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谈|从狗狗智能到人类福祉,关于未来的人工智能我们还有一些问题

文摘   2024-06-18 17:00   上海  

导语

近期,我们发起了一场主题为“跨中美视角谈AI与我们的未来”活动。活动嘉宾来自中美两地、拥有AI、设计、媒介、未来学等不同背景,分享他们对AI发展的前沿观察,以及对社会、个体和商业的深远影响。我们记录了他们的观点并分享给大家,这是AI活动回顾系列的第三篇。

以下是圆桌讨论的分享节选:


1️⃣ 首先,如何理解“智能”vs“智能感”?

要理解“智能”,首先要先理解“智能感”——也就是令人能感到智能的体验。我们发现,那些可以"主动"与用户互动,且表现出"超越用户预期"的体验被普遍认为具有智能感。主动性吸引我们的注意力,而超越预期意味着互动结果不一定按照用户意愿,从而激发好奇心持续互动。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小狗会被人类认为有"智能感",而石头没有。而"智能"则指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下。对比人类,小狗的智能显然不够。因此,认识与探讨人工智能时,我们需要区分我们具体想探讨的是智能或是智能感。

 

2️⃣ 人工智能的未来走向何方?

在小时候,我常常在思考是什么让我们看起来有人性?还有在我们的宗教信仰与想像中,我们的神通常都有类人的形态与行为情感。但假如狗狗也有智慧与信仰,那它们心中的神,形态会更像狗还是更像人?当我们能创造出接近人类的人工智能,是否意味着我们创造了一种无法与真人区分的数字生命?

 

图片来源:Unsplash


回到今天的主题。我非常同意我们可以先模拟狗狗的互动和智能,因为从动物的互动训练中已经帮助AI领域取得了很多进展。但随着AI领域快速发展,现在我们有更高的期待与目标,更希望通过AI尝试模拟人类智能,这比实现“狗狗智能”要难得多,因为人类非常复杂。我在之前的主题分享中有提到,人类日常交流中有93%是通过非语言交流实现的,这部份很难模拟。另外复杂性还体现在我们自己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我们看到的自己和他人可能都来自我们的心理投射。 


3️⃣ 除了人与AI的关系,我们如何看待未来AI与AI之间的关系变化?

虽然很多AI机器人被设计出来与人类互动,但是当机器人之间互动时,会出现一些与人类行为显著不同的方式,比如对话陷入循环。在AI机器人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可能会看到一些笨拙且有趣甚至产生灾难性后果的互动方式。这样的互动虽然我们人类难以理解,但对AI机器人来说是有意义的。这就像你有一个朋友或家人说一种你不懂的语言,他们用这种语言进行长时间的深度对话,但你却难以理解。

未来AI机器人之间的互动可能会更多参考人类社会的社交关系。所以我们就能通过社会学理论来窥探未来人机交互的走向。例如,大公司里的层级办公文化,公司高管的秘书会与其他高管的秘书频繁的交流,从而帮助各自的老板完成复杂的协同工作。因此,为了追求信息传递的与复杂问题协同的效率,AI机器人也可以通过其他AI机器人去访问更高层级或更广泛的数据。未来的AI机器人也可能不仅服务于人类,还可以同时服务更多其他的AI机器人。

 

4️⃣ 未来,AI会对我们的幸福产生什么影响?

这个问题让我回想起一个时刻。因为我总是工作在离家很远的地方,当我第一次和父母用视频会议交流时,充分感受到了技术可以打破物理界限。这是技术给我带来的一种幸福。思考AI在生活中不同方面能否促进幸福?比如,通过AI将我们过世的亲朋好友封存为数字生命形态,让我们的亲情记忆可以通过AI技术长久共存,这会否带来更多幸福吗?当AlphaGo-3可以将新药开发周期从几年缩短到几天,帮助人类克服疾病,增进社会福祉,这未尝不是一种幸福?

 

图片来源:BBC


然而,AI也会对我们的幸福带来负面影响。例如,人们倾向于对非人类实体进行人格上的心理投射。小孩子喜欢给洋娃娃赋予人格并进行互动。在不同文化中也存在各种警示故事,关于人与非人类实体形成过分依赖的关系。我认为,这样的依赖关系在短期可能是有益的,但长期保持这种关系会变得有害。我想这也是AI技术的迷人之处,激发我们持续学习和探索下去。



5️⃣ 让我们再谈谈未来AI是否会取代工作?

