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的灵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离不开文化的支撑引领。北疆文化是内蒙古区域文化的科学凝练,也是内蒙古各族人民的心灵故乡。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将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作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文化建设的总抓手,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贡献内蒙古力量、展现内蒙古担当、呈现内蒙古风采。
01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逻辑理路
理论逻辑。中华民族是古老的民族,具有百万年人类史、一万年文化史、五千多年文明史。距今360万年前,青藏高原整体快速隆升导致三级阶梯式地貌出现,在阶梯过渡带及海陆交接处形成了西北荒漠绿洲交错带、西南农林交错带、东部海陆交错带、北方农牧交错带。迥异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生活方式,形塑了中华先民殊异的心理特征、思维模式、性格气质,原生民族和民族文化随之萌发,中华文化和中华文明初见端倪。在漫长的岁月里,各民族为生存发展需要,不断拓展活动空间,产生了大量经济交流、社会交往、语言沟通,逐渐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交错杂居”的分布局面。这一过程,促进了民族间的社会交往,强化了民族间的情感交流,使地缘相近的民族文化逐渐趋同,孕育了江淮文化、齐鲁文化、燕赵文化、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各具特色的区域文化。最终,不同民族文化、区域文化持续交流涵化,万涓成水、万流归海,融聚成集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海洋文化等于一体的中华文化。梳理中华文化形成脉络,分析中华文化体系建构,不难看出区域文化发挥着上承中华文化、下接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中华文化并非区域文化的简单堆叠,但离开任何一个区域的文化都将不再完整。北疆文化和其他区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把北疆文化建设好,就是内蒙古传承发展中华文化、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实际行动,就是内蒙古对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最大贡献。
历史逻辑。相较于大部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更为广泛、更为频繁、更为直接,多民族、大融合的特点在内蒙古极为鲜明。中国400毫米等降水线横跨东北与西南,将两侧分成了截然不同的景象,也使两侧形成特点鲜明的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农耕文化与草原文化。展开历史画卷,农耕民族与游牧民族时而金戈铁马、对冲厮杀,时而自由贸易、互通有无,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到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从昭君出塞和亲到匈奴内迁归汉,从汉武帝经略北疆到忽必烈建立空前大一统的元朝,从明末清初“旅蒙商”北上探路到清末民国内地民众“走西口”……不同民族的互融互通从未停滞,各种文化的互学互鉴亦未中断。内蒙古大地上先后活跃着匈奴、东胡、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满、汉等民族,广袤的土地为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辽阔场域,也使得各民族文化如繁星遍布、各放异彩。特别是近代以来,面对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的空前危机,内蒙古各族人民同仇敌忾、共御外侮,为摆脱阶级压迫、争取民族解放不懈抗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立我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区,为维护国家统一作出了重要贡献。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后,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赢得并长期呵护了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今天的内蒙古自治区,各民族分布上交错杂居,经济上相互依存,文化上兼收并蓄,情感上相互亲近。北疆文化正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在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熔铸中、在各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演进里孕育形成的,其形成演进生动展现了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发展历程。我们建设北疆文化,正是对各民族共同开拓辽阔疆域、共同书写悠久历史、共同创造灿烂文化、共同培育伟大精神的有力追溯和有效传承。
现实逻辑。对一个地方来讲,以什么样的区域文化示人,是个十分重大的问题。近年来很多省份都愈加重视培树区域文化标识、打造区域文化品牌,如山东省大力实施齐鲁优秀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四川省着力提升巴蜀文化知名度美誉度,湖北省持续打造荆楚文化品牌,等等。内蒙古一直用草原文化标识区域文化,存在诸多片面性和局限性。草原文化难以体现内蒙古区域文化的独特性,因草原并非为内蒙古所独有,青海、新疆、西藏等地都有草原,都不同程度受到草原文化的影响。草原文化也难以体现内蒙古区域文化的包容性,因内蒙古地域辽阔、民族众多、文化多样,不仅有草原文化,还有农耕文化、森林文化;不仅有蒙古族文化,还有回族文化、满族文化等。草原文化还难以体现内蒙古区域文化的时代性,因其产生于数千年前,易使人们将其与“古老”、“传统”等特征和“游牧”、“骑射”等意象联系在一起,而忽略了内蒙古正在加速奔向现代化这一事实。草原文化更不足以准确概括蒙古族文化,因蒙古族分布在内蒙古乃至全国各地,不仅从事牧业还有很多人从事农业、工业、服务业,不仅生活在牧区还有更多人生活在农区和城市。因此,对内蒙古区域文化作出更加科学的概括提炼势在必行。