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
好
白
露
草藏白露三分凉,
人间落木七分香。
秋风满城,天高水长,
梧桐落叶,万物温良。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秋季第三个节气。这个节气名称来源于自然现象,即随着冷空气的增强,夜晚温度下降,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成露水,这些露水在清晨时分显得特别白,因此得名“白露”。白露后,昼夜温差渐渐拉大,天气渐渐转凉,寒生露凝,有“白露秋分夜,一夜凉一夜”之说。
《诗经》说:“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一句白露,满怀柔情。就像秋天的眼泪,温柔地洒向人间。有人沉醉其中,有人怡然其间,亦有人被勾起心底的思念。让我们共读一首最思念的白露诗: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因为安史之乱,杜甫与兄弟们四下分散,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杜甫的思念更浓。白露时节,寒意逼人,更怀念家里人,看遍了许多月亮,还是觉得家乡的月亮更明亮。白露清冷,明月高悬,哀伤的秋景,给惦记多添了几分苦,却让我们保持对生命的温柔和期待。
“白”字始见于甲骨文,其古字形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称白为太阳初升之状,另有一种解释为大拇指之状,还有一种解释为白色谷米。“白”的基本义指白色,由白色引申为纯洁。白又表示明亮,进而又有了清楚的意思,由此又引申为表明、辩白。由白色还可引申为无用或徒然。
“露”是形声兼会意字,始见于战国时期的篆文。篆文从雨,路声。由“路”字和“雨”字组成,本义是露水。隶书、楷书构形来自篆文。《说文》中说:露,润泽也。即可见露的本义是露水。《礼记·孔子闲居》中说“风霆流行,庶物露生”。露水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时变成水滴附着在固体上,古人以为是天降下来的雨,故从雨。露珠历历在目,不像霜与雾那样看不清,故又引申为显露的意思,由此也引申为泄露之义。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