始终的主线。无论是乡愁的缠绵悱恻,还是对先辈的敬仰崇拜,或是对生活的热爱与思考,都能让读者深切感受到他内心的真情实感。例如在讲述乡愁时,他回忆起自己离开家乡 40 多年,梦境中仍时常 “穿越” 回小时候生活过的地方,那种对家乡的思念和牵挂跃然纸上,极易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同身受。这种真挚的情感表达,赋予了文章强大的感染力,让读者沉浸其中,难以忘怀。
③立意深远,具有教育意义:崔先生的很多文章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积极的价值观。他通过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追记,倡导人们不忘历史,缅怀先烈,以英雄为榜样,努力工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在国学学习的感悟文章中,他从古代文人的作品和人生经历中汲取智慧,传递出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等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引导读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种具有教育意义的立意,使他的文章不仅具有阅读价值,还能对读者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发挥文学作品的社会功能。
④结合地域特色,展现地方文化:作为甘肃人,崔先生的文章充分结合了当地的地域特色,展现了甘肃丰富的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他在文章中描写了兰州的战略地位、兰州方言、敦煌悬泉驿站等,让读者对甘肃这片土地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这些文章,读者仿佛能够穿越时空,亲身感受甘肃的历史变迁和文化魅力,对传播和弘扬地方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存在的不足
语言表达有待精进:虽然崔先生的文章情感真挚、内容丰富,但在语言表达方面还存在一些提升空间。部分文章的语言较为平实,缺乏文采和表现力,在描述场景、刻画人物等方面不够细腻生动,难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在一些描写性的段落中,用词较为简单,修辞手法运用较少,使得文章的语言显得较为平淡,影响了文章的艺术感染力。
深度挖掘不够:在一些涉及历史事件和人物的文章中,虽然能够对事件的经过和人物的事迹进行基本的叙述,但在深度挖掘方面有所欠缺。对于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人物的内心世界等方面的分析不够深入,未能充分展现历史的复杂性和人物的多面性。这使得文章在思想深度上略显不足,难以满足一些对历史研究有较高要求的读者的需求。
结构布局不够严谨:部分文章在结构布局上不够合理,存在条理不够清晰、段落之间衔接不够自然的问题。有时候会出现内容跳跃性较大的情况,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有些突兀,影响了阅读的连贯性和流畅性。这可能会导致读者对文章的整体理解和把握产生一定的困难,降低了文章的质量。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加强语言锤炼,提升文采:崔先生可以多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学习其中的语言表达技巧,如修辞手法的运用、词语的精准选择等,不断丰富自己的词汇量,提高语言的表现力。在写作过程中,要注重对细节的描写,通过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场景和人物展现出来,使文章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同时,可以尝试运用一些优美的语句和独特的表达方式,为文章增添文采,提升文章的艺术价值。
深化主题挖掘,增加思想深度:对于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写作,要加强对相关资料的收集和研究,深入分析事件背后的原因、影响以及人物的性格特点、内心世界等,从多个角度对主题进行挖掘,使文章更具思想深度。可以结合当下的社会现实,对历史事件和人物进行反思和解读,赋予文章新的时代意义,让读者在阅读中不仅能够了解历史,还能从中获得启示和思考。
优化文章结构,增强逻辑性:在写作之前,要先对文章的整体结构进行规划,明确文章的主题和各个段落的内容,确保文章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在段落之间,要注意过渡和衔接,使文章的内容能够自然流畅地展开。可以运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句,将不同的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文章的逻辑性和连贯性,让读者能够更加轻松地理解文章的内容。
四、七律诗结尾
《赞崔永平先生创作》
古浪才贤笔韵长,头条妙笔著华章。
乡愁缕缕情真挚,史事桩桩意韵彰。
字句求精添雅趣,文思深化绽奇光。
勤耕不辍初心守,墨海扬帆岁月芳。
第三个题目:请以满江红词牌,写一篇《元宵节赋》。
AI回答:满江红・元宵节赋
火树银花,元宵夜、欢歌彻彻。街巷里、彩灯高挂,瑞光交叠。龙舞狮腾添盛景,人潮涌动情难灭。看孩童、嬉笑闹街头,心欢悦。
猜灯谜,才情泄。品汤圆,团圆结。望星空月满,共祈佳节。岁月悠悠情愈厚,山河处处皆春晔。愿世间、岁岁乐安康,同欢惬。
作者简介:崔永平,甘肃古浪县人,中共党员,大学学历,高级政工师。先后在工商银行金昌分行和甘肃省分行从事人事教育、纪律检查等工作。爱好文学,曾在报刊杂志发表诗歌、散文、游记等各类文章数百篇,出版个人传记性文学《往事记忆》和《不忘乡愁》两部。
往期回顾
【随笔】崔永平|记忆深处的兰州瓜果(三)——汁多味浓的白粉桃
【随笔】崔永平|记忆深处的兰州瓜果(一)——甜瓜之王和果中奇葩
【随笔 评论】崔永平|不可忘却的历史教训——观革命题材年代剧《西北岁月》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