北疆文化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长城文化、黄河文化等于一体,把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区域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充分展现了内蒙古深厚的人文历史底蕴,全面涵括了内蒙古多元的民族文化样态,更加凸显了内蒙古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鲜明的红色印记,充分凝结了各族人民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情感认同,熔铸了各族人民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家国情怀,必将让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文化浸润下更加牢不可破、坚不可摧。北疆文化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是与时俱进的文化,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吸纳新元素、注入新内涵。把北疆文化作为内蒙古区域文化的“新名片”,充分体现了传统与现代、传承与创新的结合,必将更加全面立体地承载内蒙古各族人民的集体记忆,全面立体地展现内蒙古恢弘大气、日新月异的地区形象。
02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价值归路
以增强各族人民文化认同为出发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对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凝聚了各民族国土不可分、国家不可乱、民族不可散、文明不可断的共同信念,把内部差异极大的广土巨族整合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增进共同性、尊重和包容差异性是民族工作的重要原则,也是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根本标尺,必须把增强中华文化认同作为北疆文化建设的根本出发点,引导各族人民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表层维度,要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特征的认同。符号是民族文化最为直观、最易感知的表征,是表达民族情感的重要载体,对形塑文化认同发挥着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重要作用。要广泛树立和突出长江、黄河、秦岭等中华地理符号,传统节日、典礼仪式、古圣先贤等中华人文符号,唐诗、宋词、元曲等中华艺术符号,以及天安门、故宫、长城等中华建筑符号等,多方式、多渠道、多角度展现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多元一体。要将中华文化符号全方位嵌入各类博物馆、图书馆、展览馆、美术馆等,全方位融入各级校园教育和社区建设,切实提升中华文化符号的吸引力影响力。作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其推广和普及除了具有提高各族人民科学文化水平和促进各地区经济社会交流等现实功能外,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功能便是其所体现的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象征符号功能。要全面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大力推行使用国家统编教材,确保各民族青少年掌握和使用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以语言相通促进心灵相通、命运相通。同时,在突出中华文化符号前提下,因地制宜、合理运用蒙古文、蒙古包、马头琴、哈达等别具特色的内蒙古区域文化符号。中层维度,要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国国家形象的认同。要突出树立国旗、国歌、国徽等国家象征,大力宣传宪法和法律,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等国家政治制度,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和法治精神,进一步增进各民族对国家象征、国家法律和政治制度的认同。要持续加强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宣传教育,夯实各族人民国家认同的思想和情感基础。深层维度,要着力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文化认同归根结底是要回答自我与内心、个体与群体、历史与未来这些“终极之问”,其最深层内核是价值观。要坚持不懈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宣传教育,广泛开展接地气、有生气的宣传宣讲,使其直抵人心、塑神铸魂。要广泛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持续深化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深入推进移风易俗,扎实推进诚信建设,引导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上向现代化迈进。要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之成为各族人民日用而不觉的精神滋养和行为准则。同时,增强中华文化认同要坚持科学态度和正确方法,做到绵绵用力、久久为功。增强共同性并不意味着要否认差异性,认同中华文化和认同本民族文化并育而不相悖,既要避免过分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把本民族文化自外于中华文化,也要避免刻意排斥少数民族文化。
