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了解“知行合一”吗?

文化   2024-09-30 22:07   湖北  
龙场悟道之后,王阳明在此又耽搁了一年多,但在这段时间里,体会到良知的阳明先生,在龙场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的提高,在这片荒蛮之地已经稳稳站住脚了。此时的王阳明在良知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一个新的理论,这就是人人皆知的“知行合一”。
说起阳明先生的学问,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他的“知行合一”。这一理念是王阳明在龙场受苦的时候体会出来的,而其为世人所知则是从他到贵阳文明书院讲学开始。
依《年谱》记载:“是年先生始论知行合一。”其后又说:“始席元山书提督学政,问朱陆同异之辨,先生不语朱陆之学,而告之以其所悟,书怀疑而去,明日复来,举知行本体证之《五经》诸子,渐有省。往复数四,豁然大悟,谓:‘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朱陆异同,各有得失,无事辨诘,求之吾性命本自明也。’”

从这一段记载我们知道,王阳明悟到“知行合一”是在正德三年( 1508)龙场谪居之时,而当时担任贵州提学副使的席书做了第一个听众,同时,也成了第一个向王阳明质疑并被其说服的人。
另外,席书还是一位尽力帮王阳明摆脱困境的知心朋友,在听过阳明宣讲“知行合一”之后,席书先生所说的一句话更是耐人寻味:“圣人之学复睹于今日。”这正应了王阳明舍弃后世诸儒,回溯儒学源头,直追孔孟,还原儒学本来面目的志向。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本身是一剂良药,目的是要治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恶劣习气。王阳明讲心学,讲知行合一,目的是要救这个社会,救这个国家。在《书林司训卷》中王阳明严厉地指责当时的士人官绅:“士皆巧文博词以饰诈,相规以伪,相轧以利,外冠裳而内禽兽,而犹或自以为从事于圣贤之学。”王阳明认为社会风气之所以会堕落到这样的程度,主要原因就是“(有良)知而不行(不肯照办)”,导致良知与行动脱节。

在王阳明看来,世人心里都有良知,明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却用虚伪狡饰掩盖良知,不但自己做伪,蒙昧心镜,而且“相规以伪,相轧以利”,伪饰之行已经成了社会的潜规则,甚至很多人自我麻醉、自我催眠,把自己的邪恶倾轧、同流合污视为“圣贤之学”了。这些人,其实就是孔子最厌恶的“乡愿”。在《论语》中,孔子曾说:“乡愿,德之贼也。”
孟子给“乡愿”加了一个批注:“非之无举也,刺之无刺也,同乎流俗,合乎污世,居之似忠信,行之似廉洁,众皆悦之,自以为是,而不可与人尧舜之道,故曰‘德之贼’也。”后世学者李大钊说得更直白:“中国一部历史,是乡愿与大盗结合的记录。”乡愿危害之甚,由此可知。
针对于此,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对他的首徒徐爱说:“今人却将‘知行’分作两件去做,以为必先知了然后能行,‘我如今且去讲习讨论做知的功夫,待知得真了方去做行的功夫’,故遂终身不行,亦遂终身不知,此不是小病痛。”在《答周道通书》中,王阳明更是坦言:“知行合一之说,专为近世学者分知行为两事,必欲先用知之之功而后,遂致终身不行,故不得已而为此补偏救弊之言。”

在这里,王阳明所说的“终身不行”就是指人们蒙昧了良知,而且存心自我蒙蔽,一生都不肯醒悟。王阳明指出的问题,不仅是明朝的社会问题,也是人类社会共有的、长期存在的严重的“社会病”。针对这种“社会病”,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要让世人把心中的良知和自身的行动统一起来,用良知指导行为,如此则真伪立判,无所隐藏。
就像王阳明说的:“我今说个知行合一,正要人晓得一念发动处便即是行了,发动处有不善,就将这不善的念克倒了。”这里所说的“将不善的念克倒”,正是良知救世的治疗过程。既然病因已经找到,下面无非是开出对症的药方了。
王阳明认为只要理解了“知行合一”的宗旨,知道了人的一切行动、行为全都是因“良知”而发动,以“良知”为引导,这时候就算把“知”和“行”分开说也无妨了。因为心学的宗旨就是“良知”,当良知站稳了脚跟的时候,一个人时时刻刻不会忘记良知,不会欺瞒良知,不会蒙昧良知,那么这个人的“行”必然符合“知”。
对此,王阳明颇多立言,都非常精彩。在《传习录》中,王阳明对徐爱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在《答友人间》里,他说:“知行原是两个字说一个功夫,知之真切笃实处便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便是知。”在《答顾东桥书》中,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
王阳明下了很大工夫分析“知”与“行”的关系,越分析越透彻,越讲论越明白,讲到最后,“知”和“行”已经紧密合为一体,再也不能分开,甚至王阳明自己说出了这样一句妙语:“今若知得宗旨时,即说两个亦不妨,亦只是一个。”

知行合一,简单地说来,就是以良知引导行为,一产生良知就立刻行动起来,以至“明觉精察,真切笃实”,这本身说来似乎不算太难,但在实际运作时却远非如此顺利,针对此,王阳明对弟子们说了一句重逾千钧的话:“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阳明的弟子徐爱曾经提问:“今人尽有知得父当孝兄当悌者,却不能孝不能悌,便是知与行分明两件事。”
阳明答道:“如称某人知孝,某人知悌,必是其人已曾行孝行悌,方可称他知孝知悌,不成只是晓得说些孝悌的话便可称为知孝知悌。”
阳明的好友顾磷问:“如知食乃食,知路乃行,未有不见是物而先有是事者。”
阳明答道:“夫人必有欲食之心然后知食,欲食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食味之美恶,必待人口而后知,岂有不待入口而已先知食味之美恶者耶?必有欲行之心然后知路,欲行之心即是意,即是行之始矣。路歧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岂有不待身亲履历而已先知路歧之险夷者耶?”
弟子和友人的提问,阳明先生的回答,哲理性都很强,但真正的社会实用性却并不强,令人看后似懂非懂。而阳明学说又是最重视实用性的,如果不到社会上去体验,单从哲理上去悟,就又成了阳明所责备的那种“必欲先用知之之功,遂致终身不行”。
要弄懂王阳明的“知行合一”,必须先弄懂什么叫作“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要想明白什么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从学术上很难讲明白,可是我们细看阳明先生自己的切身经历,就容易看懂了。
因为王阳明离开贵阳到外县做官的时候,曾经摔过一个“大跟头”,而“摔跟头”的原因正是“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城市夜谈
阮诗赋和他朋友们的都市夜谈。我们是一家夜里才营业的食堂,欢迎大家来聊聊天。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