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吃着橘子的时候,应该记住一个人的名字,那就是张葆灵。
张葆灵于 1879 年降临人间,谱名世杓,根脉源自鄞县云龙碶,诞生于宁波江东大埠头南墙门顺房老屋,在民国时期的宁波教育界,他是声名远扬的 “三张” 之一,还曾担任浙江水产学校总务长与国语教员等职务,一生都执着地追求着民主自由,尊崇科学精神,直至 1958 年在宁波走完了他波澜壮阔的一生。
张葆灵的故事,与柑橘结下了不解之缘。青年时期的他,远渡重洋留学日本,在弘文学院速成师范班汲取知识养分。他生性热爱园艺,而日本的柑橘更是深深吸引了他的目光,这也为他日后与柑橘的奇妙旅程埋下了伏笔。
回溯到 1925 年,那时张葆灵正在台州海门水产学校任职。一次与友人同游黄岩,他望着那沿江郁郁葱葱、果实累累的橘树林,内心燃起了种植柑橘的热情之火。然而,黄岩高昂的土地价格却如同一堵高墙,挡住了他的脚步。但命运似乎自有安排,在同年秋天,当他从黄岩返回宁波,途径象山石浦延昌时,惊喜地发现纪子庚先生在此经营着橘园,且在其东北首有一片名为 “苔条湾” 的荒涂,土质与纪家橘园相近。这一发现让张葆灵看到了希望,他萌生出在此开辟园地种植柑橘的想法。而纪子庚先生为人豪爽仗义,对他的想法大力支持,并表示愿意携手合作。就这样,张葆灵在石浦种橘的决心愈发坚定。
随后,张葆灵与纪子庚开启了联合创办石浦柑橘园的征程。土地确定后,他们精心谋划,起草了《石浦柑橘园集股启》,四处筹集资金,规划着柑橘园的建设蓝图。整个项目概算总投资 14400 元,计划分七年逐步完成,当时还有宁波的张申之、镇海的高冀程、上海的盛丕华等志同道合之人加入股东行列。到了 1928 年,他们正式在苔条湾动工,筑起堤围塘,这片面积达 150 亩的土地,被赋予了 “保安塘” 的名字。从最初的设计构思,到工程开工建设,张葆灵事事亲力亲为,不辞辛苦地奔波忙碌,只为了让柑橘园能够顺利诞生。
1929 年,张葆灵培养的学徒梁石生从南京金陵大学农学院和黄岩小南门林祥土处学成归来,带回了育苗、嫁接、定植、培育等一整套黄岩传统的柑橘栽培技术。此时的张葆灵展现出非凡的胸襟与智慧,他果断退居幕后,将创建橘园的技术指导大权以及股东代理人的重任都托付给了梁石生,让他全权管理园内的大小事务。而梁石生也凭借着扎实的技术和认真负责的态度,为柑橘园的发展尽心尽力,没有辜负张葆灵的信任。
橘苗种下后,张葆灵时刻牵挂着它们的生长情况。他常常不辞辛劳地从石浦乘坐轿子前往橘园视察。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一年的试栽,柑橘苗茁壮成长,展现出良好的生长态势。为了柑橘园的长远发展,第二年,他们又在延昌乐善堂对面开辟了一处苗圃,从幼树上剪下嫩枝进行嫁接育苗,以供本园后续发展之需。同时,考虑到山坡土壤缺碱的问题,张葆灵还雇人运来海泥施加在橘根上,以此改良土质,促进柑橘生长。终于,在 1932 年,石浦柑橘园迎来了首次丰收,橘树挂满了累累硕果。然而,命运弄人,这一年纪子庚先生因海上船只出事,导致土地、房产被典押,家道中落,第二年便不幸离世。
尽管遭遇了这样的变故,张葆灵对柑橘园的热情和对柑橘事业的执着从未消退。1937 年,他在《中国新农业》第三期第一卷杂志上发表了《石浦柑橘园记》,文中详细阐述了种植柑橘的六大理由:柑橘种植受气温限制,长江以北难以生长;其贮藏时间长,能够保障价格稳定;海滨卤土山麓坡地等广阔区域均可种植,且产物价值颇高;喜爱吃橘之人众多,且柑橘富含维他命及果酸,有益身体健康;种植柑橘有助于减少外国橘类的进口,实现自给自足;橘树生命力顽强,适合大规模栽培。字里行间,满是他对国家、对家乡、对柑橘的深沉热爱。
张葆灵的努力和石浦柑橘园的成功,犹如一颗希望的种子,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不断蔓延。1941 年,奉化三十六湾苗圃听闻石浦柑橘园的美名,慕名而来,委托其代为嫁接无核蜜橘橘苗 1000 株。从此,石浦柑橘园培育的良种开始走出象山,走向外县。正是因为有像张葆灵这样的先驱者,他们的智慧、汗水与坚持,为象山柑橘种植的不断扩大和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如今,象山被誉为 “柑橘之乡”,这一荣誉背后,凝聚着张葆灵等先辈们的不朽功绩,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代代相传,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续写象山柑橘产业的辉煌篇章。
专注撰写历史、文化和农村深度分析文字。十年磨一剑,归来仍少年。如看完觉得有收获的朋友,恳请帮忙点亮手机屏幕最右下方的攒和在着按钮,并点分转到群和盆友圈扩散共享,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