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每一位孩子在享受寒假乐趣的同时,也能收获满满的知识与成长,《读写舫》特别策划“2025中考作文特训”专栏内容,邀请到吴应海老师(江苏省台南中学)按照中考作文评分标准,从审题、立意、选材、语言、感情等方面,策划了本次中考作文特训课堂(共计5课),亲授考场写作技巧。
文\吴应海 江苏省东台市台南中学
策划\《读写舫》编辑部
同学们好!考场作文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评分标准,那就是立意。“意为文之魂”,意高文自胜,考场写作中,立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老师,什么是“立意”呢?
这里的“意”,就是指文章的主旨。“立意”就是确定文章的主旨,预设你在文章中所要表达的观点,所要抒发的情感。只有立好了“意”,后面的构思、选材等才能有的放矢。
那么,拿到一道作文题后如何立意呢?
首先,要坚持一个原则,那就是立意必须正确。“立意正确”是指作文主题健康向上,符合当今的主流价值观,符合社会道德准则,不能低俗无趣,不能消极厌世,更不能是非不分,以丑为美。否则,构思再精巧,语言再优美,也会全盘皆输。因此,同学们在给作文立意时,一定要谨慎。
老师,您能举个例子吗?
好的。
比如2023年辽宁本溪卷,要求考生以“我确认,这是一种爱”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爱的形式多种多样,爱的内容极其丰富,像关爱、帮助、支持、鼓励、包容等都是爱;除此之外,严格要求、批评教育等也是爱。这些都可以作为文章的主题。但是,如果你在立意时,把别人的“溺爱”“纵容”“包庇”等也确认为“爱”,以此为主旨进行写作,那这样的立意就明显有问题,作文得分肯定不会高。
老师,那第二步是什么呢?
其次,立意要尽量避免俗套,力求新颖深刻。考场作文不反对常规立意,因为判断一篇作文的优劣,除了立意,还有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多个方面。
寻常的立意,只要写得精彩,一样能得高分。不过,同学们在立意时如果能跳出俗套,做到新颖深刻、与众不同,又何乐而不为呢?
老师,怎样才能在立意上出新,让立意深刻呢?
我这里有四招。一是努力“向上跳一跳”。在正常情况下,同学们写作时会围绕个人情感进行立意,比如写自己或他人的喜怒哀乐、成败得失。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回避这一层面的立意,主动向上跳一跳,力争高屋建瓴,着眼于公益、环保、和平、爱国等层面,作文会立即提升一个档次。
比如2023年四川广安卷的作文题为“读懂 ”,许多考生都围绕“读懂亲情”“读懂友谊”“读懂师爱”“读懂山水之美”等进行立意、选材、写作。这些立意未尝不可,但如果你能跳出这些常见的立意,更进一层,去读懂“文化现象背后的民族魂灵”、读懂“自然现象背后的环保忧思”、读懂“大国博弈背后的科技自强”,自然会胜人一筹。
老师,第二招是什么呢?
二是耐心“向下挖一挖”。我们拿到一道作文题,结合素材积累稍加思索后,肯定会有一些立意从大脑中跳出来。这时候,如果贪图省事,从中随意选择一个立意进行选材、构思、写作,就很有可能落入俗套,因为这样的立意大家都能想到。反之,如果能静下心来,放弃这些常见的立意,耐心向下挖一挖,或许会另有发现,从而使自己的立意更深一层。
比如2023年云南卷的作文题“留住 的味道”,这里的味道,除了指花的味道、食品的味道,还包括亲情的味道、友谊的味道、青春的味道,以及乡愁的味道、文化的味道、失败的味道等,立意时努力向下挖一挖,写出来的作文就会与众不同。
老师,我真是很受启发。那第三招呢?
三是有意“向后看一看”。关于立意,人们总是习惯于从正面入手,抒发赞扬、热爱等情感,这样的立意无可厚非。但是,如果你能有意识地向后看一看,试着从反面立意,或许会别有洞天。
比如2023年湖南永州卷的作文题为“生活需要 ”,绝大多数考生都会从正面立意,写“生活需要诗意”“生活需要奋斗”“生活需要鼓励”;但也有一些考生反向立意,写“生活需要走一点弯路”“生活需要阳光,也不能少了阴雨”,这样的立意,自然令人耳目一新。
这一招很特别,我平时写作时还真没往这方面想。
那第四招是什么?
四是尽量“向时事靠一靠”。社会热点事件反响巨大,往往会引发全民关注。立意时向时事靠一靠,就能巧借时事之“新”,让普通的立意变得新颖起来。
比如2023年的青海卷,要求考生以“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你写神舟十六号飞行员身上的“光”,写2022年国家科学技术最高奖获得者刘永坦和钱七虎身上的“光”,赞扬他们的奋斗精神和奉献品质,这样的立意,自然会让读者倍感新鲜。
我终于明白该如何立意了。谢谢老师!
我为大家精选了三个题目,大家可以任选其一进行写作训练,一定要注意立意新颖深刻啊!
请以《隐秘的细节》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②立意深刻;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套作、仿作。
请以《那暖心的 》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再写作;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600字以上;④不得套作、仿作。
有人说,年轻人学会了闭嘴和说话,懂得了礼尚往来,就是成熟;也有人说,年轻人能够冷静、忍让、低调,且不轻言放弃,就是成熟;还有人说,年轻人只有懂得为他人着想,接受不公平,明白吃亏是福,才是成熟……
你是怎么看待成熟的?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要求:①选好角度,自拟标题,明确文体;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泄露个人信息;④不少于600 字。
如果您是家长/老师,欢迎扫码添加小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