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质瓶座小议(下)
▲本文作者 杨继方
編者按:此为《瓷质瓶座小议》下篇,文末附表为作者精心整理之《瓷质镂空瓶座统计表》,以飨读者。
四、功能用途小议
1、酒器瓶座
浙江东阳斯村出土南宋如意纹银经瓶、六角刻花银瓶置(图8-1),许昌文峰路金墓出土青釉梅瓶、青釉瓶座(图8-2),都表明了经瓶(梅瓶)+瓶座为酒具功用。南宋赵令畤撰《侯鲭录》卷三酒经载:“陶人之为器。何酒经焉,晋安人盛酒以瓦壶。其制,小颈环口、修腹,受一斗,可以盛酒,凡馈人牲,兼以酒器”,其中所描述者,正是经瓶(梅瓶)这一器型。在同时期墓葬窖藏出土器物中,除经瓶外,还有执壶、匜、杯等配套饮酒器物,如四川德阳南宋窖藏等(图9)。
▲图8-1 南宋 如意纹银经瓶及六角刻花银瓶置 浙江东阳斯村出土
▲图8-2 金 青釉梅瓶及瓶座 许昌文峰路出土
▲图9 南宋-金 酒具 四川德阳南宋窖藏
元代景德镇窑、龙泉窑这种上梅瓶下镂空底座形制,依然有烧制。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元青白釉连座瓶(图10-1)、江西省博物馆藏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堆梅纹连座瓶(图10-2)、元代景德镇窑青花云龙纹带座梅瓶(图10-3)、元代景德镇窑青花莲池鸳鸯纹带座梅瓶(图10-4)、深圳博物馆藏元代龙泉窑青釉褐彩连座梅瓶(图10-5)等。这种小口、丰肩的器型,与同时代梅瓶相比较并无区别。以上五例连座瓶的高度约在20~25厘米。其用途是否依然为酒器,尚需其它更多资料佐证。
▲图10-1 元 青白釉连座瓶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10-2 元 青白釉堆梅纹连座瓶 江西省博物馆藏
▲图10-3 元 青花云龙纹带座梅座
▲图10-4 元 青花莲池鸳鸯纹带座梅瓶
▲图10-5 元 龙泉窑青釉褐彩连座梅瓶 深圳博物馆藏
约同于明代永乐—宣德朝的朝鲜李朝《世宗实录》中(图11-1),出现有“白磁青花酒海”字样,为上梅瓶下连座形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明代《朱瞻基行乐图卷》(图11-2)、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明代仇英《乞巧图》中(图11-3),美国国会图书馆藏明万历《新刊出像补订参采史鉴南北宋志传通俗演义》版画“仆佣担运带座梅瓶”(图11-4)都有相近图形出现。“酒海”最早见于《元史》卷八十《舆服志》“殿上执事”条:“酒人,凡六十人,主酒(国语曰答剌赤)二十人,主湩(国语曰郃剌赤)二十人,主膳(国语曰博儿赤)二十人。冠唐帽,服同司香。酒海直漏南,酒人北面立酒海南”。元代陶宗仪《辍耕录》卷五“劈石斧”条:“天子极、正旦、天寿节御大明殿会朝上时,则人执之,立于酒海之前”。1983 年桂林尧山明代靖江温裕王朱履焘墓出土青花双龙戏珠带盖梅瓶,出土时承装滋补药酒。明代佚名撰《天水冰山录》中记载明嘉靖朝权相严嵩家藏酒具,“银酒海二个,共重五十两零八钱……古铜酒海一十四个,共重一百七十七斤零十两,内一个木盖有玉顶。”明代王宗沐著作《江西省大志》卷七“御供”记载,嘉靖三十六年“各样祭器笾、豆、罍、爵、樽、匾、壶、大羹碗六千三百六十……酒海青花白瓷五十四。”万历十一年“降发瓷器式样四百四十三件……青花白地缠枝金莲花托篆寿字酒海二百”。明万历朝《大明会典》卷一百一十三:“弘治间定……瓶每个五百贯、酒海每个一千五百贯,豆青瓷盘每个一百五十贯。”
▲图11-1 《世宗实录》中的“白磁青花酒海”
▲图11-2 明 《朱瞻基行乐图》(局部) 故宫博物院藏
▲图11-3 明 仇英《乞巧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1-4 明 “仆佣担运带座梅瓶”版画 美国国会图书馆藏
