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去只能养老。"
文/宁宇
我坐在县城广场边的长椅上,看着夕阳将天边的云染成金红色,心里却沉甸甸的。这片广场曾是县城最热闹的地方,人们在这里散步、聊天、跳广场舞,甚至在路边摊买上一份煎饼果子。
然而现在,这里冷清得让人不敢相信:老人们懒洋洋地坐在树荫下,偶尔挥挥扇子,却连聊天的力气都省了;年轻人更是寥寥无几,整个县城的活力像是被抽走了一样。县城的财政状况早已捉襟见肘。
我认识的一位在县政府上班的朋友,前几天和我抱怨:“现在连工资发放都开始延迟了,办公经费更是紧缩得离谱。” 我点了点头,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慰。
过去,县城的财政收入大半靠“卖地”。那个时候,房地产开发商蜂拥而至,农村的土地被推平,换成了高楼和住宅区。
然而,这股热潮在三四年前就已经消退了。县城的房子卖不动了,开发商自然也不会再来。而没了土地收入,县城的财政便只能靠中央的“转移支付”勉强维持。
“转移支付”听起来高大上,但我知道,这只是中央政府给地方的一根救命稻草。它能保住公务员的基本工资,能让街道的路灯亮着,但除此之外,就别指望县城能搞出什么发展项目了。
这几年,修路、扩建学校、招商引资这些看起来“热热闹闹”的事,在我们县城几乎绝迹。连县里的医院也因为经费不足,削减了夜班医生的数量。
小病小痛,人们宁愿忍一忍,或者买点便宜药凑合,去医院的少了,医院的收入也随之锐减。这种循环,让整个县城的公共服务都在一天天萎缩。
在广场上散步的大多是老人。年轻人不是外出务工,就是去了大城市上学,留在县城的青年少之又少。
老人们每天的生活很简单,买菜、做饭、带带孙子。如果身体还算硬朗,就会在早晨到公园锻炼,或者晚上出来跳跳舞。
但他们的消费能力十分有限,除了日常必需品,几乎不买其他东西。这让县城的商业更加萧条。
这几年,县城里的小店铺关了一家又一家。以前那家我常去的服装店老板,前几天告诉我:“现在进货都不敢多了,怕卖不出去,赔得更惨。”连超市的商品也越来越“低档化”,进口零食几乎见不到了,连牛奶也以本地廉价品牌为主。
县城人的生活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人们的消费观念变得更加保守,甚至有些人回到了“自给自足”的状态。
家家户户都种些蔬菜,养几只鸡,尽量减少对市场的依赖。菜市场里,菜价虽低,但来买菜的人却不多,能省一点是一点。
而县城唯一的作用,看来也只能适合养老了。这样的县城还能走多远?没有产业,没有年轻人,没有消费动力,那未来呢?
作者/宁宇
喜欢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