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问】给孩子的趣味科普小知识来了!(1) | 寒假好时光·科普

教育   2025-01-19 11:30   重庆  




编者按

寒假,不仅是孩子们聚会游玩的欢乐时光,更是其身心成长、视野拓宽、习惯养成、能力提升的宝贵契机。


为了让每一位孩子在享受寒假乐趣的同时,也能收获满满的知识与成长,今日教育杂志社特别策划系列专栏,为广大师生家长提供丰富而实用的指导与资源,全方位助力孩子成长,不负寒假好时光。


本期专栏为《传奇天下》特别策划“千奇百问”,收录了《传奇天下》两刊的知识问答。寒假期间,家长们不妨借此机会考考孩子,让孩子从趣问妙答中了解更多科学知识。


千 奇 百 问 01 


海洋的最深处在哪里?


海洋的最深处在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其深度几乎达到11千米。这里完全黑暗,水温仅为1—4摄氏度,水压高,含氧量低,而且这里的海底地质运动也非常活跃,海底热泉喷出的水温超过300摄氏度。


尽管条件极端恶劣,但是马里亚纳海沟中仍然有生物栖息,包括甲壳类、鱼类、虫类,还有一些微生物。这里显然是世界上非常难以探索的地方之一,科学家们目前对它的了解也非常有限。


2020年,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为10909米





千 奇 百 问 02


为什么我们的肚子会咕咕叫?


肚子里的“咕咕”声来自我们的肠道。肠道不断收缩,使食物移动并被消化。同时,肠道中有许多帮助我们消化的细菌,它们会产生气体。当肠道收缩时,这些气体会形成气泡,并发出声音。这就是我们听到的咕咕声,又被称作:肠鸣音



千 奇 百 问 03


乌龟在水里能呼吸吗?


绝大部分乌龟在水里不能呼吸。它们有肺,在水面时,它们会吸满氧气;潜入水里时,就无法呼吸了。不过,有一些乌龟在水里可以通过屁股呼吸只因它们的屁股上有一个叫作“泄殖腔”的构造,可以在水下摄入氧气。



千 奇 百 问 04


为什么鸟儿站在电线上

却不会触电?


当鸟儿停在电线上时,如果它的身体只碰到了一根电线,电流并不会穿过它的身体。而如果有两根电线被导电物体(比如鸟的身体)连接起来,鸟儿就会触电。所以,如果鸟儿停在电线上,它的翅膀同时碰到了另一根电线,或者它的身体同时碰到了电线和地面,那么它就会触电。



千 奇 百 问 05


闪电是如何形成的?


闪电一般形成于一种叫作“积雨云”的特殊云层中。积雨云的面积非常大,直径可以超过10公里,有的甚至长达15公里。云层内部时常吹着强烈的旋风,悬浮在云层中的水滴和冰粒就会互相碰撞、摩擦,产生静电。


当静电变得足够强烈时,会产生剧烈的放电现象。电流穿过空气,从云朵中放射出来,有的还会到达地面。这就是我们看到的闪电。


千 奇 百 问 06


蜘蛛结网的丝从何而来?


你知道吗?蜘蛛的丝可不是从嘴里“吐”出来的,而是从腹部尾端的纺丝器中“拉”出来的!蜘蛛的腹部就像一个小型的纺织工厂,有三对精巧的纺丝器,上面布满了纺织管。这些纺织管与蜘蛛体内的丝腺相通,丝腺内储存着丝液。一旦蜘蛛决定开始织网,丝液就会从丝腺内流出,通过纺织管进入纺织器,再被排出到空气中。丝液遇到空气后会迅速硬化,凝结成坚韧的丝。



不过,并非所有蜘蛛都会用蛛丝结网,但它们几乎都具备“拉”丝的能力。每只蜘蛛体内都存在多种丝腺,能制造不同种类的丝蛋白,蜘蛛可以根据需要生产不同的蜘蛛丝。这些蜘蛛丝可以传递信息、包裹幼蛛,或是在食物短缺时,被当作食物果腹。



千 奇 百 问 07


人真的会被气死吗?


暴怒与长期情绪低落对心脏健康的威胁不容小觑(qù)。在此情况下,人体会释放大量肾上腺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引发心跳加速、心肌收缩加强、血管收缩和血压上升,加剧心脏负担。同时,这也容易导致血脂水平上升并刺激血小板,增加血栓风险,诱发心肌梗死。此外,交感神经的异常兴奋也可能导致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情况。这些都是“气死人”的重要因素。



千 奇 百 问 08


世界上最小的

有花植物是什么?


无根萍被誉为世界上最小的有花植物,长仅1毫米,宽不足1毫米。无根萍尽管体型微小,却能绽放花朵。它的花朵小如针尖,尽显生命之奇美与不凡。

图文来源 |《传奇天下·奇趣》、视觉中国







如果您是家长/老师,欢迎添加小助手
我们将不定时为您推送活动资讯


杂志社征集专栏


  1. 《作文大本营》最新征稿 | 未来已来:看AI如何为小学生创意写作加料助力

  2. 神秘的古蜀国(附征稿启事)| 神奇博物院

  3. 2025征稿预告 | 未来已来:看AI如何创新亲子教育

  4. 欢迎小学生投稿!少儿科学漫画期刊《传奇天下·奇趣》多栏目征稿

  5. 2025年《今日教育》投稿指南,欢迎转发收藏!



更多今日教育传媒好文,请点击下方关注


今日教育传媒
主流教育媒体,深度影响教育生活——紧扣时代脉搏,直击新锐话题,回归本源问题,指向实践智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