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婆罗门” 现象:小县城穷人家庭的孩子越来越难出人头地。

情感   2024-11-06 12:01   广东  

"起点?"

文/鸿宇

一。

生活在一个小县城,日复一日的风景和人群似乎总是不变,而真正体会到“阶层固化”这种冰冷的词汇时,是从我的青春岁月开始的。


我的家在一个典型的中国小县城,家境普通。我父母是工人,虽然辛劳却也平凡。那时的我常常幻想,或许自己能靠努力改变命运,走出县城,去看看外面的世界。


县城中的生活仿佛是一种封闭的轮回,虽然并非所有人都如此,但这里有一个流行的“县城婆罗门”现象,即本地那些条件优渥的家庭,似乎给他们的孩子提前铺好了人生的康庄大道。


而像我们这样的普通家庭的孩子,拼尽全力,或许才能在一场场竞争中挤得一席之地。


这个现象之所以被称作“县城婆罗门”,是因为它确实存在一种难以打破的壁垒。


县城中的“婆罗门”多半是一些家庭背景强大、资源丰厚的群体。无论是公务员、教师子女,还是经商致富的家族,他们的孩子似乎更容易获得优质教育资源、好学校的推荐信,甚至是本地一些重要职务的实习机会。


即使他们的学业并不出色,但凭借着父辈的资源和关系网,还是能够在很多方面获得“保驾护航”。


我亲身经历的每一件小事都让我渐渐意识到,这种现象在生活的各个层面悄然扩展,形成一种隐形的秩序,拉大了本地普通家庭和这些“婆罗门”家庭的孩子之间的差距。


二。

我记得小时候,有次放学回家,我跟母亲说,想要去城里参加一个绘画比赛,母亲低头沉默了好久,最后只是轻轻说了句:“家里拿不出路费。”那一刻我心中既伤心又愤怒。

我知道母亲的无奈,父母的努力再多,也只能维持家里勉强温饱。每当我看到那些“婆罗门”孩子们轻松地参加各种活动、竞赛,而自己却只能在课本里寻找一点点安慰,心中的不平衡愈加深刻。


于是我们渐渐学会了忍耐,学会了克制。我们不再对未来抱有太多期望,因为我们深知,在这样一个小县城里,属于我们的资源实在有限。


我们想要争取更好的生活,却一次次被现实打压。我们像是一艘艘没有航线的船,漂浮在海面上,看似在前进,却始终绕着小县城这片浅海徘徊。


而那些“县城婆罗门”们呢?他们不仅拥有经济优势,更拥有资源、人脉和一切便利。他们的父母早已为他们规划好了未来,甚至大学毕业后的工作也早已安排妥当。


我们这些普通人辛辛苦苦读书,争取一点点成绩,却依然只能在县城内打拼,甚至在最好的情况下,也不过是离开县城去一个稍大点的城市谋生。


而那些“县城婆罗门”们,却早已在体制内、企业中安然落脚。县城中的资源,就像是一个封闭的循环链,最终都流回到那些“婆罗门”家庭的孩子手里。


也许有人会说,为什么不努力改变现状呢?但是,身处这样的小县城,生活的压力和经济负担如影随形。


我们不能轻易离开家乡,因为父母年纪渐长,家庭需要我们承担更多的责任。想要去大城市闯一闯?却发现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生活的基本需求。


小县城的生活,宛如一根无形的锁链,把我们一代又一代的普通人束缚在这里,不论如何挣扎,都难以摆脱。



三。

起点的不同决定了未来的方向


上学时,我们都在为同样的考试题目绞尽脑汁,但其实,而“他们”并没有完全靠自己去挣扎。


他们在课后可以轻易地找到本地最好的家教、最优质的辅导班,甚至可以得到最新的考试资料。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只能在课后自己补习,甚至找不到好的课外书籍来帮助理解课堂知识。


我身边的朋友小林(化名)来自一个单亲家庭,母亲靠打零工维持生活。他成绩很好,但无论多么努力,他始终觉得自己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压制着。他常常感慨:“我已经努力得筋疲力尽了,可为什么感觉还是赶不上那些人的步伐?”


