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科幻,是因为其设定看似陌生荒诞,却总能在当下找到蜘丝马迹,看到它们在生活中的投影:索马里亚丁湾的海面上,或许潜藏着《疯狂的麦克斯》中不死老乔的现实版;
《Her》中风靡一时的对话式人工智能萨曼莎,现在可能只是 Character AI 里的一个 Agent;
至于阿联酋的石油,何尝不是《黑豹》中瓦坎达发家致富的振金,不同的是谢赫·扎耶德选择了让国家和世俗社会接轨。
科幻电影以视觉化的形式高保真地呈现未来场景,得以让观众的头脑在异世界旅行。不过除了带来感官冲击,科幻电影的异质性叙事和对未来设定的细节延展,使其成为预见未来的独特「样本」。2022 年 6 月,芝加哥大学医学助理教授伊沙努·查托帕德哈伊博士(Ishanu Chattopadhyay)及其团队开发了一种算法模型,通过对芝加哥市 2014 年到 2016 年的历史犯罪数据进行训练,可以对未来几周内的暴力和财产犯罪进行预测,甚至能将范围缩小到两个街区半径内。这是人工智能在公共安全领域的一次突破,不过如果你看过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少数派报告》,或许会对「预测犯罪」心存芥蒂:那一份「少数派报告」是对于绝对系统正义的反驳。事实上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许多类似的幻象,智能算法的嵌入更是让推送成为新的「自由意志」,身处其中的大多数只能管中窥豹。但科幻电影可以让我们代入第三人称,以上帝(创作者)视角和虚幻之名打开可能的多元真相。所以科幻作家厄休拉·勒古恩(Ursula K. Le Guin)才会说:科幻并非在预测未来,
而是在描述现实。
科幻的另一个意义在于,可以将一个庞大的世界观具像化成另一种日常。作为一种思想产物(a Construct of the Mind),科幻创作者需要考虑到笔下世界的「一切」。这有点像独立游戏设计师斯蒂文·哈蒙(Steven Harmon)提出的「厕所难题」🚽
- 他们是否需要工作?如果需要,工作的内容和动力是什么?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被无限提出,它的意义在于对未来实现延续性思考,对构成叙事的驱动力进行后果分析,并以此传达出可能的真相。所以科幻小说作家弗雷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才认为「优秀的科幻不应仅预见汽车本身,而应预见由汽车导致的交通堵塞」。我想「交通堵塞」展现的是一种未来张力,是它牵引着想象(启发)和现实(反思)。《梦想与颠覆》希望成为一场让玩家可以一直玩下去的「无限游戏」。不同的驱动力、颠覆因素、时间跨度以及玩家们各异的发散角度,都让多元未来成为讨论的起点。找零工坊对设计思辨和未来研究一直抱有浓厚的兴趣,这与《梦想与颠覆》的未来游戏不谋而合。前面提到,科幻电影作为多元真相的视觉化载体,或许是研究未来情景的独特「样本」。于是,找零工坊便联合《梦想与颠覆》,推出「科幻预见未来」系列内容。每期我们会选定一部科幻电影,使用卡牌所含的驱动力和颠覆因素对该未来世界进行解析,挖掘科幻设定之下的背景、逻辑和结构,锻炼想象力的肌肉。以下为第一期《疯狂的麦克斯》的未来世界解析,后续双周更新,敬请期待!下一期希望看到什么科幻作品?欢迎告诉我们,通过评论区/后台留言。我们将有机会对作品进行“梦想与颠覆”未来世界观解析。如果你也有兴趣加入这场无限游戏,欢迎进入下方微店小程序购买。而在购买前,你可以扫码添加未来学家俱乐部小助手“FC 未来君”,备注「找零工坊」即可获得限量优惠码,可以在支付页面输入使用 💴找零工坊 Change.Studio 是设计师林森创立的创作与研究计划,研究领域涵盖设计思辨、社会技术系统、未来学等。他关注设计如何塑造生活,以及何为「正确」的塑造方式。未来学家俱乐部 FuturistCircle 是中国首个推动未来思维的社会影响力组织,致力于传播未来远见,链接前沿思想者和创变者,共同探索和塑造多元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