以促进各族人民水乳交融为着力点。在长期交往中,内蒙古各族人民始终手拉手、心连心,形成了血肉相连、休戚与共的关系,涌现了无数手足相亲、互帮互助的佳话,不断谱写着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新篇章。尽管历史上有过一些曲折、工作中走过一些弯路,但内蒙古民族团结的大环境没有变,各族人民心向党、心系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没有变。要通过北疆文化建设,引导各族群众以正确历史观铸牢文化观、引领民族观、拱卫国家观。一要加强研究阐释,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形可依。深化中华民族共同体重大基础性问题研究,科学揭示和系统阐发中华民族形成发展的道理、学理、哲理。深入实施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加强红山文化研究,加强文物、古籍、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研究,以物证史、以史增信,增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信度,活化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场景。探寻和整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故事,贯通长时段、广视域的历史考察,深入分析“四个共同”的深刻内涵,引导各族人民不断深化对“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的认识和理解,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二要挖掘历史记忆,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感可悟。讲好“克服困难捐粮畜”、“三千孤儿入内蒙”、“最好牧场为航天”、“齐心协力建包钢”等民族团结佳话,全景式展现内蒙古各族人民为建设伟大祖国、建设美丽家乡而守望相助的拼搏历程,充分阐释各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生动史实,让各族群众真切感受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在祖祖辈辈的血液中流淌着的,是充盈在工作生活方方面面的,使“不分‘你的’、‘我的’、‘他的’,统统都是‘我们的’”成为共识。三要重视情境体验,让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可见。常态化开展“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群众教育实践活动,从日常生活的细微变化入手,给群众讲好幸福生活从哪里来,让群众认识到内蒙古能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水平、各族群众能有今天这样的幸福美好生活,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社会主义制度保障中实现的。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效融入各类展陈展馆展示展览、公共文化设施、城市标志性建筑、旅游景区景点之中,通过开展沉浸感、体验式、互动性等特征的活动,帮助各族人民不断加深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解。
以激励各族人民团结奋斗为落脚点。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意义并不仅限于文化本身,更在于把从北疆文化中萃取的精华、汲取的能量转化为建设亮丽内蒙古、共圆伟大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提出了内涵十分丰富的“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2023年又勉励我们大力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锲而不舍、久久为功”的“三北精神”。这两种精神作为北疆文化的深层内核,都强调干劲、拼劲、韧劲,既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以来形成的宝贵品质的充分肯定,更是对内蒙古奋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的深情勉励。这两种精神同中华民族、中华文化长期形成的特质禀赋和文化基因一脉相承,丰富了伟大民族精神和伟大时代精神的内涵,是北疆儿女最鲜明的精神标识。一要充分释放“两种精神”的塑造力。从内蒙古各族人民战天斗地、踏雪履冰的奋斗历程中汲取不叫苦不退缩的顽强斗志,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始终保持百折不挠的韧劲、敢战能胜的拼劲、一往无前的闯劲,为办好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二要充分释放“两种精神”的感召力。大力选树宣传“北疆楷模”、“最美人物”、“内蒙古好人”,持之以恒宣传内蒙古各族各界秉承“两种精神”的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先进人物,宣传各行各业钻研求索、敬业奉献的典型人物,用生动的画面打动人,用共情的话语感染人,用感人的故事激励人,不断提振全区各族干部群众吃苦耐劳闯新路、一往无前进中游的精气神。三要充分释放“两种精神”的驱动力。大力宣传阐释北疆文化蕴含的时代精神,宣传内蒙古大抓发展、加快发展的强劲态势,宣传担当作为、奋发有为的先进典型,宣传内蒙古大有可为、大有作为的光明前景,巩固壮大奋进新时代的主流思想舆论,鼓舞全区各族干部群众朝着党中央确定的目标风雨无阻向前进。
03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实践进路
展示北疆文化深厚底蕴。北疆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动态过程,必将随着时代发展不断实现新的创造与转化。要更好展现北疆文化蕴含的历史之韵、民族之融、人文之美,让根植于北疆大地的优秀文化活起来、火起来,形成有血有肉、完整清晰的表达。一是充分展现北疆文化多彩样态。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都是中华文明的源头活水,都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和文化资源,都共同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要深入挖掘、充分展现各种文化形态中蕴含的优秀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艺术传统,让群众触摸北疆文化脉搏、感知北疆文化神韵、汲取北疆文化营养。要深入挖掘、系统整理内蒙古历史上的名人、名家、名作等文化资源,结合景点打造、公园建设、广场规划等,规划建设“民族团结名人堂”、“丝绸之路纪念馆”等,展现内蒙古名人文化特色,充分发挥其在凝聚人心、淳化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注重利用多种资源、借助多种途径,吸引中央媒体、知名主持人、文学家、艺术家等走进内蒙古,通过他们向全国乃至世界展现内蒙古大美、壮美、和美的万千气象。二是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要把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极其宝贵的财富来对待,系统保护好自然村落、历史建筑、工业遗产等历史文脉,防止盲目大拆大建,做出割断历史文脉的愚蠢行为。