这种现象不仅仅出现在学生时代,大学毕业后的就业道路也是如此。在一个小县城,如果你没有人脉资源,很多单位的招聘信息你甚至不会知道。


而“婆罗门”们则不同,他们的家庭有着牢固的社会关系网,可以通过一些看似不起眼的机会,获得比普通人更多的面试机会,甚至一些尚未公开的招聘渠道。


于是,我们发现,在同等条件下,他们总是比普通家庭的孩子更快地站稳脚跟。


这种隐性的“起点”差异,让那些从普通家庭走出来的年轻人感到深深的无力。


四。

在选择面前,资源决定了一切


县城中“婆罗门”子弟的成长道路上,充满了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每逢寒暑假,他们可以选择到父母的朋友或亲戚的公司进行实习,这不仅是经验的积累,更是一种与社会建立联系的机会。


这些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占得先机。而普通家庭的孩子在假期往往只能去打一些临时工,挣一点生活费以减轻家庭负担。


我们无法拥有那些名为“积累”的经历,也无从获得与社会精英建立关系的途径。


我曾有一个梦想,就是成为一名记者,去讲述那些被忽略的声音。但在实际求职的过程中,我意识到,我的简历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几次面试后,往往是“抱歉”两字就结束了。


一次,我遇到了一位县里权威媒体的主编,他在我们交谈后直言不讳地说:“小伙子,你的条件不错,但缺少社会资源和实践经验。这一点很重要。”


这句话在我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那些属于“婆罗门”的孩子,也许不需要什么卓越的能力,只要拥有资源,他们的简历中便总会有数不清的加分项,而我们,哪怕再努力,很多时候也只能在现实面前折戟。


出路似乎越来越窄


这种“县城婆罗门”现象,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现实中的不公,更是一种精神上的疲惫。


生活中的每一次努力,都会被某种无形的枷锁紧紧束缚,仿佛一切的奋斗都成为一种徒劳。


虽然并非完全没有逆袭的可能,但我们普通家庭的孩子,所面临的压力与挑战远非“婆罗门”们能够想象。


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因为没有资源和关系,在毕业后纷纷回到了县城,成了一家家小公司的普通职员。


他们本可以去实现更大的抱负,却因为家庭和社会资源的匮乏,选择了稳定且有限的发展路径。


在这里,梦想似乎变成了一个遥不可及的词汇。那些敢于追逐梦想的人,有的走到一半便黯然退场,有的甚至在数次失败后丧失了信心,归于平凡的生活。


我们能做的,似乎只是默默忍受,将不甘深深埋在心底。



五。

改变的可能性在哪里


我不想否认每个人都有成功的可能,偶尔也会出现一些“逆袭”的例子。然而,当我们认真审视“县城婆罗门”现象时,我们必须承认,这个社会已经形成了一种等级壁垒。


在小县城里,资源的分配,机会的获得,几乎都被那些拥有更好背景的人所把持。普通家庭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需要比他们付出数倍的努力,才能勉强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我们渴望改变,我们也在努力挣脱这种无形的枷锁,但前行的道路上,遍布荆棘,步步为艰。


未来或许会出现一些机会,让我们能在一个更为公平的平台上展现自己的才华,但在当下,这种希望依然显得微不足道。


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更是社会资源的合理分配,只有当更多的资源倾斜到普通家庭的孩子身上,我们才有可能打破这个“县城婆罗门”的牢笼,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实现梦想的权利。


每当我回想起小林的眼神,那个在寒夜中不断复习的身影,我的心中既有不甘,也有无奈。


但我依然愿意相信,哪怕前行的道路再艰难,总会有人以汗水和智慧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


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看到那些“婆罗门”现象逐渐淡去,让更多的普通孩子站在阳光下,自信而坦然地向前。


作者/鸿宇


插图/                         网络
编辑/                         火花

喜欢的话

可以给我一个再看吗?
或许
我们可以尝试一下
一键清空

烦恼废纸篓
今晚十点,将你的烦恼一键清空。去你的,破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