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龟对对碰”爆火?消费者上头,家长上火,创业者上心

科技   2024-11-15 10:24   广东  

图文来源/整理自央视网&北京商报

本文仅作分享,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盲盒,作为当下的潮流玩具,其玩法也在不断更新换代。近日,“乌龟对对碰”这类盲盒玩法在网络直播平台火速出圈,不少网友直呼“上头”。

除乌龟玩具,还有纸巾、手机壳、零食等也开始了“对对碰”玩法。“乌龟对对碰”究竟是什么?消费者在参与时要注意哪些风险?


盲盒直播新玩法火出圈

“乌龟大军”硬控全网?


“乌龟对对碰”是近期在网络直播平台上流行的一种盲盒玩法。

消费者需先购买数包盲袋或者盲盒(每包一个乌龟),并许愿一种颜色。网络直播间的卖家会挂出几种“套餐”,如××元拆4包,××元拆9包套餐等。

消费者在直播间下单后,主播现场拆开包含不同颜色的树脂乌龟盲袋。

玩法的核心在于“对对碰”,如拆出的乌龟颜色与买家许愿的颜色一致,或拆出两只相同颜色的乌龟,主播会额外加拆一包,继续与此前没有对碰的已拆盲袋组合,直到没有对碰为止。不同的直播间可能还设有“三连加拆”“9种不同颜色加拆”等不同规则。

最终所有拆开的盲盒、盲袋都归买家所有。

素材来源/@美丽浙江 社交媒体平台

在短视频平台上,此类“乌龟对对碰”直播间不在少数,在线网友少则几百人,高峰期则有数万人。

不少玩“乌龟对对碰”的网友都有自己的“乌龟大军”。社交平台上,有网友晒出不同颜色的树脂乌龟“祖孙四代”;还有网友家中乌龟已摆满一地,并表示还有100多个在路上。

图片来源/社交媒体平台


据北京商报报道,消费者王女士表示:“我买了500多元的乌龟,拆下来快1000只了。在直播间就是看一个拆包解压的过程,商家拆了将近一个小时,最后将大概180只小乌龟膨胀到1000只,非常‘过瘾’”。


情绪价值和不确定性让人“上头”


不少网友表示,去直播间购买乌龟的目的并不是为了买到更有价值的商品,而是享受拆盲盒带来的乐趣和刺激感。
深圳市民张嘉欣:感觉“乌龟对对碰”有种消消乐碰掉了的快感。有时候“九块九”能碰出好多个,会觉得有点爽。
有分析指出,这种“盲盒”+“玩法”运营模式的魔力在于,每位参与者都希望能凭运气拆出更多乌龟。这种不确定性为直播拆盲盒增添了一份未知带来的刺激感。消费者在观看直播时,能够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参与感和互动感。

记者发现,树脂乌龟玩具在电商平台上价格相对便宜,10元能买几十个,但在直播间下单抽盲盒的价格却往往高出许多。

图片来源/网络购物平台

某主播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通常情况下“对对碰”基本的定价规则为:商品的成本×平均“欧中”的数量+运费+平台抽佣(即电商平台基础技术服务费)+10%-20%的损耗+15%-20%利润。

记者通过对成本、平台基础寄书服务费、损耗率、运费等进行调查,认为上述对对碰直播间的利润率在15%-20%确实存在,但也并非所有经营者都能获得如此高的利润。另一位主播表示,实际利润并未达到预期,“通常卖出去一单只能挣两块钱,有时遇到需要售后的情况甚至会亏钱。”运费和直播流量是造成该结果的主要原因。


盲盒消费需理性

专家:呼吁建立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


随着“乌龟对对碰”的爆火,“货不对板”“商品质量太差”“未成年人上瘾”等问题也陆续出现。
有消费者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孩子玩对对碰都玩上瘾了。一没留神,动不动就拆了七八十块钱,拦都拦不住。”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陈音江指出,“乌龟对对碰”的本质是通过网络直播销售商品,以其独特的玩法增加趣味性。但因为盲盒本身具有新奇、不确定的刺激因素,或导致一些消费者出现非理性消费或冲动消费的情况。
特别是未成年人,由于自控能力较弱,容易在直播间中被刺激消费所吸引,超出自身的实际承受能力。
陈音江表示,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并没有明确规定,禁止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来销售盲盒,但有关商家必须确保相关的产品和服务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
直播商家应确保产品合格,显著公示商品名称、类型、样式和盲盒抽取规则,确保消费者知情权;
公示抽卡概率,避免通过后台操控等方式,损害消费者权益;
商家在直播视频中的醒目位置公示营业执照和真实商家信息;
保留抽取概率、结果和直播回放等记录;
建立未成年人“防沉迷”机制,设置账号识别、身份识别等措施,避免超出年龄和智力范围的消费。


GTI神州游乐
GTI广州游乐设备产业展主办方,专注游乐行业30年,需要游乐设备/服务推荐就找GTI!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