要加强对元上都、辽上京、赵长城、阴山岩刻、万里茶道等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充分发挥其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要做好红色遗址、革命文物保护工作,赓续红色记忆、红色血脉。要系统保护好呼麦、长调、蒙医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传承人培养力度,把老祖宗留下的宝贝传下去。三是构建城市文化标识系统。内蒙古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普遍问题是缺少人文气息,千城一面。要将历史文化作为展现城市魅力的关键,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注入北疆历史文化元素,把最具北疆特色的历史文化形态、文化印记、文化符号等充分展示出来,让公共空间充满人文气息,使城市成为内蒙古民族文化和情感记忆的有效载体。城市设计要讲格调、有品位,绝不能搞出一堆不伦不类、贻笑大方的丑陋建筑、奇葩雕塑。
推动文化事业繁荣兴盛。文化建设是一个地区创新发展的强大动力,一定程度上影响并决定着其发展前景和方向。要深度挖掘内蒙古丰厚的文化资源,让北疆文化精髓贯穿于区域建设全过程,让以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核心的文化竞争力成为内蒙古独特的竞争优势。一是提高文化供给质量。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文化建设各领域各环节,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便捷、可及、人性化的文化服务,推进博物馆、科技馆、图书馆等文化场所规划建设,推动传统商业综合体向文体商旅综合体转型,支持建设文化内涵丰富的高品位步行街,大幅增加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服务总量,让文化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广泛开展以弘扬北疆文化为主题的群众文化活动,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大力繁荣文艺创作,加大对文学艺术、影视剧文艺节目创作生产的支持力度,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工程。引导文艺工作者扎根现实生活、倾听群众呼声,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自觉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以充沛的激情、生动的笔触、优美的旋律、感人的形象创作人民喜闻乐见的优秀作品,让人民精神文化生活不断迈上新台阶。二是拓展文化供给主体。将文化资源作为区域发展的战略资源,充分利用招商引资、招才引智等对外交流活动,拓展对外文化交流的广度深度。统筹文化“走出去”和“引进来”,支持本土优秀剧目、文化艺术品等到各地巡演巡展,大力引进知名文艺表演团队、人士来内蒙古开展文化交流活动。高水平办好北疆文化艺术节、乌兰牧骑艺术节、“感知中国”内蒙古文化周等富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节会活动,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吸引力。三是丰富文化供给形态。发挥好国有文化企业和乌兰牧骑等文艺团体的作用,同时大力培育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影响力的商业演出团队,支持他们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展创作生产,推出更多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北疆文化精品力作。加强当代少数民族题材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推出更多《国家孩子》、《骑兵》、《片警宝音》、《海的尽头是草原》等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剧目,在银幕和舞台上充分展现内蒙古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各种文化美美与共的生动场景。积极培育商演经济,实现群众享受、企业赚钱、政府增收的多赢。注重运用好北疆文化品牌标识,做到建筑和景观中能融入的都融进去,产品和包装上能植入的都植进去,节庆和活动能嵌入的都嵌进去。
实现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推进北疆文化建设要顺应群众文化需求、文化消费激增的趋势,发挥文化的创造力和推动力,努力走出一条“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科技”的品牌化发展路子,让北疆文化借助产业发展更加广为人知。一是打造北疆旅游文化品牌。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依托内蒙古丰富的森林、草原、沙漠、湿地等自然和历史人文资源,打造生态康养度假区、民俗风情园、慢生活体验带等旅游景点,推出更多新项目、新线路、新玩法,让国内外游客吃好、住好、玩好,增强旅游的文化内涵,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北疆文化的过程。要因地制宜规划建设富含北疆文化元素的旅游景区、城市街区、特色村镇,推出更多彰显北疆文化风采的旅游产品,让北疆文化生动形象地落到内蒙古大地上,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全过程。要充分发掘内蒙古工业旅游资源,大力培育工业旅游样态,推出一批精品工业旅游线路,让钢铁、装备、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等“特产”成为内蒙古新的旅游名片。二是打造北疆饮食文化品牌。内蒙古横跨“三北”,各地饮食各有其味、各有其美。要发掘内蒙古各地区各民族的饮食文化历史渊源和流派传承,将美食产业链的前端和后端结合起来,以美食为依托,以文化为纽带,培育包装“一地一味”的饮食地图。要注重挖掘和升级美食背后蕴含的符号、心理、地标等价值,让全国各地的人们听到烤全羊、手把肉、涮羊肉、烧麦等美食时首先联想到内蒙古。三是打造北疆创意文化品牌。要实施北疆文化品牌战略,加快打造一批有代表性、影响力、竞争力的北疆文化产品品牌。要大力培育文化创新要素,支持文化创意企业深度开发北疆文化资源,推出更多植根中华文化沃土、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符合现代审美取向和消费需求的音乐、动漫、手工艺品等文创产品。要加强内蒙古传统工艺美术技艺发掘保护,推动工艺美术产品特色化、个性化、品牌化发展。要扩大优质数字文化产品供给,提高网络动漫、网络表演等的原创能力和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