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初邓公阅兵:指着一位师长,“他要好好培养”,后来如何?

文化   历史   2024-09-02 20:05   江西  

一个家庭经济状况一般的普通人,从零开始逐渐坐上高位。光鲜亮丽的背后,必然会付出诸多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品尝过艰辛的滋味,但他们能够拥有光辉耀眼的人生

除了个人能力优秀外,有时候往往还需要运气的加持,如果有贵人相助,他们的突出才能就可以更快被发现,廖锡龙就是其中之一,而他的伯乐则是邓公。

廖锡龙的老家在贵州,父母都是靠天吃饭的农民。即便在偏远的地方,也躲避不了被战火弥漫的命运,毕竟那可是在革命时代。

而他作为一名普通的农民子弟,无奈的见证了百姓被剥削和压榨的场面,因此他十分痛恨那些将生活在社会底层百姓的性命视如草芥的各方势力,他迫切的希望,自己也能成为拯救国家和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积极分子,奈何年纪尚幼,即便是抗战和解放战争结束,他还不到十岁。

但亲眼见证过革命武装部队抵御外辱,粉碎压迫百姓的各方势力,心中欣喜的他对革命战士满怀崇敬之情,一个参军报国之梦就这样涌入在他的脑海之中。随着岁月的流逝,他逐渐长成一个大小伙子,心中对于成为一名军人的想法也愈加坚定。

1959年,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18岁的他听闻了附近招兵的消息,瞒着父母,偷跑去报名,因为常年累月辛勤的奋斗在田间,让他养成了健壮的体格,很顺利的通过了各项测试,成功进入到部队。

梦想的实现让他欣喜若狂,但同时他也在默默的提醒自己,这里能人辈出,他并不是最特殊的那一个,想要真正做出一番成就,就必须更加努力才行。因此,进入部队之后,对于各种艰苦的训练,从一开始的咬牙坚持到后来的习以为常,他付出了诸多的努力,包括在别的战友休息的时候,他也科学规划时间,加紧训练,就这样一个看似文质彬彬的人,却拥有了高超的作战能力,曾担任过49师145团四连副班长。

不知不觉间,他迎来了退役的时刻,在部队待了那么多年,他早已在这里留下了深刻的感情,将这里当成了自己第二个家,离开对于他来说痛彻心扉也是难以接受的事情,于是他向组织申请,希望可以延长服役的时间。

领导知道他是一个很有潜力的人才,只要继续大力培养,未来必会一片光明,也会给军队的建设发展提供更多的力量,答应他的请求似乎成为了唯一的选择。

就这样,廖锡龙有了继续待在部队的机会,坚持不懈的继续强健自己的体魄,提升思想领悟能力,甚至在1964年举办的一次“大比武”中,因为表现优异,不仅收获了大家的认可和尊重,还得到了领导的更多重视。

然而,谁也没能想到的是,后来他人生发生了意外,差点因此被遣返回家。当时他接受了一个命令,和其他战友一起参与排雷,不幸的是,因为布置过于密集,排的时间又长他有些劳累,一不小心就踩到地雷上,一根食指就这样永远的没了。

身体被留下了残疾的烙印,虽然被评选为排雷英雄但按照一惯例,像他这样的情况,应该光荣退休,但领导惜才,于是再次做出留下他的决定,还提拔为了军中干部。后来种种事迹都证明领导当初的选择是十分英明的。

廖锡龙后来参与了不少任务,均都表现卓越,尤其是在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中,他率领部队同几次三番挑衅我国主权和领土安危的越南军方展开激烈的作战,胆大心细的性格,让他便于把握局势,及时做出战略的调整,过硬的军事素养让他思维活络,能够想出最佳的克敌办法,歼灭敌军无数,多次成功夺取胜利果实。

凯旋而归后,他不仅收到了部队的嘉奖,在军中的人气也变得更为旺盛,组织有心继续让他得到锻炼和提升,1980年安排他进入了军事学院基本系学习。

廖锡龙十分珍惜这次机会,不仅是因为这样的推荐代表着他能力得到了组织的认可,也是因为他更加清楚,在部队这么些年,人才是国家最需要的,也是最能在社会主义事业发展过程中做出贡献的人。

而他虽然足够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就,但在他看来,还远远不足,他要向那些优秀的前辈们学习,因此,对于每一门专业知识,他都十分认真努力,课堂上认真学习,下课后也经常找课外书籍拓展自己的知识面,等到他顺利毕业的时候,他的各方面能力都已经得到了大幅提高,1981年以副师长的身份参加了那次声势浩大的阅兵式。

多年来成绩表现不俗的他以挺拔的身姿亮相,瞬间吸引了正在看台上视察的邓公,认为他是一个可塑之才,叮嘱秦基伟一定要好好培养,也是因为他的这一句话,为此后廖锡龙的步步高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以来,他曾在军中的多个要职上就任过,比如1984年的陆军第11军的副军长、军长,1985年的成都军区副司令等。而每一个职位,他都认真对待,每份工作他都不敢放松,也正因如此,他才能在军中大放异彩,受到大家的喜爱与尊敬。在1988年,喜获上将军衔,并在34年后以超高票数被推举为军委委员和解放军总后勤部长。

程哥读史
专注更新历史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