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还是生活?"
文/司敏
我曾经以为婚姻是可以依靠情感长久维持的。那个“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画面,就像一座理想的灯塔,让人相信彼此只要心意相通,就能共同走到终点。
然而,步入婚姻,走过了许多生活中的风风雨雨后,才发现光靠情感并不足以支撑婚姻长久稳固,反倒是“好好赚钱”才成为婚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支柱。
结婚之前,我也曾幻想过另一半能照顾我、宠爱我,做那个无微不至的伴侣。许多人都有这样的期待吧?
我们从小听着“幸福的婚姻”故事长大,认为婚姻中那种甜蜜的感觉会一直延续。然而,现实告诉我,浪漫固然美好,但柴米油盐的日常才是婚姻的真正样貌。
特别是在孩子出生后,每月的开销变成了无形的压力。生活费、房贷、孩子的教育费用、家里的日常开支,样样都需要钱来支撑。如果没有一份足够稳固的收入,家庭的“幸福”往往会摇摇欲坠。
有时候,我也会和朋友聊起婚姻。大家都会问,婚姻的尽头是什么?是感情的淡化,是彼此变得陌生,还是单纯的“各过各的”?可慢慢地,我们都得出了同一个结论——婚姻的尽头,其实是“好好赚钱”。
这不是一味地功利化婚姻,而是一种现实的必需品。因为一段婚姻要走得长久,最终无法脱离物质的支撑。
愿意结婚的两个人,无非是想一同生活得好一些,而能维系这份“好”的,终究离不开钱。
我记得在读罗素的《婚姻与爱情》时,书中曾提到“缺钱是阻碍年轻人结婚的原因,而婚姻中之所以需要钱,一方面是因为孩子,另一方面是婚姻不再是妻子的谋生方式。”这句话让我印象深刻。
现代社会的婚姻,不再是过去那种单方面的经济依赖,而是男女双方都要付出努力的关系。没有了“男主外女主内”的定式分工,经济独立成为每个人追求的目标。
尤其是在养育孩子、维持家庭正常运转的过程中,“好好赚钱”是每对普通夫妻都绕不开的课题。
生活不止是浪漫的“雪中送炭”,更多时候是你拉我一把,我推你一下,彼此搀扶着在生活的波澜中前行。
看过一些婚姻案例后,我开始意识到一个事实:每一段婚姻从来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或索取,而是你强我弱、你弱我强,相互补充,彼此成就。
想起《凡人歌》中的沈琳,她从月薪2万的职场白领,因为生二胎选择全职在家,原本和谐的家庭生活,因为丈夫那伟的失业而陷入困境。
为了维持家庭的正常运转,沈琳重返职场,重新开始了自己的职业生涯。两人从曾经的恋人到如今的“战友”,彼此支撑,在生活的重压下携手前行。
说到底,婚姻是一种“经济与感情共同体”,而一个真正成熟的成年人,早晚会认识到这一点。婚姻中的浪漫与责任必须并行不悖。
看到一些女性朋友在婚姻中投入了全部精力,把家庭放在生活的首位,却往往忽略了自我的成长和发展。
长此以往,她们就会发现一切心血都被无声地吞噬,最终在婚姻中落得两手空空,既失去了经济独立,也丢掉了自我。
只有找到精神立足点,一个人才能在婚姻中站稳脚跟,无论对方是否在身边,自己始终有一份属于自己的安全感。
婚姻让我们认清了生活的真相——不是一味的浪漫,而是对现实的勇敢承受。回过头来看,那些依赖对方、寄托于对方的生活方式,就像是一场“高风险”的赌注。
特别是对于那些选择全职在家的女性朋友,失去了收入来源和社会保障,等于将自己的人生全部寄托在了另一半的良心上。
婚姻并非一成不变,一旦对方发生变化,这份依赖就会变成巨大的负担。
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样的话很“扎心”,但这就是现实。我们可以一时沉浸在爱情的甜蜜中,但当爱情褪去热度,生活开始变得艰难时,真正支撑我们走下去的,还是经济的独立和自我的成长。
与其在婚姻中寄托全部,不如将目光转向自己。没有稳定的收入和坚实的自我,婚姻就像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房子,随时可能被潮水冲垮。
面对婚姻的复杂与现实,我不再只向往浪漫,而是更看重自我价值的实现。毕竟,看到婚姻的真相后,依然选择热爱生活,是一种成熟的表现。
婚姻的尽头或许不再是对方的陪伴,而是我们彼此在物质基础和精神世界上找到平衡。
也许,只有看清了生活的本质,努力经营自己,懂得“好好赚钱”的重要性,我们才能在婚姻的旅程中真正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作者/司敏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