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领航
思辨逐浪
陈屿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
北风摇旧枝,暖日待新芽。为促进教师积极探索新课标下的课堂教学,探索任务驱动下的思辨课堂教学的设计与实施,12月4日下午,陈屿小学语文组开展“任务驱动下的思辨课堂”教学研讨暨教育共同体活动”
董环环
《司马光》
董环环老师执教《司马光》第一课时。本节课,董老师依据文言文的学习要点,精心设计了一系列任务。从读准字音入手,到读好节奏,教师通过范读、领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逐步掌握文言文诵读的技巧。进而引导学生读懂意思,借助注释、借助插图、联系上下文等方法,使晦涩的文言文变得通俗易懂。董老师以“怎么救”打开思维的大门,帮助孩子们在思维的碰撞中知晓处事之理。
徐洁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徐洁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一课时。徐老师紧扣“立志振兴中华”“耳闻中华不振”“目睹中华不振”三个事件,理清事件之间的联系,用关联词串联的方法把握课文主要内容。在讲述周恩来“目睹中华不振”的事例时,引导学生深入剖析人物的情感与思想变化,再以“为什么而读书”使学生能深刻理解周恩来立志“振兴中华”的伟大抱负并非凭空而来,而是基于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和对民族未来的深度思考。
在两节精彩的课堂结束后,众多老师纷纷发表了对两节课堂的评价和感悟。李莉莉老师根据课标充分肯定了《司马光》一课在逐层深入的朗读中体会祖国灿烂文化的教学,小组合作、想象画面、思辨讨论等教学方法充分落实了“生本”的教育理念。陈红英老师认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教师不急于教课文,而是把空间留给学生,利用表格梳理信息,将长文章读短,真实落实了单元语文要素。
本次活动不仅是教学研讨精神的体现,更是一场教学理念的精彩交流。在新课标的指引下,全体语文老师都将对“任务驱动下的思辨课堂教学”有更深的思考、更多的探索。
文 | 张岩成
图 | 连 桑
编 | 王丽君
审 | 徐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