明代景德镇御窑厂遗址、龙泉窑遗址中,也有对应器物出土。广西桂林博物馆藏明初素胎带盖梅瓶及明黑袖梅瓶器座(图12-1)、1993年景德镇珠山御窑厂遗址南麓东侧出土明宣德白釉带座瓶(图12-2)、明宣德仿龙泉窑青釉带座瓶(图12-3),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明永乐龙泉窑青釉梅瓶(图12-4)、明永乐龙泉窑青釉器座(图12-5)。明代早期贵族器用和民间器用区分严格,这些器物是贵、庶之间规范阶层等级的直接佐证。
▲图12-1 明 素胎带盖梅瓶及黑釉梅瓶器座 广西桂林博物馆藏
▲图12-2 明 白釉带座瓶 御窑厂遗址出土
▲图12-3 明 龙泉窑青釉带座瓶
▲图12-4 明 龙泉窑青釉梅瓶
▲图12-5 明 龙泉窑青釉器座
2、“三供”“五供”组合瓶座
古代祭祀仪式中,根据所祭祀目标不同,而对使用数量不等的瓶、尊、炉等器用。《周礼·天官·洒正》:“凡祭祀,以法供五齐三酒,以实八尊。大祭三贰、中祭再贰、小祭壹贰,皆有酌数,唯齐酒不贰,皆有器量”。宋金时期,南宋朱熹著作《绍熙州县释奠仪图》、北方金朝编撰《大金集礼》等书籍,参考同时期佛寺礼佛仪式中器用使用方式,为民间祭祀祠堂宗祖做出规范并影响后世。英国大维德基金会藏元至正十一年(1351 年)青花云龙纹象耳瓶一对,瓶颈部青花铭文曰:“信州路玉山县顺城乡德教里荆塘社奉圣弟子张文进,喜舍香炉、花瓶一付(副),祈保阖家清吉、子女平安,至正十一年四月良辰谨记,星源祖殿胡净一元帅打供。”其中“香炉、花瓶一副”以实物名款明确了元代“三供”的具体组合形式。
▲图13-1 南宋 《孝经图册》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图13-2 南宋 《孝经图》 辽宁博物馆藏
南宋时朝廷祭祀已经出现相近于佛教瓶花、香炉放置样式的祭祀形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南宋《孝经图册》中有对称放置簋、坛样式(图13-1),辽宁博物馆藏南宋《孝经图》出现对称放置花瓶形式(图13-2)。其“二瓶一炉”已经成为这一时期的流行样式。对应考古出土和馆藏实物则澧县八丈坡元代窖藏出土元代带座青花瓶1对、狮钮盖鼎式炉(图14-1);义乌市博物馆藏元代龙泉窑青釉连座梅瓶1对、鼎式炉(图14-2);衢州市万田乡顺硾边村出土元代青白瓷带座双耳瓶1对、青白瓷带座炉(图14-3);1985年江西省萍乡市福田乡元代窖藏出土连座瓶1对、青花菊瓣纹鼎式带座炉 (图14-4);安徽繁昌元代窖藏出土三供器物组合,元代景德镇窑霁蓝釉贴塑龙纹双耳胆瓶1对,配卵白釉镂空器座1对,霁蓝釉三足炉配卵白釉镂空器座1只(图14-5)。这5组器物,虽然材质有瓷有陶,装饰纹样有青花、青釉、青白瓷,花瓶器型上有所区别,但都可以肯定为元代三供组合实物代表,也可以看到瓷质瓶座的应用。
▲图14-1 元 青花狮纽鼎式炉、带座青花瓶
▲图14-2 元 青釉带座瓶一对、三足炉 义乌市博物馆藏
▲图14-3 元 青白瓷带座双耳瓶一对、双耳带座三足炉
▲图14-4 元 青花连座瓶一对、菊瓣纹带座三足炉
▲图14-5 元 霁蓝釉贴塑龙纹瓶一对、双耳三足炉,均带白瓷座
3、陈设花瓶瓶座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南宋《五百罗汉图之罗汉供场景》中(图15-1),桌案之上,左右两件都为束颈鼓腹的白色纸槌瓶花瓶,内束鲜花,放置于黑漆方形四足座上。日本相国寺藏南宋陆信忠《十六罗汉图册》中(图15-2),两件青色净瓶,放置于红漆方形四足座上。出土瓷瓶、木瓶与绘画互相佐证,与前述墓葬壁画中花瓶成对出现的使用方式,都表明了“成对”花瓶用于祈福的目的。这种功用与文人高士燕居、谈禅的世俗题材画作中仅出现单只花瓶作为装饰的使用方法有明显不同。
