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
安徽省书协第七次代表大会
在合肥召开
大会审议通过了
安徽省书协第六届主席团工作报告
和协会《章程》修订草案
选举产生了第七届理事会和主席团
李明当选主席
王涛、韦斯琴(女)、
方斌、石海松、杜鹏飞、
陈志、陈辉、何后得、
季永、范振海、戴瑞
当选副主席
一、能够深入传统经典的作品
植根传统,从古代经典中走出来的作品,无疑是展览创作的主要方向。传统功夫是评价作品优劣的首要条件。中国书协自五届兰亭奖后,尤其是十一届国展更是明确提出了“植根传统、鼓励创新、艺文兼备、多样包容”的十六字评选方针,“植根传统”是前提。
传统博大精深,每件经典之作都经历了历史的淘洗而至今熠熠生辉。古人所创造的艺术高度,甚至是无法超越的。历史上的每个大家都是临摹伴随终生的。对于当代的学书者或创作者,传统是创作取之不尽的源泉,离开传统是无路可走的。
所以,一件深入传统的作品是会被普遍认同的。有鲜明的出处,有较强的传统笔墨功夫,能够传达古典意趣、法度和神采的作品往往能脱颖而出,而且更耐得长时间品读。
二、能够体现创新精神和自家面目的作品
书法的发展是继承与生长。没有创新的发展是走不远的。对待古人经典,只是一味地描摹古人、复制古人是不够的,我们应该在对古代经典的阅读和认知中,在大量的笔墨实践中,寻找出当代精神层面的表达——表现个人的精神气质,表现时代的审美趣味和精神风貌。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就是讲想象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性。
古代的经典为什么能够成为经典?是因为它代表着它所处的时代,它是书法家精神的外化和生命过程的迹化。这种精神在中国传统的文化血脉中流淌着,是中国书法独一无二的表达方式。古人讲:“达其情性,形其哀乐。”能够具有独特的自我情感表达才更有感染力,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才会有个人面目,个性是对自己审美方向的坚持,个性是艺术的灵魂。
因而,展览的作品不应是千人一面,而应该是各具风貌,一人一品。既得传统精髓又具创新意识的作品,更容易被人记住,更具有启迪意义。而好作品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有鲜明的自家面目。
三、书文并茂、文字准确的作品
古代的书写更加日常化,随手而书的便条、信札都可以成为经典。而如《兰亭序》《祭侄文稿》《黄州寒食诗帖》《书谱》等这样的经典名篇都是书文并茂的,彰显出作者的才情和文化素养,更令人感动和折服。当代的书法创作,更多是抄书式的。在“国展”投稿中,很多作者若不具备自作诗词、文章、楹联的能力,勉为其难,所作诗文文辞粗陋,言不达意,漏洞百出,尚不如抄录古代经典诗文。古今书者对比,当代文化素养缺失或低下是显然的,补好这一课正是当务之急。
值得注意的是,“国展”评选注重文本,重视作品的可读性是一个重要导向,文字审读是评选的重要环节,所以文字书写准确尤为重要。选用权威、正规的版本作为抄录文本,古籍繁体本尤佳。百度内容错漏尚多,要慎用。书写时,对古今繁简字要使用准确,对异体字、通假字、碑别字等容易出错或误读的要慎用。
四、具有探索性和典型意义的作品
每个时代的书法发展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都会有发展的惯性。有的时代因有几个代表人物而强势存在,形成高峰;有的时代却日见衰落,无突出人物,甚至走入瓶颈和困境。南宋之后,书风日下,渐趋衰微,赵孟頫身处宋元之交,目睹现状,他高举复古旗帜,力矫时弊,成就了元朝书法,也成就了他本人在书法史上的地位。清包世臣、康有为等尊碑抑帖,碑学兴起,直至民国,也是力矫书法发展的颓势。当代书法的创作也需要有人能够站出来打破发展的原有惯性,敢于突围和探索,尝试全新的创作观念或创作手法。这种“异类”,往往更有典型意义。在当下的国展中很难出现此类作品,因为评委一般很难容忍,作者又不敢冒险。所以经常遗憾缺少让人眼前一亮的作品,缺少很多人想见又怕见的让人“心惊肉跳”的作品。事实上,往往这样的作品才更有爆发力,更令人振奋。国展评选提出了“多样包容”,我想就是给这样的作品一定的空间吧。
六、符合征稿要求、
形式运用合理的作品
认真阅读征稿启事,注意投稿细节,不容忽视。比如尺寸规格、截稿时间、材质要求、投稿件数、邮寄方式等。违反征稿要求,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当代展览模式下的创作,形式感是首当其冲的,书写水平相当的作品形式感是起决定作用的。现在的展览要求虽然反对过分拼接、染色,注重书写本身,但合理运用形式仍是制胜法宝。形式感是体现视觉效果的主要因素,包括幅式大小、色彩搭配、材料选用、空间安排、整体外形、墨色节奏、氛围营造、装饰点缀等。书法的形式即是内容,不无道理。形式感的运用体现了作者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养。凡是能合理地运用形式,做到自然和谐,有古、雅、文、静之气,并能具有视觉冲击力,往往能为书写增色,为作品加分。
点亮“在看”和“赞”,让更多人看到
大家都在看
大家都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