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深化教师对算理和算法一致性的理解,推进核心素养在计算课中的落实,11月26日下午陈屿小学开展“任务驱动下的思辨课堂”教学研讨暨教育共同体活动。
陈忠伟
《多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
陈教师借助小棒、计数器和点子图等帮助学生直观理解20×3的算法和算理。在此基础上,他继续引导学生探究“12×3”如何计算,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计算方法,明白其算理。整节课中,陈老师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读题能力、观察及思考能力、数学表达能力及计算能力。
汪丽丽
《9加几》
汪老师结合“数形”展现凑十的过程,让孩子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语言交流的过程中巩固“凑十法”的算理和算法;再通过题组算式的对比,突出“凑十法”的具体计算过程,理解算式之间的关系,引导学生发现9加几其实就是转化为10加几进行计算。纵观全课,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悟,收获满满。
两位老师根据教材的知识体系、内在结构和逻辑关系,结合新课标对本节课的基本要求,围绕“怎么教、为什么这么教”展开说课,引领大家一起思考、共同进步。
接下来由姚爱芳老师和高青香老师结合这两节课进行微观点报告。姚老师主张利用多元表征(如实物模型、图形图像、符号语言等)去感悟运算的一致性。而高老师则结合《口算乘法》这一课例,从单元整体视觉深度剖析,给老师们留下了无限的思考空间。
活动的最后,陈凌霄老师从教学理念、教法学法、追问艺术等多个方面对这两节课进行了深度点评,引发了在座老师的深度思考和学习。
教研有道,探索无涯。心有所向,方能行远。每一次的开放和交流,只为凝聚更多的教育力量,在未来的教育征程中,陈屿小学数学组将继续扎根课堂,深化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实践,聚力生长,携手共同砥砺前行。
文 | 王林芝
图 | 王涵阅
编 | 王丽君
审 | 徐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