▲图15-1 南宋 《五百罗汉图之罗汉供场景》(局部) 日本京都大德寺藏
▲图15-2 南宋 陆信忠《十六罗汉图册》(局部) 日本相国寺藏
明代《瓶花谱》、《瓶史》等著作中不约而同提到家居生活和祭祀供奉中花瓶使用的区别。《瓶花谱》“品瓶”条讲述:“凡插贮花,先须择瓶:春冬用铜,秋夏用磁,因乎时也,堂厦宜大,书室宜小,因乎地也,贵磁、铜,贱金、银,尚清雅也,忌有环,忌成对,像神祠也,口欲小而足欲厚,取其安稳而不泄气也”。讲述明代文人家居生活中陈设用花瓶的忌讳——“忌有环,忌成对”,理由是“像神祠也”。即前述明代用于祭祀供奉所用“三供”“五供”组合中花瓶需要成对放置使用的用法。在明清时期绘画中,亦可以看到多处花瓶插立于瓶座之中的样式。其作为花瓶用途,并不限制于器型。如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代《五同会图》上梅瓶下瓶座形制(图16-1),类似情形在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明佚名《罗汉搔背补衣图》(图16-2),歙县博物馆藏明代容像(图16-3),日本市立米泽图书馆藏明万历三十年《仙佛奇踪》版画(图16-4),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藏清代《石城殷奇画册》(图16-5),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清雍正郎世宁绘《聚瑞图》中使用南宋官窑青瓷弦纹瓶,瓶中插莲花。都有类似花瓶陈设样式(图16-6)。
▲图16-1 明 《五同绘图》(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图16-2 明 《罗汉搔背补衣图》(局部) 美国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图16-3 明代肖像(局部) 歙县博物馆藏
▲图16-4 明 《仙佛奇踪》(局部) 日本市里米泽博物馆藏
▲图16-5 清 《石城殷奇图册》(局部) 波士顿美术馆藏
▲图16-6 清 郎世宁《聚瑞图》(局部)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清代《各作承办活计档》记载“乾隆二十年九月十六日,员外郎金辉、副崔总舒文来说,太监胡世杰交宣窑青花白地梅瓶一件,随紫檀木座...”。记载清宫中花瓶配对木座成套使用的习俗。现存故宫养心殿三希堂墙壁所装饰用各式壁瓶(图17),每件壁瓶均有与之一起烧制,造型各异的瓶座。可以视作清代宫廷花瓶瓶座设计制作的集中体现。
▲图17 故宫三希堂内景
五、小结
浙江东阳斯村出土南宋六角刻花银瓶置。许昌文峰路金墓出土青釉器座和青釉梅瓶组合、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北宋李公麟《孝经图卷》中的六爪几架、1979年山东省高唐县金代承安二年(1197)虞寅墓壁画、以及山西大同金代大定二十九年(1189)阎德源墓出土木盆架,这些资料和实物证明,瓶类器型在宋金时期日常生活、佛教仪式使用过程中,已经有部分上瓶下座形式出现和流行。南宋龙泉窑瓷质镂空型底座的造型来源,为仿同时期金属、木质多足形瓶架、盆架造型烧制。其造型延续至元、明、清三朝。其功用为酒器、“三供”“五供”供器、花瓶陈设之用。明代袁宏道《瓶史》中“凡本地边栏漆卓,描金螺钿床及彩花瓶架之类,皆置不用”。《清宫瓷器档案》:“光绪二十年十月二十六日,庆典进贡瓷陈设档:进十五号,崇礼,五彩八仙庆寿瓷瓶一件,随瓷座”。其中提到“瓶架”、“瓷座”为瓷质镂空瓶座之名。其功用为生活习俗中与其它器具配套使用。瓷质镂空瓶座的发展历程,浓缩了古代器具功用、工艺设计等诸多要素,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之有机组成,可赞可叹!
