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有奖互动】大年初一,打破传闻!那些年我们“玩”过的蛇——贪吃蛇真的“贪吃”吗?

百科   2025-01-29 10:05   北京  


大年初一到!先给大家拜个年——祝各位读者朋友们蛇年大吉蛇么事”都能顺利圆满


谈到蛇,你会想起什么呢?


或许可能是《新白娘子传奇》中千年等一回的白素贞,为爱痴狂;是《仙剑奇侠传》中人身蛇尾的女娲后人赵灵儿,外柔内刚;


也可能是《葫芦娃》中手持如意,轻念"如意如意,按我心意"的蛇精,阴险狡诈;是《功夫熊猫》里的“盖世五侠”之一俏小龙,身姿敏捷。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不论是大朋友,还是小朋友,说起蛇,脑海中一定都能浮现出了许多有趣的传闻……


你听说过哪些关于蛇的“传闻”?欢迎大家把你对蛇的印象与疑问留在评论区!收获点赞前5名的用户将收到《少年科学画报》3月刊1本哦!


(杂志封面需替换)


上图为《少年科学画报》3月刊,仅供参考


很多时候,我们对蛇的印象来自各类影视、游戏、文学作品,这导致有些朋友对蛇有一些“误解”,甚至可能形成了“刻板印象”!


今天,阿米就要带大家走进我们《一起发现》1-2月刊,从经久不衰的“贪吃蛇”游戏说起,为蛇蛇来一次正名吧!


贪吃的蛇


你玩过“贪吃蛇”游戏吗?


在这款经典小游戏里,你可以控制一条小蛇不断移动、转身,吞下路上的豆子,蛇的身体将随着吞下更多的豆子而不断地变长,当蛇头撞到蛇身或墙壁等障碍物时,游戏就结束了。



这个游戏加深了我们对蛇“贪吃”的印象。


“贪吃蛇”似乎总是不停地吃豆子,导致身体不断变长,越来越难以控制它的身体。 


其实,蛇总是因为贪吃而被我们误解。


贪吃蛇,不贪吃


《山海经》里记载了一种叫森蚺的蟒蛇,吞下一头大象,花了三年时间消化,才把骨头吐出来。虽然这只是一个夸张的传说,但从中可以窥见蛇非同小可的吞食能力。


盘在水边树枝上的亚马逊森蚺


别看蛇的嘴巴小,一条小小的蛇,也能吞食相当于蛇头6~8倍大小的猎物。这么小的蛇嘴,是如何做到吞食体积比它大好几倍的猎物的呢?



蛇的吞食方式很特别,它捕获到猎物后,不是先将猎物一口一口地咬碎、分解,再慢慢往下咽,蛇会采取“囫囵吞枣”的方式,将猎物整个吞到胃中,再慢慢消化。


在吞咽时,蛇首先极尽其能地张大嘴巴,将猎物的头部吞下。这个方向很重要,能保证猎物的四肢不会在吞咽过程中卡住蛇的喉咙。


蛇的口腔两侧长有倒钩牙,当猎物头部进入到口腔,蛇头部一侧的下颌骨会向后转动,此时,另一侧的倒钩牙就钩住猎物的头部,使之无法再通过口腔溜出来。



蛇用力将猎物的头部往咽部送一段,随后,转动另一侧下颌骨和对应侧的倒钩牙,再往下送一段。


这样左右轮流向后转动,猎物便一段段往下送,直至将猎物整个躯体送入胃中。


这样看来,“贪吃蛇”吞下大大的豆子是没有问题了。


可是,总是失败的玩家一定会想:要是蛇吃了豆子马上消化掉,身体马上变短该多好呀!


很可惜,蛇消化食物很慢,每吃一顿要经过几天才能消化完毕。



虽然这对玩家是个“噩耗”,但对于蛇来说可是好事情。


蛇的食谱很丰富,鼠类、蛙类、蜥蜴、昆虫等小动物都位列其中,但蛇并不总有好运气能捕食到猎物。


蛇可以一次吃下很大的猎物,但平均下来就不算多了,依靠体内储存的能量就能挨过没有口粮的日子了。


有蛇没蛇不一样


尽管在很多人眼里,蛇并不是一类友善的动物,但如果没有了“贪吃蛇”,自然生态将变成什么样呢?


蛇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有着重要的价值。


蛇之所以被称为“无脚猫”,是因为大多数蛇以鼠类为食。蝮蛇、锦蛇、游蛇、眼镜蛇的食物都以鼠类为主,是鼠类的天敌,能有效地扼制鼠类数量的恶性膨胀。



一条银环蛇一年可吞食130 只老鼠;一条黑眉锦蛇一次可吞食4~6 只老鼠,一年吞食老鼠可达200只;而一条眼镜蛇每年吞食的老鼠可达300只


蛇捉鼠的本领和进攻追击老鼠的本领比猫强,因为蛇能深入洞穴之中,直追得老鼠无路可逃。



另外,还有的蛇专以白蚁为食,对防止白蚁破坏木制家具和建筑无疑起了巨大的作用。


钝头蛇专以农业害虫蛞蝓为食物,极北蝰和蝮蛇的幼蛇主要捕食昆虫,草原蝰在一个夏季就能捕食大量的昆虫,其中90%以上是危害草原牧业的蝗虫。 


钝头蛇


由此可见,很多蛇类在消灭鼠害和森林、草原、农业的虫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一环,在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功不可没。


蛇年到了,可爱的“贪吃蛇”祝福大家在这一年中胃口好,也让我们祝福野外的蛇都能幸福快乐,用自己的好胃口保护大自然



新年有奖互动




















互动话题:

你听说过哪些关于蛇的“传闻”?

评论区留言,还有机会被科普老师“翻牌”哦~


互动规则:

欢迎大家以图片、文字的形式在评论区分享自己关于蛇的故事与听闻,收获点赞前5名的用户将在3月份收到《少年科学画报》3月刊1本哦!


互动时间:

2025年1月29日-2025年2月28日(时间需更改)


新年“有奖互动”名单将在3月统一公布!大家及时关注公众号推送信息呦~





















更多有趣精彩的自然物种知识与高清大图请关注《一起发现》!

点击以下链接即可购买~


本期内容选自2025年第1、2期《一起发现》

撰文:靖暄 

责编:孙锴

组稿排版:王亚婷




投稿有奖

杂志投稿有稿费啦!


将阅读杂志、参加研学活动、观察昆虫的感想形成图文、视频、音频,向杂志社投稿作品经采用后,将会署名发布在《少年科学画报》《一起发现》杂志与官方媒体平台,除向小作者寄送样刊、作品接收函和精美荣誉徽章外,还将获得专门为孩子们申请的稿费:杂志刊登30元/篇,公众号发布20元/篇!

点击下图,了解具体投稿方式

给孩子更真实的科普作者发稿体验,用满满的仪式感鼓励孩子不断发现、观察、记录世界的奇妙!

少年科学画报
《少年科学画报》官方微信,发布科学趣闻、漫画故事、活动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