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清代瓷器” | 第1回 茨温格宫——康熙瓷器的宝库

文化   2024-10-20 20:30   北京  

 德累斯顿茨温格宫一景


茨温格宫——康熙瓷器的宝库

《》《》

本文作者:金立言  

   杰出的美术史学者小林太市郎(1901-1963)这样描述清代瓷器:“绝不能仅仅将其评价为技术的进步。......康熙和乾隆年间的制瓷匠人与万历及宋朝的陶工相比,康乾年间的人明显要优秀得多。......它们像真正的宝石一样,沉静、透彻、完整。人类那无限深邃的姿态,在康乾瓷器上得到了完美的体现。它不是中国陶瓷史上可有可无的附录,而是中国陶瓷史上的巅峰之作。”《清代瓷器之美》,1958年)


▲图1.法国传教士殷弘绪(1664-1741)的墓碑 于北京市五塔寺境内

▲图2.小林太市郎译《中国陶瓷见闻录》


   小林先生与清代陶瓷的关系,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他将传教士殷弘绪(1664-1741,图1的书信翻译成日文《中国陶瓷见闻录》1943年,日文译本,图2的经历。这两封长信是了解康熙时期陶瓷产业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该时期,景德镇瓷器大量出口欧洲。在德国德累斯顿的茨温格宫图3、图6的墙壁上挂满了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1670-1733年)收集的各种瓷器,包括青花、釉里红、釉下三彩、五彩、素三彩及单色釉器物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不仅有大盖罐、三节葫芦瓶等威严庄重的大型器物,也有许多形态各异的小型器物。此外,在工艺技法方面,使用了镂空和贴塑龙形等多种技法。


图3.茨温格宫中的康熙五彩瓷器 笔者拍摄

▲图4.清康熙 五彩龙凤纹碗 口径13.2cm 上海博物馆藏

▲图5.清雍正 粉彩蝙蝠桃纹碗 口径14.5cm 私人收藏


   今年八月,我有幸参观了茨温格宫的仓库,再次被康熙时期景德镇民窑的创造力所折服。从康熙到雍正,随着朝代的更迭,彩瓷也从五彩发展到了粉彩。用一个简单的比喻来区分两者,如果明代的五彩瓷器是水彩画,那么雍正时期的粉彩瓷器就像是油画图4、5。事实上,白瓷上首次出现富于立体感及层次感的纹饰是在康熙晚期,其使用的正是从欧洲进口的“珐琅彩料”(图7)。这种技术革新也迅速影响了民窑,雍正以后,五彩几乎完全消失,创作的重心倒向粉彩。值得注意的是,“粉彩”这一名称是在进入20世纪才开始流行,在清代,人们称之为“洋彩”


图6.茨温格宫中的康熙青花瓷器 笔者拍摄

图7. 清康熙 珐琅彩牡丹纹碗 口径14.3cm 个人藏


   清代陶瓷器以官窑作品为最佳,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顶峰。根据督陶官唐英(1682-1756)于雍正十三年(1735)撰写的《陶务叙略碑记》(又名《陶成纪事碑记》),可知景德镇官窑共生产了57种釉彩。这些瓷器遵循“仿古採今”的原则烧制。其中既有模仿宋明官窑制作的复古品,也有新设计的作品。《陶务叙略碑记》中不仅记录了“仿西洋雕镂像生器皿”(仿西欧风格富有立体感及装饰的器物),还列出了三种“仿东洋”(仿日本)工艺品:“抹金器皿”“描金器皿”“描银器皿”。其仿制原型可能是日本进贡给清朝宫廷的莳绘漆器图8-10


图8. 江户时代 莳绘山水文杯  口径6.3cm  台北故宫藏   转载自《清宫莳绘——院藏日本漆器特展》

▲图7. 清雍正 黑釉金彩云龙纹高足杯  高9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图10. 清乾隆 黑釉金彩山水纹瓶 13.8cm  私人收


   多样的技艺与丰富的纹样,官窑与民窑的相互竞技,波澜壮阔的对外贸易,中外之间的同频共振。此连载笔者希望通过文献资料和诸多作品将清代陶瓷器介绍给大家。

(赵楚轩 译自日文原稿)


THE  END  



|    金立言博士编译著作    |

|    囧 艺 出 品    |

|    往 期 精 彩    |

沙  鑫:“强力王”奥古斯特二世的东亚陶瓷收藏

陈婕:金立言博士荷兰讲座——18世纪的广彩瓷器

良三:探秘山中商会伦敦分店——全英华人收藏家协会讲座





两庆书屋工作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阅更多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liangqingshuwu@163.com



两庆书屋
人生短暂,艺术永恒。聊聊收藏那些趣事 ︱ 【两庆书屋】是由国内佳趣雅集学术顾问、中汉拍卖学术顾问、中贸圣佳学术顾问金立言博士带领其两庆书屋团队共同创建,旨在分享学术研究成果,推荐优质展览及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