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文源——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立秋

文摘   2024-08-07 08:18   河南  

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


立   秋

忙碌的夏天,终于踩下刹车。卷帘远瞰,人间已是初秋。  

一片落叶里,一弯新月里,一阵凉风里,我们体味到了秋。听见它细碎的脚步,触碰到它的凉意……于细微之处,人可知秋;而知秋,亦是迎秋。

秋日将至,且喜迎秋。

立秋简介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更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立秋”带来的首先是天气的变化。从这一天开始,天高气爽,月明风清,气温逐渐下降,正如谚语所说:“立秋之日凉风至”,“早上立了秋,晚上凉飕飕”。秋天还是禾谷成熟、收获的季节。立秋时,古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还有“贴秋膘”、“咬秋”等习俗。

诗词共赏

秋是一个多彩的季节,此时既有金风送爽,又有万木飘零;既有累累的硕果,又有暮年的伤感,古往今来,人们从不同感受出发,赋予了“秋”字的不同的内容。不妨翻开诗书,跟着诗人听秋风,闻秋语。

立秋

刘言史〔唐代〕

兹晨戒流火,商飙早已惊。

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

《立秋》是一首五言绝句。意思是:从这天的早晨起,暑气消去,秋风阵阵而起。天阔云高夏色已收,树木在风中作响,是秋天的声音。

秋天来了,诗人的情绪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对于秋天的喜爱可以说是溢于言表。云天下的木叶翻飞,正是诗人对于秋天的一种赞美。秋之韵味,早已在诗人心间流淌。

一叶惊秋,正是这首诗最好的表达。从此以后,暑气渐退而秋天将至,秋风渐起而惊动人心。云天越加澄明美丽,木叶声中又是一年秋来到。多彩的秋天,就像这首美丽的诗歌,让人心旷神怡,充满期待。

文字演变

甲骨文“立”字,像一个人站在地上,下面一横是指事符号,意为地面。本义就是人站在地上。《说文解字》曰:“立”,住也。从大立一之上。凡立之属皆从立。“立”,是一个会意字。甲骨文、金文、小篆到楷书的流变过程,一脉相承,非常清晰地展示了汉字字形的步步演变,但万变不离其宗的原则。

成语中的“顶天立地”,佛教典籍中的“立地成佛”,其中的“立”字,都表示人的站立。人站立在那里,有竖立的意思。所以,“立”字引申出建树、竖起之义,如成语“立竿见影”的“立”字,意思是把竹竿竖立在阳光下,立即就会出现竹竿的影子。引申后,又指一般意义上的建树。如“建功立业、三十而立”等,则是指入生追求有所建树,有所成就的意思。

秋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秋的古字形像蟋蟀或蝗虫,甲骨文中假借为“秋季”。有的甲骨文的秋字,在下面加了一把“火”。从火,表示秋季收割后要烧荒以备播种。也有人认为,在中国的历史上,蝗灾是收获前常常遇到的天然农业灾害。蝗虫有趋光性,所以每当蝗灾来临时农民们就燃起大火,让蝗虫自往投扑光亮而死,因此古文“秋”从火。

秋天是个谷熟、收成之季,所以“秋”又被引申出收获、丰收之义。《说文解字》对“秋”解释:“禾谷熟也”。秋天之后就是万物肃杀的冬天,所以它也暗含着“萧瑟”之义,所以“秋”还可表示悲愁。

夏日悄悄逝去不复返,秋日静静来临无声息。初秋,美在温和,不凌厉,它似乎和人一样,也有自己的心声,有自己的沉淀。请珍爱秋,时光流转出静美的模样,待我们好好迎接。希望立秋后的我们,都能迎来人生的美丽旅途,不辜负岁月静好,山河无恙。

安阳市文源小学

欢迎您!

安阳市文源小学
我校创建于1950年,位于安阳市殷都区钢一路中段,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建筑面积6400平方米。现有26个教学班,1360名学生。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现有省特级教师1名,省名师2名,市名校长1名,市学科带头人5名。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