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户外活动中。天气变化莫测,遇到湿温症状时该怎么应对?以下文章对湿温的预防、急救、应对措施有个全面的了解。
图源:沈阳征途户外风景线
失温症,亦称低温症。
人的正常体温是37℃,失温症是受害者的核心区温度下落到35℃以下,如果体温下跌在32℃以下,情况会变得严重并最终致命。
失温的原因:
失温,简而言之就是人产生的热没散热快。
一般来说0到10度最易失温。
0到10度的阴雨大风天,这种天气太险恶,真的很危险。比零下十几、二十度还危险。
因为水的导热是普通衣物导热速度的25到30倍。
风力每增加一级,体感温度降低2度左右,极致会降5到6度。
体感温度的意思是指人体流失热量的速度。和真实温度有关,但不同。
大风天体感温度远低于真实温度,无风阳光强烈或者高温湿热时体感温度远高于实际温度。
湿温的四个阶段
一级:轻度失温:33-37°C,颤抖、心律升高、排尿变多、呼吸频次升高、肌肉不协调、蹒跚、行为异常。
二级:中度失温:29-33°C,恍惚、颤抖减少甚至消失、虚弱、思维麻木、智商降低、口齿不清、记忆障碍、视觉障碍、心律不齐、瞳孔放大。
三级:严重失温:22-29°C,昏迷、神经反射消失(对疼痛没有反应)、呼吸频率和心律极低、低血压、可能出现心室纤颤、患者无法自主调节体温。
四级:致命阶段:低于22°C,肌肉僵硬,很少能觉察到心跳或者呼吸、很容易出现心室纤颤然后真正死亡。
图源:沈阳征途户 风景线
特别警示
一级失温后期,你将会想要撒尿,这一撒尿,就停不下来。很快就又要尿。为啥?
因为人体在自我保护啊,温度太低,就要收回富含糖分以及很多分子伴侣以及氧气温度的血液,可是血液从体表、肌肉、四肢全收回大脑以及内脏是不可能的,液体太多憋不进去,这时候就要排尿。
如果你们遇见不停想尿,一定要警醒自己已经一级失温后期了,这是自救的最后时段。
这时,应该立即呼唤同伴,撑起一个庇护所,比如那种天幕A塔的庇护所,这样可以避免风寒。
换掉湿透的衣服,喝热水。如果你还没有尿四五次的话,喝热水,呼唤同伴。天幕A塔可以最快速搭建。
如果你已经尿了四五次,甚至更多,千万别喝热水啊,会喝死的!
绝对不允许给二级或者介于二三级之间的人喝热水!
尿了四五次以上,其实已经二级失温了,二级失温的人,智商严重下降,特征超明显。
他会掉队,一则失温导致体力衰竭,二则他不停尿尿啊,铁定掉队。如果队伍比较照顾队友,就会发现这人不停要求别人先走,特别是女孩,要避人呐。
二级失温后期的人形如游魂,他已经不尿了,因为血液已完成收缩进身体内核这一过程。
此时,是队友拯救他的最后时刻。可以搭建庇护所或者帐篷,塞他进睡袋。用热水外包毛巾暖脖子两侧和腋下还有两腿中间,两腿中间热水袋或者暖宝宝可以多包几层。
图源沈阳征途户外风景线
湿温急救指南
救护原则
1.伤员必须缓慢恢复体温;
2.给伤员热饮(如汤)或高能量的食品;
3.拨打120急救电话,注意观察老年人,体温过低可能掩盖中风、心脏病或甲状腺功能减退的症状;
4.等待救援期间观察并记录体征——反应的程度、呼吸、脉搏等。
救护方法
第一步:
安全转移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当你的队友在这样的环境下出现失温症状,救援的第一步是将他转移到安全地带。
而错误的做法是继续暴露在风雪之中。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对其不管不顾,或者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
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在转移过程中,需要注意对患者轻放平移,失温下的人体十分脆弱。
安全转移到避风处是失温救援的第一步,接下来,第二步你要做的是尽可能阻止患者的体温流失。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像一只贪婪的手,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传导是身体热量流失的途径之一。如果任由患者直接躺在湿冷地面,热量就会传导向地面,体温会进一步降低。
正确做法:
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
对于患者而言,热量会从身体流失到冰冷地面,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
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
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
更换干衣,进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安全转移,减轻风寒效应;
冷面隔离,减缓热量传导;
干燥处理,阻止热量流失,
失温救援是一场和“热量”的赛跑,做到前三点,已经减缓了热量的散失。
此时,如果患者还没有恢复,则需要通过第四步,给患者输入热量,让患者“慢慢回温”。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
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
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
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严重失温的患者身体会进入一种自我保护状态,身体将温暖的血液集中在核心躯干,加热四肢会让冷血液加速回流到核心区。
正确做法:
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通过核心区域加温,患者的热量得到补充,与此同时,真正让患者身体恢复产热的方法是补充能量,让患者自己温暖自己。
第五步: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
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
但是,饮酒并不能补充能量。
错误做法:
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
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
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
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这里一定注意辨别前面提到的排尿问题。
图文源自:浙江红十字会和萧山红十字会。
图文整理:竹石。
感恩致谢您的赏析,祝福您平安喜乐!
征途欢迎您加入征途一起探索山川湖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