附表:《瓷质镂空器座统计表》
序号 | 名称 | 器型 | 信息 | 图样 |
1 | 南宋如意纹银经瓶、六角刻花银瓶座 | 梅瓶、六角形底座 | 浙江东阳斯村出土 东阳市博物馆藏 | |
2 | 金代青釉器座 | 直口折沿,束颈鼓腹。下附六等分扁足。颈腹6处镂空 | 高11.7厘米许昌文峰路金墓出土 | |
3 | 元代褐黄釉瓶座 | 直口,束颈曲腹,颈部镂三孔,腹部镂四门,下装四足 | 高6.8厘米 龙泉市大窑窑址出土 温州博物馆藏 | |
4 | 元代青釉褐斑瓶座 | 座分五面,各开壶门,墩座状 | 高6.9厘米 上海博物馆藏 | |
5 | 元代青釉连坐花瓶 (一对) | 小口,颈长、细,上有凸出弦纹一周,圆腹有座 | 高14.4厘米 河北省赵县宋村宋、元墓出土 | |
6 | 元代青釉连座瓶 | 座分五面,各开壸门。 | 义乌市博物馆藏 | |
7 | 元代天蓝釉贴花兽面纹双耳连座瓶 | 下连五孔座,座作五壸门 | 北京市元代遗址出土 首都博物馆藏 | |
8 | 元代天蓝釉镂空座四兽面双螭耳瓶 | 下连五孔座,座作五壸门 | 内蒙出土 高58.3厘米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
9 | 元代天蓝釉连座瓶 | 下连五孔座,座作五壸门 | 元代张弘略墓出土 保定市满城区文物管理所藏 | |
10 | 元代青花鸳鸯纹、云龙纹带座梅瓶 | 底座呈六面镂空花墩式,台面留空承托瓶身。 | 江西省博物馆藏1974年江西鄱阳县出土 | |
11 | 元代青花玉兔纹带座供瓶 | 下为束腰六边形鼓式底座。 | 高25.2厘米安徽省青阳县博物馆藏 | |
12 | 元代青花梅纹双耳瓷带座净瓶 | 底座为束腰六边形鼓式底座 | 澧县博物馆藏 澧县八丈坡元代窖藏出土 | |
13 | 元代青花梅花纹带座净瓶 | 底座为六棱形镂空花窗式,折沿宽平,束颈鼓腹 | 高19.7厘米 萍乡市博物馆藏 | |
14 | 元代青花花卉纹蒜头连座瓶 | 底座六棱形镂空开窗折沿宽平,束颈鼓腹 | 景德镇中国陶瓷博物馆藏景德镇出土 | |
15 | 元代青花缠枝牡丹纹器座 | 折沿宽平,束颈鼓腹。中有六对称如意形开窗,附底足 | 高16.5口径25.5足径23.8厘米 青海省博物馆藏 | |
16 | 元代青白釉堆梅纹连座瓶 | 蹄形三足镂空五圆蹄形孔 | 高24.7口径2.6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 | |
17 | 元代青白釉如意纹带座瓶 | 下附四如意形镂空方形空心座 | 高14口径2.8厘米 重庆市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 |
18 | 元代景德镇窑青白釉褐斑带座瓶 | 底四孔棱柱状 | 高13.2厘米重庆市中国三峡博物馆藏 | |
19 | 元代青花梅花纹连座净瓶 | 直口细颈,颈中部圈凸棱。丰肩鼓腹。瓶、座可分开 | 底座高 3.5厘米滁州市文物所藏 | |
20 | 元景德镇窑青白釉褐色点彩连座瓶 | 座呈六方形,束颈,座身六壶门镂孔,平底中空 | 江西省博物馆藏 | |
21 | 元代卵白釉铺首连座瓶 | 下连六方形双排镂空座 | 高24.6九江市博物馆藏 | |
22 | 元代釉里红器座残片 | 座身六个壶门镂孔,平底中空 | 景德镇落马桥窑址出土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 |
23 | 元代陶镂孔器座 | 圆口,厚唇束颈,腹部饰有六个等距离的兽首。 | 高11厘米 延安虎头峁元代墓葬出土 | |