这是一个最近很多人都问我的问题。我认为,AI将更多取代的是一些低阶的工作任务,而不是具体的某个岗位,这些任务往往不能带来任何灵感或成就感,并且存在于各行各业之中,我喜欢把他称之为Critical Dirty Works(“不得不做的糟心事”)。而这样有明确逻辑与结果又重复性高的任务,恰巧AI十分擅长。例如,当我们有了AI翻译,每天视频会议中,成千上万的翻译工作,以及日常文档翻译工作可能会被取代,但重要会议以及需要高度理解的敏感内容的高价值文件仍需要值得信任的资深人类翻译来完成。 

我基本同意Kyle的观点,我认为AI有可能创造新角色,包括问题工程(Problem Engineering)、监督和维护等方面的工作。随着时间推移,甚至可能出现从AI社会角色延展出来的新工作。我非常同意在人机共生方面,人类的角色在于提出好的问题。我们需要真正思考重要问题是什么,而不是答案的寻找者。我认为这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我们好奇心强且擅长提问。这将是所有新工作的组成部分。

 

6️⃣ 如何设计一款面向未来的AI产品?

在开发AI产品时,需要更多从用户视角出发。然而,现实中通常会受到算法技术的影响。算法技术习惯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推导AI产品的样子。然而,如果只思考技术可行性,那结果永远是滞后的,因此我们应该尝试发现新的问题角度,关注问题背后的本质,才有办法带来足以面向未来的创新AI产品。而设计好产品的第一步,就是进入用户的日常生活,了解他们真正关注的是什么。我以前也常常跟同事探讨,我们开发的产品是否能让目标用户体验一下就能上手?

 

另外,我们也需要邀请各行各业的专家跨界加入AI领域的建设,因为未来需要满足各个领域的AI产品,这类的创新肯定不是单纯来自计算机科学或是互联网领域。只有来自不同行业的专业人士才能够从他们的专业视角或是日常难点中,提出对产品开发非常有价值的问题。


 

7️⃣ 展望未来的人机共生,我们作为个人或组织如何积极为未来做好准备?

我非常认同的一句话是,“我们不用担心被AI取代,但应该要担心被更熟悉使用AI的其他人取代”。因此,我对个人和组织提一点建议就是,今天就开始使用AI工具。像我每天都在使用AI工具。不是因为工作上必须一定要使用AI,而是因为我想训练自己去适应习惯未来的人机协作工作流。通过这种高频率的互动,我可以看到更多改进当前工作流程的机会。

我会从未来学视角思考这样的问题,AI技术的潜在影响非常大,人们在思考战略时往往倾向于问什么是最可能的情况并过滤掉其他所有情况。但实际上有很多不太可能发生但影响很大的事情依然值得考虑和思考。


图片来源:Collidu


//全文完,欢迎点击「阅读全文」观看活动回放。


//本文内容仅代表嘉宾观点,并不代表未来学家俱乐部的立场。有任何问题、建议和转载需要,欢迎联系未来君(微信:FuturistCircle2020)


文字编辑及排版: Louis


活动回顾

Kyle Lin - 人与AI共生的未来:数字人、智慧场与科学革命

Ben Hamamoto - 关系型未来的AI新角色:修理工、四分卫与”千人千面“



对于人工智能的未来想了解更多?


我们这里强烈推荐由来自美国硅谷未来研究所IFTF推出的Three Horizons of AI线上课程


届时,你将不仅了解当下AI的前沿应用案例并亲自上手体验,同时还将学习运用未来学分析框架推演出你看见的未来AI发展不同可能性,并从中识别AI的潜在机会和风险,并帮助你自己或者所处的机构建立相关的策略及下一步行动。



课程时间:9月4日~9月19日,晚11点-凌晨1点(北京时间)

课程形式:线上直播+远程共创

课程报名:

https://www.eventbrite.com/e/three-horizons-of-ai-a-future-readiness-course-from-iftf-tickets-885879618787


未来学家俱乐部专属九折优惠码:10percoff







未来学家俱乐部FuturistCircle
中国首个传播未来思维,
共创多元未来的社会影响力组织。
/汇聚全球顶尖大脑,构建未来远景;
/联结跨界创变者,共同探索和塑造未来;
/启发青年组织和个体,提升未来素养。

未来学家俱乐部
在这里,向未来提问,一起探寻和创造未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