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不缺大学生?"
文/晓艺
高三那年,我和父母在志愿填报的问题上有很大的分歧。我们并不富裕,但父母还是希望我能上本科,“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这句话总挂在他们嘴边。
而我,第一次坚定地和他们持了不同意见。
当时,我考上的民办本科学费高达每年3万多元,四年下来,加上生活费、住宿费,至少要花掉家里二三十万。我知道,对于靠打零工为生的父母来说,这笔钱是多么沉重的一座山。
我劝他们说:“不如让我去读公办专科,学点实用技术,将来早点工作减轻家里的负担。”
虽然父母一开始很难接受,但最终还是妥协了。带着复杂的心情,我走进了公办专科的校门。
尽管这一路走来充满了挣扎和不甘,但看到广东白云学院出现千人退学的新闻时,我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或许避免了一场更大的遗憾。
这一现象揭示了高等教育的现实困境,也让我重新思考“读书改变命运”这句流传多年的话究竟是否仍然成立。
高额学费,压垮了多少家庭?
每年高考后,民办高校的招生广告总是铺天盖地,承诺毕业后能获得光明的未来。然而,这些“希望”的背后,却是高昂的学费和不对等的教育资源。
广东白云学院的学费标准已被媒体曝光:普通类每年3.18万到4.98万元,中外学分互认专业更是高达4.18万元,艺术类和体育类也在3万多元到近5万元之间。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这样的费用无异于天价。以我们家为例,一年收入大约六七万元,扣除日常开销和意外支出,几乎所剩无几。
如果让我去读这样的学校,父母必须借钱甚至贷款来支付我的学费。这意味着他们要将未来几十年的生活押在我的学业上,而我的未来却充满了不确定性。
这不是个例。在新闻报道中,有许多家长为了孩子读书,卖掉房子、举债供学,但毕业后却发现,孩子挣的工资根本不足以偿还贷款,更不要说改善家庭经济状况了。
这种巨大的经济压力,让越来越多的家庭在填报志愿时,开始重新审视民办高校的价值。
就业困境,学历的“稀缺性”消失了
说到教育,人们最常提到的就是“投资回报率”。但现实是,普通高校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常常面临就业难题。
在职场上,学历已经变得越来越不值钱。每年有数百万大学生走出校园,加入到求职大军中,但“供过于求”的现象愈发明显。特别是普通高校的学生,他们的竞争力往往低于名校毕业生,甚至有时连职业学校的毕业生都不如。
这是一个残酷的现实。我的一位朋友,选择了某民办本科的艺术类专业,学费一年四万多元。
毕业后,他投了无数份简历,却始终找不到对口的工作。最后只能在一家小公司做文职,月薪不到四千元。这让他开始怀疑,当初花掉二十多万去上大学,究竟值不值得?
相比之下,我读的公办专科学校虽然档次不高,但更加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学校的课程设置偏向职业技能,让我们在毕业后能够快速适应工作岗位。
虽然学历看起来不如本科光鲜,但我的很多同学在毕业实习期间就已经被企业预订了,这让我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
大学生活的迷茫:四年能学到什么?
高昂的学费换来的,应该是高质量的教育资源和严谨的教学氛围。然而,一些普通高校却让人失望。
在我看来,大学应该是一个让人学习知识、锻炼能力、开拓眼界的地方。但现实却是,很多学生进入大学后反而变得迷茫。他们把时间花在玩游戏、追剧、谈恋爱上,而对学习却提不起兴趣。
在新闻报道中,广东白云学院的一些退学学生也透露,他们在校期间感受到的不是良好的学习氛围,而是教育资源的稀缺和教学质量的低下。一些课程敷衍了事,老师对学生的学习状态缺乏关注。
这样的教育环境,如何让人相信自己能在四年后获得足够的知识储备和竞争力?
我身边也有一些专科同学抱怨课程枯燥,但我清楚,学校教授的是最基础的职业技能,这些看似“枯燥”的东西,却是我们未来求职时的“硬实力”。
读书无用论,真的是答案吗?
看到白云学院的退学潮,有人将其解读为“读书无用论”的又一例证。但我不认为这件事的本质在于否定读书的价值,而是对“读什么书”和“如何读书”的反思。
读书无用论其实是一种偏激的看法。知识的价值毋庸置疑,但前提是,我们需要读对的书、学实用的知识。
对普通家庭来说,选择一所性价比高的学校,既能避免经济上的过度负担,又能为学生提供实际的学习机会。这才是理性选择的关键。
这场退学潮,揭开了民办高校高昂学费和低回报的矛盾,也让人们重新思考高等教育的意义。
对于我来说,放弃民办本科,选择公办专科,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我不后悔这个选择,也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未来更加光明。
教育的本质,从来不是一纸文凭,而是让人们有能力去改变自己的生活。
作者/晓艺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