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与肥胖有关,但这种联系背后的机制仍不清楚。2025年1月29日,中南大学罗湘杭及彭慧共同通讯在Cell Research 上在线发表题为“Raptin, a sleep-induced hypothalamic hormone, suppresses appetite and obesit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在人类和小鼠中鉴定了一种抑制肥胖的睡眠诱导下丘脑蛋白激素。这种激素由网织蛋白-2(RCN2)裂解而成,研究将其命名为Raptin。Raptin的释放由视交叉上核的血管加压素表达神经元到室旁核的RCN2阳性神经元之间的环路来计时。Raptin水平在睡眠期间达到峰值,睡眠不足会减弱。Raptin与下丘脑和胃神经元中的谷氨酸代谢受体3(GRM3)结合,分别抑制食欲和胃排空。Raptin-GRM3信号传导通过PI3K-AKT信号传导介导厌食作用。值得注意的是,研究验证了睡眠不足患者睡眠状态不足、Raptin释放受损和肥胖之间的联系。此外,携带RCN2无义变体的人类会出现夜食综合征和肥胖。这些数据定义了一种独特的激素,可以抑制食物摄入并防止肥胖。 睡眠不足在现代社会普遍存在,已成为代谢性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以前的研究表明,睡眠不足会增加能量摄入,而它对能量消耗的影响是相互矛盾的。最近的临床研究表明,睡眠不足的人群表现出更多的能量摄入,但能量消耗没有差异。因此,睡眠不足导致肥胖的机制值得进一步研究。睡眠是一种昼夜节律行为,与机体节律和激素稳态有关。睡眠不足引起的昼夜节律紊乱会扰乱食欲激素水平,包括胃饥饿素、瘦素、食欲素、PYY和GLP-1。下丘脑作为激素分泌的关键大脑区域,可能会受到睡眠-觉醒中断的影响。下丘脑的室旁核(PVN)是大脑中合成和释放激素的重要区域。下丘脑视交叉上核(SCN)是一个昼夜节律中心,它将节律带入PVN,以计时下丘脑激素的每日释放。从而在能量稳态中起关键作用。因此,确定受昼夜节律(包括睡眠节律)影响的新下丘脑激素,应该为肥胖症的治疗提供重要的新见解。Raptin是小鼠和人类中诱导睡眠的下丘脑激素(图源自Cell Research )在这里,研究将Raptin确定为一种可诱导睡眠的下丘脑激素。使用几种小鼠模型,发现Raptin在PVN中产生,并由SCN中的AVP+神经元调节,通过作用于PVN和胃神经元中的功能性受体谷氨酸代谢受体3(GRM3)来发挥厌食作用。研究还收集并分析了临床数据,表明肥胖和睡眠不足患者与Raptin水平呈负相关,而接受睡眠限制治疗(SRT)的患者显示Raptin水平升高。此外,研究发现携带杂合RCN2无义变异的肥胖患者在睡眠期Raptin水平较低,并表现出夜间食欲亢进。因此,Raptin代表了一种抑制食欲的新型节律性蛋白质激素,为体重控制提供了新的见解。参考消息: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5-01078-8