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高血压患者而言,长期服用降压药是控制血压的重要手段。然而,药物疗效不仅取决于药物本身,日常饮食也起着关键作用。有些食物若在服药期间食用,可能会干扰药效,甚至给身体带来不良影响。下面就为大家介绍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需要少碰的 “4 物”。
高盐食物堪称血压的 “大敌”。像咸菜、咸鱼、腌肉等,它们含有大量的氯化钠。当人体摄入过多的盐,血液中的钠离子浓度会迅速升高。为了维持体内渗透压平衡,身体会潴留水分,进而导致血容量增加。血容量的增多直接加重了心脏的负担,使得血压升高。而长期服用降压药的目的就是为了稳定血压,此时若不控制盐的摄入,降压药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长期高盐饮食还会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增加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使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几率大幅上升。
西柚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但对于服用降压药的人来说,却隐藏着危险。西柚中含有呋喃香豆素类化合物,这种物质会抑制人体内一种关键的酶 —— 细胞色素 P450 3A4。大多数降压药,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在体内的代谢都依赖于这种酶。
当该酶的活性被西柚中的成分抑制,降压药在体内的代谢速度就会减慢。这意味着药物在血液中的浓度会异常升高,相当于患者服用了过量的降压药。如此一来,血压可能会降得过低,引发头晕、乏力、心慌等低血压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
饮酒对血压的影响不可小觑,尤其是对于正在服用降压药的人。酒精进入人体后,会使血管扩张,短时间内血压有所下降。然而,随后身体会启动自我调节机制,导致血压反跳性升高。这种血压的大幅波动,对血管和心脏造成的损害极为严重。而且,酒精会干扰降压药的正常代谢过程,降低药物的降压效果。另外,某些降压药与酒精相互作用,还可能引发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双硫仑样反应,表现为面部潮红、头痛、眩晕、心慌等症状,严重威胁患者的健康。
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会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升高。长期摄入高脂肪食物,这些脂质会在血管壁上逐渐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血管狭窄、堵塞。高血压患者本身血管就承受着较高的压力,而血管的狭窄和堵塞进一步加重了血液循环的阻力,使得血压更难控制。同时,高脂肪食物还可能影响降压药的吸收和疗效,不利于血压的稳定。
长期服用降压药的人,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避免食用上述 4 种食物。保持清淡、均衡的饮食,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如瘦肉、鱼类、豆类等。同时,严格遵循医嘱按时服药,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变化调整治疗方案。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保障身体健康。希望大家将这些知识分享给身边的高血压患者,让更多人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