24 | 元代陶器座 | 面圆形,边缘呈菱花形,束腰,壁竖直,下有弯曲六腿 | 直径11.2、高10.4厘米。元代张达夫墓出土 | |
25 | 元代青花六棱形镂空器座 | 折沿圆唇,束颈鼓腹,下腹斜直, 腹部有六镂空 | 高8.5厘米 宁波落马桥窑址出土出土 | |
26 | 元代景德镇窑卵白釉镂空器物底座 | 圆口平沿直颈,器身镂空开窗,底座束腰须弥座形 | 高9.2厘米安徽繁昌元代窖藏出土 | |
27 | 明永乐白釉小口带座净瓶(1对) | 六方形座,上部镂空,中部镂空如意形,下为须弥座式 | 底座高8.3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 | |
28 | 明宣德景德镇窑青白釉带座瓶 | 座中通,唇口短束颈,鼓腹,下部外撇,壁镂空云肩纹 | 高43.1厘米 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 |
29 | 明宣德景德镇窑仿龙泉青釉带座瓶 | 座中通,唇口短束颈,鼓腹,下部外撇,壁镂空云肩纹 | 高42.5厘米景德镇陶瓷考古研究所藏 | |
30 | 明正统至天顺青花人物图带座瓶 | 座中通圆形,唇口短颈鼓腹,下部外撇,壁镂空花卉纹 | 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藏 | |
31 | 明早中期红绿彩八仙图八方香筒 | 座中通圆形,唇口短颈鼓腹,下部外撇,壁镂空花卉纹 |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 |
32 | 明永乐青釉器座 | 菱口平沿束颈腹壁镂空并刻划云纹 | 龙泉大窑枫洞岩窑址出土 | |
33 | 明初素胎带盖梅瓶及明黑袖梅瓶器座 | 底座圆口束颈,腹六开窗,下接二层台式圆座 | 桂林博物馆藏 | |
34 | 明代素胎大口陶梅瓶、明代梅瓶器座 | 底座圆口束颈,腹六开窗,下接二层台式圆座 | 1972年靖江安素王墓出土 桂林博物馆藏 | |
35 | 明正德蓝釉带座梅瓶(一对) | 底座圆口束颈,腹六开窗,下接二层台式圆座 | 成都明正德五年(1510)蜀王府太监魏本墓出土 | |
36 | 清乾隆仿木纹釉带座花盆 | 底座圆口束颈,腹四壸门开窗 |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 |
37 | 清乾隆厂官釉描金镂空底座 | 底座圆口束颈,腹四壸门开窗 | 上海博物馆藏 | |
38 | 清乾隆豆青釉镂空盆式多足器座 | 底座圆口束颈,腹五壸门开窗 | 高安市博物馆藏 | |
39 | 清道光“慎德堂制”红秞描金器物座 | 底座圆口束颈,腹四壸门开窗 |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
THE END
| 金立言博士编译著作 |
▼
| 囧 艺 出 品 |
▼
| 往 期 精 彩 |
▼
金立言:日本《陶说》杂志“日本回流的清瓷瑰宝”系列连载文章合集
杨继方:古代“胡人”形象小结
杨继方:从两庆书屋藏瓷看“福禄寿”三星形象衍变
两庆书屋工作室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查阅更多文章。
欢迎分享、转载,请务必注明出处。
liangqingshuwu@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